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4年临床助理医师医学心理学复习重点之人的心理学活动,环球网校医学考试网整理相关考试内容供广大考生参考,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1 、意识 :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等心理活动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与环境中的人事物的变化的综合觉察与认知。它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的心理过程。是人与动物心理的主要区别。
(1)个体对自身与外界的认知过程(2)个体相应的情绪感受、体验过程(3)个体支配、调节的行为过程,以及对其行为的结果作出反馈的过程。
意识的不同层面: 1).根据注意程度:焦点意识:全神贯注与某事物;边缘意识:位于注意范围边缘的刺激;无意识:毫无感知2).根据分析理论划分: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意识的特征 :1)存在性,即意识的发展总是取决于每一时刻的当前社会环境。2)能动性,指人的意识能够能动的作用于自身和周围环境。3)统一性,指人在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上,对个体自身的认识上,以及个体自身发展上的统一。4)界限性,说明人具有对自我的意识。
几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睡眠、做梦
2 、感觉: 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机体的感觉器官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是人对刺激的基本形式的最初体验。
感觉的种类: 1).外部感觉:视、听、嗅、味、肤2).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感觉的基本特征: 1)感受性与感受阈限 2)感觉的适应性 3)感觉的相互作用 4)感受性的补偿与发展
3 、知觉: 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及其外部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或者说是感觉器官与大脑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解释、分析和整合。
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的相对性 2)知觉的选择性 3)知觉的整体性 4)知觉的恒常性 5)知觉的组织性。
4 、思维 :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在对感知觉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以后,对客观事物所进行的间接、概括的过程。
特征 :1).间接性:能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为媒介,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加以认识2).概括性:把一类食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括性的认识。
思维的过程 :1)对感知觉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 2)将分析、综合后的信息进行比较、抽象、概括。3)在比较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得出概念。4)利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又得出新的概念。
思维的分类 :根据思维方式,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根据探索答案的方向分为聚敛性思维和扩散性思维
根据独立程度分为习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5 、记忆: 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记忆的过程: 1). 包括识记、保持、再认识和重现2)信息处理理论(编码、存储、检索、提取)
识记:指个体获取经验,记住事物的过程。是为了在记忆中保存所获得的印象而进行认知和理解的过程。
保持:是指对识记材料进行加工、系统化、概括并掌握他们的过程。
记忆的分类 :按记忆内容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按保持时间长短分为感知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6 、遗忘 :对于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回忆称为遗忘。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回忆又不能再认称为完全遗忘。
7 、注意 :指心理活动对外界某种事物或自身的指向和集中,具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分类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主意的基本品质 :广度、稳定性和紧张性、分配、转移
8 、情绪和情感: 指由于个体对客观事物抱有不同的看法而产生的各种不同的内心体验及伴随的身心变化。需要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
情绪情感的区别联系 :区别:1)情绪与人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情感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2)情绪具有明显的情境性,不稳定;情感一般不受情境影响,稳定深刻。3)情绪比较强烈,带有较大冲动性和较明显外部表现;情感体验常常较弱,一般不带有冲动性。
联系: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分类: 1). 原始的情绪形式:快乐、悲伤、愤怒、恐惧2).主要情绪状态:a.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具有渲染性的,影响整个人的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b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c.应激,是个体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产生的极度紧张的情绪状态。3).社会性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情绪被看作是身心联系的桥梁与纽带。1)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影响全身各系统的生理功能。 2)通过边缘系统影响内分泌代谢功能。 3)通过激素影响人体免疫功能。
9 、意志 :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的特征 :1)意志行动有明确而自觉的预定目的。 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3)意志行动往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意志的基本品质 :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
10 、人格: 人格是指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的成长过程中,经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形成的稳定而独特的身心结构。
人格的特征 :1)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变性。2)人格的独特性和共同性。 3)人格的完整性。 4)人格的复杂性
11 、需要 :指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当出现某种生理或心理不平衡时,为了恢复平衡或达到某种平衡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或倾向。
马斯洛需要理论 :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社会交往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12 、动机: 动机是驱使个体从事某种活动,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它以需要为基础,同时要有外部诱因刺激。
动机冲突类型: 1)双驱式冲突,指对两个同样有吸引力的目标难以取舍。
2)双避式冲突,两个可能威胁个体的事件不能全部回避,为回避其中一个必须忍受另一个。
3)趋避式冲突,对同一事物既有亲近的愿望,又有避开的愿望。
13 、挫折: 因指向目标的行动受阻而无法达到预定目标时所产生的认知偏差或情感反应。
14 、心理防卫机制: 指人们为了应付心理压力或挫折以及适应环境而采用的一种策略。有自恋型,神经症型,不成熟型和成熟型四种。
成熟型心理防卫 机制包括:升华,幽默,压抑
15 、性格 :性格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性行为方式,是个体在活动中与特定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格的核心特征。
性格的特征 :
1)态度特征。所谓态度是指个体对待事物的心理倾向。
2)意志特征。主要表现在意志及相应的行动中。
3)情绪特征。指个体在对情绪的控制和调节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4)理智特征。指个体认识活动的特点及风格。
16 、能力 :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能力的分类 :一般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
特殊能力,指为完成某项专门活动所必不可少的能力
17 、气质: 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常与人的生理素质有关。
气质分类 :1)胆汁质,精力充沛,易于冲动。2)多血质,活泼敏感,好交际,注意力易转移。3)粘液质,安静稳重,注意力稳定,善于忍耐。4)抑郁质,孤僻,行动迟缓,情感反应慢而强,善于察觉细小事物。
18 、自我意识 :指个人对于自己作为主体或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包括对自己感知觉、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对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尤其是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意识,以及对自身机体状态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