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1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腹股沟疝

|0·2011-07-07 15:22:37浏览0 收藏0

  腹股沟疝(inguinal hernia,IH) $lesson$

  (一)腹股沟斜疝 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约占腹外疝的90%+,占腹股沟疝95%,绝大多数发生在男性,男女发病率比值为15:1,右侧多见。

  1.发病机制

  (1)先天性斜疝:睾丸在胚胎早期位于腹膜后,在下降过程中形成鞘突,鞘突在发育过程中自行萎缩闭锁,如不闭锁,未闭的鞘突就成为先天性斜疝的疝囊。

  (2)后天性斜疝:腹股沟区解剖缺损;存在腹内压增高因素(如便秘、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腹水等);腹横肌和腹内斜肌发育不全。

  2.临床病理

  (1)易复性斜疝: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伴胀痛。肿块特点:①常在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时出现,多呈带蒂柄的梨形,并可降至阴囊或大阴唇。手按肿块嘱患者咳嗽可有膨胀性冲击感。②患者平卧休息或用手推送,肿块可还纳腹腔。③回纳后,手指伸入浅环,可感浅环扩大,腹壁软弱,嘱患者咳嗽指尖有冲击感。指压深环,嘱患者起立并咳嗽,疝块并不出现,移去手指,疝块复现。④若疝内容为大网膜,肿块坚韧,叩浊音,回纳缓慢。

  (2)难复性斜疝:疝内容物不能完全还纳。

  (3)滑动性疝:疝内容物不能完全还纳,有“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

  (4)嵌顿性斜疝:疝块突然增大,并有明显疼痛和急性肠梗阻临床表现。

  (5)绞窄性斜疝:有压痛性疝块,严重的出现脓毒症。

  (二)腹股沟直疝 多见于年老体弱者,约占腹股沟疝5%,常双侧发生。

  1.病因:绝大多数为后天性因素,如腹壁肌肉萎缩退化、Hesselbach三角处腹壁缺乏完整的腹肌覆盖,且腹横筋膜又比周围部分薄。当长期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腹内压增高时,腹内脏器可从Hesselbach三角突出。

  2.临床表现:直立时,腹股沟内侧、耻骨结节上外方出现半球形肿块。疝囊颈宽大,疝内容物直接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由后向前突出,故平卧后疝块多能自行消失,不需手推复位。直疝绝不进入阴囊,极少发生嵌顿。疝内容物常为小肠或大网膜,有时,膀胱可进入疝囊,成为滑动性疝,此时膀胱即成为疝囊的一部分。

  (三)直疝和斜疝的鉴别(表12-25-1)

  (四)治疗

  1.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婴幼儿可或满意疗效。绞窄行斜疝通常也采用此法而不做修补术,因感染常使修补失败。

  2.疝修补术

  (1)加强腹股沟管前壁(Ferguson法):在精索前方将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至腹股沟韧带上。适用于腹横筋膜无显著缺损、腹股沟管后壁尚健全的斜疝和一般直疝。

  (2)加强腹股沟管后壁:适用于腹横筋膜已哆开、松弛,腹股沟管后壁薄弱病人。

  1)Bassini法:把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至腹股沟韧带上,精索置于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腱膜之间。

  2)Halsted法:与Bassini法相近,但把腹外斜肌腱膜也在精索后方缝合,精索移至皮下。

  3)McVay法:在精索后方把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至耻骨梳韧带上。多用于巨大斜疝、复发疝和直疝病人。

  (3)Shouldice法:加强腹横筋膜。

  3.无张力疝修补术:利用人工假体进行无张力疝修补,现多主张进行此手术。

  4.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表12-25-1 直疝和斜疝鉴别

 
斜疝
直疝
发病年龄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多见于老年
突出途径
经腹股沟管突出
由直疝三角突出
疝块外形
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
半球形,基底较宽
还纳疝块后压住内环
疝块不再突出
疝块仍可突出
精索与疝囊的关系
精索在疝囊后方
精索在疝囊前外方
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
嵌顿机会
较多
较少

  下列术式中,属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是(A)

  A.利用人工合成材料进行的疝修补术B.Ferguson法疝修补术C.McVay法疝修补术D.Halsted法疝修补术E.Bassini法疝修补术

  股沟直疝和斜疝的共同点是(B)

  A.都不易嵌顿B.都应手术治疗C.疝环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D.疝囊均通过腹股沟管E.腹股沟管外口都扩大

  解析:注意是相同点,本题属于反向出题。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