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表现 $lesson$
主要取决于出血量及出血速度。
1.呕血与黑便
(1)呕血前可有上腹不适和恶心,而后呕吐血性胃内容物。
(2)呕血颜色视出血部位、出血量多少、在胃内停留时间长短而不同:
①出血位于食管、量多、在胃内停留时间短:鲜红色或混有凝血块,或呈暗红色。
②出血在胃内停留时间长或量较少:呕吐物呈咖啡样或棕褐色,主要是因为Hb与胃酸作用形成酸化正铁血红蛋白(hematin)。
(3)呕血的同时因部分血液经肠道排出体外,可形成黑便(melena)或血便。
2.失血性周围循环障碍
(1)出血量达血容量10%~15%:除畏寒、头晕外,多无血压、脉搏等变化;
(2)出血量达血容量>20%:冷汗、心慌、脉搏增快、四肢厥冷等急性失血症状。
(3)出血量达血容量>30%: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表现,显示血压下降、脉搏频数微弱、呼吸急促及休克等。
3.血液学改变
(1)起初不明显,随后由于输液及组织液渗出等情况,血液被稀释,Hct、Hb逐渐降低。
(2)急性出血患者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由于出血后骨髓代偿性增生,可暂时出现大细胞性贫血,慢性失血则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出血24h内网织RBC即见增高,出血停止后逐渐降至正常。
(3)大出血2~5h,WBC计数轻到中度升高,血止后2~3d恢复正常。但肝硬化伴脾亢WBC可不升高。
4.氮质血症:大出血后,由于大量血液蛋白质消化产物被肠道吸收,血中尿素氮可暂时升高,称肠源性氮质血症。常于一次出血后数小时开始上升,24~48h达高峰,大多≯14.3mmol/L,3~4d后降至正常。
5.发热:大出血后多在24h以内出现低热,持续3~5d后降至正常。引起发热的原因可能与周围循环衰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更多信息访问:临床助理医师考试频道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论坛 医师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