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的动力。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改变,都会影响和改变肾小球滤过率。
(1)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安静时,动脉血压在80~180mmHg内变化时,由于自身调节维持肾血流量恒定,因此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也相对恒定。
当动脉血压降到80mmHg以下,超过了自身调节范围,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有效滤过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减小,可出现少尿,甚至无尿。
(2) 血浆胶体渗透压
正常人此压比较稳定,某些疾病使血浆蛋白含量明显减少,或静脉输入大量生理盐水使血浆稀释,可导致此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增加,尿量增多。
(3) 肾小囊内压
正常情况下也比较稳定,当肾盂或输尿管结石,肿瘤压迫或其他原因引起输尿管阻塞时,使肾盂内压力升高导致此压升高,有效滤过压降低,尿量减少。
滤过平衡:在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由于不断生成滤过液,血液中血浆蛋白浓度会逐渐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也随之升高,有效滤过逐渐下降,当有效滤过压降为零时,达到滤过平衡,滤过便停止。
更多信息访问:临床助理医师考试频道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论坛 医师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