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病理学》考前辅导:心肌梗死

|0·2010-10-20 13:39:36浏览0 收藏0

  心肌梗死 这是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较大范围的坏死。可分为心内膜下和区域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部位和范围:与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的供血区域一致。由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最常见,占心肌梗死的50%,发生于左前降支供血区,即左室前壁、室间隔前2/3及心尖部。而左室后壁、室间隔后1/3,即右冠状动脉供血区,占心肌梗死25%。左室侧壁即左旋支供血区的梗死占15%-20%。

  肉眼:心肌梗死灶呈不规则形或地图状。梗死6小时后梗死灶呈苍白色,梗死8-9小 时后呈黄色或土黄色、干燥、无光泽。2-4天后梗死灶周边出现充血、出血带。2—3周后因肉芽组织增生而呈红色。5周后被疤痕组织取代而呈灰白色。

  镜检:心肌梗死最常表现为凝固性坏死,心肌细胞胞浆嗜酸性(伊红性)增高,核消失,最后融合呈均质红染物。梗死灶边缘可见充血带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后肉芽组织长人梗死灶,5周后完全机化,形成瘢痕。

  心肌梗塞后,其代谢很快停止,细胞膜通透性增高,细胞内各种酶(如肌酸磷酸激酶,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均可透过细胞膜进入血内,使血清中这些酶的浓度在梗死较早时即可升高,临床及时检测这些酶,有助于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

 

更多信息访问:临床助理医师考试频道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论坛 医师博客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