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国的患病率约为0.36%,美国白种人的患病率为l%,而在芬兰患病率为2%。本病在女性多发,男女之比为1:2~3.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高峰在30~50岁之间。
【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病与病人本身的遗传背景(HLA-DR4的亚型)、性别、环境中感染因子等因素有关。其发病机制与涉及抗原(外来或自身)、抗原递呈细胞、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等介导的异常免疫反应有关。
【病理】
基本病理特点为关节滑膜的急慢性炎症。在急性期滑膜充血水肿,有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因滑膜渗出性病变导致临床出现关节腔积液,关节液的中性白细胞数明显增加。慢性期滑膜的滑膜细胞层由正常1~3层增生到5~10层或更多,滑膜下层有大量淋巴细胞的浸润,有的聚集成淋巴滤泡,有大量的新生血管,这时期的滑膜变得肥厚形如绒毛,又称血管翳,向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质侵入,破坏性很强,造成关节破坏和畸形,晚期则滑膜被纤维组织所代替。另一病理改变为血管炎,可以出现在关节外的任一组织,临床所谓的类风湿结节就是血管炎的一种表现。
【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
贫血、血小板增多、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
2.特殊检查
(1)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自身抗体,出现在60%~70%本病病人的血清,它的出现提示疾病活动性的意义。但本身特异性差,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等其他结缔组织病、慢性感染等亦可出现本抗体。
(2)抗角蛋白抗体(AKA)和抗核周因子(APF)可出现在30%的本病病人,对RF(-)的早期病人的诊断有帮助。抗CCP抗体可与RA发病的早期甚至未发病前出现,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侵蚀有着密切的关系,抗CCP抗体的发现对RA的早期诊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关节滑液中白细胞增多提示炎症反应的存在。
(4)关节X片:本项检查对监测疾病的进展、判断疾病分期很重要,因此每个病人必须定期摄片,其中以手指及腕关节的X线最有价值,根据X片可将本病分为Ⅰ~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