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第六章疮疡重要考点

环球网校·2016-08-30 16:41:10浏览164 收藏49
摘要   2016中医执业医师医学综合笔试时间定于9月24日、25日。在最后一个多月的复习时间里,如何能快速提分,顺利通过2016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呢?下面环球网校医学网搜集整理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第六章疮疡重

  2016中医执业医师医学综合笔试时间定于9月24日、25日。在最后一个多月的复习时间里,如何能快速,顺利通过2016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呢?下面环球网校医学考试网搜集整理“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第六章疮疡重要考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网校医学考试网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频道,我们会竭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考试动态及复习资料。

  相关推荐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各章节重要考点汇总

  第六章 疮疡

  第一节 疖

  1. 疖:指发生在皮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根据病因、症候不同,又可分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疖病。相当于西医的疖、头皮穿凿性脓肿、疖病。

  2. 临床特点:突起根浅,肿势局限,范围小于 3cm,色红、灼热、疼痛,易脓、易溃、易敛。

  3. 疖病的概念:好发于项后发际、背、臀部。疖肿数个到数十个,反复发作,缠绵不愈;或在身体各处散发疖肿,一处将愈,他处续发,或间隔数周再发。患消渴病、习惯性便秘或营养不良患者易患本病。

  第二节 疔

  易于走黄:颜面部疖疮、红丝疔、烂疔、疫疔。

  (概念: 疔是一种发病迅速,易于变化而危险性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多发于颜面和手足等处。根据发病部位和性质不同,分颜面部疔疮、手足部疔疮、红丝疔、烂疔、疫疔等。)

  一、颜面疔疮的特点、辩证、调护、注意事项

  1、特点:

  (1)发于颜面部

  (2)初起有粟米样脓头,根脚坚硬,如钉丁之状。

  (3)易发走黄而危及生命。病人可出现延及眼部及其周围组织的进行性红肿和硬结,伴有局部压痛、寒战、高热甚至昏迷等,病情十分严重,死亡率很高。

  2、辨证分型

  火毒炽盛证

  热毒蕴结证

  热毒蕴结证

  证候:红肿高突,根脚收束;发热头痛;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火毒炽盛证

  证候:疮形平塌,肿势散漫,皮色紫暗,焮热疼痛;伴高热,头痛,烦渴,呕恶、溲赤;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治法:凉血清热解毒。

  方药: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加减。

  3、调护注意事项

  有全身症状者宜静养休息,并减少患部活动。

  忌内服发散药。忌灸法,忌早期切开及针挑,忌挤脓,以免疔毒走散入血:

  平素不要过食膏粱厚味,患疔后忌食烟酒及辛辣、鱼腥发物。

  环球网校医学考试网友情提供: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第六章疮疡重要考点辅导。欢迎点击Ctrl+D进行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更多资讯敬请关注我网中医医师考试频道。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医学考试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中医外科学常考重要知识点总结

中医外科学复习重点之常考方剂总结

2016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考试大纲

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必考中医外科学笔记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试特点

  2016中医执业医师医学综合笔试时间定于9月24日、25日。在最后一个多月的复习时间里,如何能快速,顺利通过2016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呢?下面环球网校医学考试网搜集整理“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第六章疮疡重要考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网校医学考试网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频道,我们会竭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考试动态及复习资料。

  相关推荐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各章节重要考点汇总

  二、手足部疔疮

  1. 手足部疔疮:手足部疗疮是指发生于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2. 临床表现

  手足部疔疮发病部位多有受伤史

  1) 蛇眼疔:初起时多局限于指甲一侧边缘的近端,有轻微的红肿疼痛,2--3天成脓,可在指甲背面透现一点黄色或灰白色,或整个甲身内有脓液。待出脓后即肿退痛除,迅速愈合,严重者脓出不畅,甲下溃空或有胬肉突出,甚至指甲脱落。

  2) 蛇头疔:初起指端感觉麻痒而痛,继而刺痛,灼热肿胀,色红不明显,随后肿势逐渐扩大。

  3) 蛇肚疔:发于指腹部,整个患指红肿疼痛,呈圆柱状,形似小红萝卜,关节轻度屈曲,不能伸展。

  4) 托盘疔:初起整个手掌肿胀高突,失去正常的掌心凹陷或稍凸出,手背肿势通常更为明显。

  5) 足底疔:初起足底部疼痛,不能着地,按之坚硬。3~5日有啄痛,修去老皮后,可见到白色脓点。

  第三节 痈

  定义:痈是指发生在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学上的皮肤浅表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等

  特点: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疼痛(少数初起皮色不变),结块范围多在6--9cm左右,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或伴恶寒、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一般不会损伤筋骨,也不易造成内陷。

  辨证论治

  ① 火毒凝结证:清热解毒,行瘀活血—仙方活命饮加减。

  ② 热胜肉腐证:和营清热,透脓托毒—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③ 气血两虚证:益气养血,托毒生肌—托里消毒散加减。

  一、颈痈

  颈痈是发生在颈部两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俗名痰毒,又称时毒。相当于西医学的颈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特点:多见于儿童,冬春易发,初起时局部肿胀、灼热、疼痛而皮色不变,结块边界清楚,具有明显的风温外感症状。

  治疗:散风清热、解毒化痰,以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

  辨证论治

  风热痰毒证:散风清热,化痰消肿—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加减。

  外治法:

  初起:用金黄膏或金黄散。

  成脓:切开排脓。引流应通畅,外敷金黄膏。有腐肉者用八二丹、九一丹;脓腐已尽,见出透明浅色粘液者,宜生肌收敛,改用生肌散、太乙膏或生肌白玉膏或生肌玉红膏盖贴

  溃后:有腐肉者用八二丹、九一丹,用红油膏盖贴;脓腐已尽,改用生肌散、太乙膏或生肌白玉膏或生肌玉红膏盖贴。

  有袋脓者,可先用垫棉法加压包扎,如无效可扩创引流。

  二、委中毒

  委中毒是发生在腘窝委中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腘窝部急性化脓性疾病淋巴结炎。

  第四节 有头疽

  (一)发生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痈。

  (二)特点:

  ① 多见于中老年,尤其是消渴病患者。

  ② 好发于项后、背部等皮肤厚韧处。

  ③ 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样脓头,焮热红肿胀痛,迅速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范围常超过9——12CM,大者可在30CM以上

  环球网校医学考试网友情提供: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第六章疮疡重要考点辅导。欢迎点击Ctrl+D进行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更多资讯敬请关注我网中医医师考试频道。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医学考试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中医外科学常考重要知识点总结

中医外科学复习重点之常考方剂总结

2016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考试大纲

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必考中医外科学笔记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试特点

  2016中医执业医师医学综合笔试时间定于9月24日、25日。在最后一个多月的复习时间里,如何能快速,顺利通过2016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呢?下面环球网校医学考试网搜集整理“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第六章疮疡重要考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网校医学考试网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频道,我们会竭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考试动态及复习资料。

  相关推荐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各章节重要考点汇总

  临床表现

  部位:多见于项后、背部。

  年龄:多见于中老年,多数有糖尿病史。

  局部症状 七日成形;二候成脓;三候脱腐;四候生肌

  ① 初期:(一候 ) 局部红肿结块,肿块上有粟粒样脓头,作痒作痛,逐渐向周围和深部扩散,脓头增多,色红、灼热、疼痛。

  ② 中期:(二至三候)(溃脓期)疮面腐烂,形似蜂窝,肿势范围大小不一,常超过10CM,甚至大逾盈尺;随后中央部逐渐坏死、溶解、塌陷,象“火山口”,内含有脓液和大量坏死组织。

  ③ 收口期:(四候 ) 脓腐渐尽,新肉生长,肉色红活,逐渐收口而愈。少数病历,亦有腐肉虽脱,但新肉生长迟缓者

  全身症状

  初期即可有发热恶寒,头痛,食欲不振等,酿脓期全身症状明显,溃后或切开引流后,如脓液畅泄,全身症状也渐减或消失。

  有糖尿病者糖尿病症状加重。

  若兼见神昏谵语、气息急促、恶心呕吐、腰痛,发斑等严重全身症状者为合并内陷或出现糖尿病并发症

  (三)鉴别诊断

  1) 发际疮:生于项后部,病小而位浅,范围局限,,多小于3cm,或多个簇生在一起,2--3天化脓,溃脓后3--4天即能愈合,无明显全身症状,易脓、易溃、易敛、但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2) 脂瘤染毒:患处素有结块,表面与皮肤粘连,其中心皮肤常可见粗大黑色毛孔,挤之有粉刺样物溢出,且有臭味。染毒后红肿较局限,范围明显小于有头疽,约10天左右化脓,脓出夹有粉渣样物,愈合较为缓慢,全身症状较轻。

  第五节 流注

  发于肌肉深部的多发性脓肿。相当于西医的脓血症、多发性肌肉深部脓肿、髂窝脓肿

  特点:

  ① 好发于肌肉丰厚处的深部或者髂窝部

  ② 发病急骤,局部漫肿疼痛,皮色如常

  ③ 容易走窜,此处未愈,它处又起

  余毒流注因先患疔疮、疖、痈,强行挤压或过早切开,或其他热病失于诊治,使火热之毒窜入血分,稽留于肌肉之中而发。

  临床表现

  ① 病位:血流慢、肌丰厚、体位低。

  尤其多见于腰部、臀部、大腿后部、髂窝部等。

  ② 全身症状重于局部,往往脓出热不退。

  ③ 局限成脓迟(14天)。

  ④ 反复迁徙成多发。

  髂窝流注仅发于髂窝部一侧。初起患侧大腿突然拘挛不适,步履呈跛行,伴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或微汗,纳呆倦怠。2~3日后局部疼痛,大腿即向上收缩,略向内收,不能伸直,妨碍行走,但膝关节仍能伸屈。倘用手将患肢拉直,则可引起剧烈疼痛,痛牵腰部,腹部前突,脊柱似弓状。约 7~10天左右,在髂窝部可触到一长圆形肿块,质较硬,有压痛。约1个月左右可以成脓,因病位较深则见皮色如常,按之中软,波动不甚明显。可在髂窝部或腰部破溃,溃后约20天左右可以收口。愈后患侧大腿仍然屈曲难伸,往往要经过1~2个月才能恢复正常。

  环球网校医学考试网友情提供: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第六章疮疡重要考点辅导。欢迎点击Ctrl+D进行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更多资讯敬请关注我网中医医师考试频道。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医学考试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中医外科学常考重要知识点总结

中医外科学复习重点之常考方剂总结

2016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考试大纲

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必考中医外科学笔记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试特点

  2016中医执业医师医学综合笔试时间定于9月24日、25日。在最后一个多月的复习时间里,如何能快速,顺利通过2016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呢?下面环球网校医学考试网搜集整理“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第六章疮疡重要考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网校医学考试网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频道,我们会竭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考试动态及复习资料。

  相关推荐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各章节重要考点汇总

  辨证论治

  ① 余毒攻窜: 清热解毒,凉血通络 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

  ② 暑湿交阻: 解毒清暑化湿 清暑汤等加减

  ③ 瘀血凝滞: 和营活血,祛瘀通络 活血散瘀汤

  第六节 发颐

  热病后余毒结于颐颌间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化脓性腮腺炎。

  特点:常发生于热病后期,多一侧发病,颐颌部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全身症状明显,重者可发生内陷。

  鉴别诊断

  痄腮:多发生于5~15岁的儿童,常有本病接触史。发于颐颌之间,多为双侧性,色白濡肿,酸多痛少,不会化脓。

  第七节 丹毒

  丹毒是患部皮肤突然发红成片、色如涂丹的急性感染性疾病。西医也称丹毒。本病发无定处,根据其发病部位的不同又有不同的病名。

  ① 生于躯干部者,称内发丹毒

  ② 发于头面部者,称抱头火丹

  ③ 发于小腿足部者,称流火

  ④ 新生儿多生于臀部,称赤游丹毒。

  特点:

  ① 病起突然,恶寒发热

  ② 局部皮肤忽然变赤,色如丹涂脂染,焮热肿胀

  ③ 边界清楚,迅速扩大,数日内可逐渐痊愈,但容易复发。

  临床表现

  治疗:凉血清热、解毒化瘀

  1) 内治

  ①风热毒蕴证

  证候:发于头面部,皮肤锨红灼热,肿胀疼痛,甚则发生水疱,眼胞肿胀难睁;伴恶寒,发热,头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②肝脾湿火证

  证候:发于胸腹腰胯部,皮肤红肿蔓延,摸之灼手,肿胀疼痛;伴口干且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肝泻火利湿。

  方药:柴胡清肝汤、龙胆泻肝汤或化斑解毒汤加减。

  ③湿热毒蕴证

  证候:发于下肢,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紫斑,甚则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或反复发作,可形成大脚风;伴发热,胃纳不香;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利湿清热解毒。

  方药:五神汤合萆肄渗湿汤加减。

  ④胎火蕴毒证

  证候:发生于新生儿,多见于臀部,局部红肿灼热,常呈游走性;或伴壮热烦躁,甚则神昏谑语、恶心呕吐。

  治法:凉血清热解毒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

  环球网校医学考试网友情提供: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第六章疮疡重要考点辅导。欢迎点击Ctrl+D进行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更多资讯敬请关注我网中医医师考试频道。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医学考试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中医外科学常考重要知识点总结

中医外科学复习重点之常考方剂总结

2016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考试大纲

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必考中医外科学笔记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试特点

  2016中医执业医师医学综合笔试时间定于9月24日、25日。在最后一个多月的复习时间里,如何能快速,顺利通过2016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呢?下面环球网校医学考试网搜集整理“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第六章疮疡重要考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网校医学考试网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频道,我们会竭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考试动态及复习资料。

  相关推荐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各章节重要考点汇总

  2) 外治:

  ① 外敷法

  ② 砭镰法

  ③ 若流火结毒成脓者,可在坏死部位作小切口引流,掺九一丹,外敷红油膏

  第八节 无头疽

  无头疽是发生于骨与关节间的急、慢性化脓性疾病的统称,因其初起无头故名。相当于西医学的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

  特点:多见于儿童,发病急骤,初起无头,发无定处,病位交深,漫肿,皮色不变,疼痛彻骨,难消,难溃,难敛。发于四肢长骨者多损骨,生于关节者易造成畸形。

  附骨疽

  环跳疽:

  ① 环跳疽:环跳疽是发生于环跳穴(髋关节)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又称股阴疽。相当于西医的化脓性髋关节炎。

  ② 特点:好发于儿童,男多于女,发病急骤,局部漫肿疼痛,影响关节屈伸,溃后难敛,易成残疾,全身症状严重。

  鉴别诊断

  髂窝流注:患肢屈曲难伸,大腿略向内旋,愈后大多无残疾。

  第九节 走黄与内陷

  (一)走黄

  走黄是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治、误治,毒势未能及时控制,走散入营,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危急疾病。

  病因病机:

  走黄的发生主要在于火毒炽盛,毒邪走散,客入营血,内攻脏腑而成。生疔之后,早期失治,未能控制毒势;或挤压碰伤,过早切开,或误食辛热之药及膏粱厚味等发物,或妄用艾灸,均可使疔毒走散,入营入血,内攻脏腑而发生走黄。颜面为诸阳之会,颜面疔疮多火毒为患,两阳相遇,正邪交争剧烈,故易引起走黄。

  治疗

  (二)内陷

  内陷为除疔疮以外的其他阳证疮疡疾患过程中,因正气不足,火毒炽盛,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传脏腑的一种危急疾病。多由疽患者并发,故名疽毒内陷。

  病因病机

  ① 火陷 由于阴液不足,火毒炽盛,复因挤压疮口,或治疗不当或失时,以致正不胜邪,毒邪客于营血,内犯脏腑而成。

  ② 干陷 由于气血两亏,正不胜邪,不能酿化成脓,载毒外出,以致正虚毒盛而成。

  ③ 虚陷 毒邪虽已衰退,而气血大伤,脾气不复,肾阳亦衰,导致生化乏源,阴阳两竭,余毒走窜入营。

  第十节 流痰

  流痰是发生在骨与关节间的慢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学的骨与关节结核。

  特点:

  ① 好发于儿童与青少年,好发于负重大、活动多、易损伤的骨与关节部位,脊椎最多,其次为膝、髋、肘关节处;

  ② 起病缓慢,隐隐酸痛,化脓迟缓,脓出稀薄如痰,形成窦道,经久不愈;损筋伤骨,致痿致残;部位不同,症状各异。

  ③ 全身症状可见低热盗汗、消瘦乏力、食欲减退等虚弱之证。

  环球网校医学考试网友情提供: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第六章疮疡重要考点辅导。欢迎点击Ctrl+D进行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更多资讯敬请关注我网中医医师考试频道。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医学考试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中医外科学常考重要知识点总结

中医外科学复习重点之常考方剂总结

2016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考试大纲

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必考中医外科学笔记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试特点

  2016中医执业医师医学综合笔试时间定于9月24日、25日。在最后一个多月的复习时间里,如何能快速,顺利通过2016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呢?下面环球网校医学考试网搜集整理“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第六章疮疡重要考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网校医学考试网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频道,我们会竭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考试动态及复习资料。

  相关推荐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各章节重要考点汇总

  病因病机

  正虚是本病发病的根本原因,外邪和损伤是常见诱因。

  1. 治疗 以扶正祛邪为总则,根据疾病不同阶段的特点,应审虚实、察寒热,分证辨治;常规配合抗结核药物治疗。

  2. 外治法

  ① 初期用阳和解凝膏,回阳玉龙膏,掺桂麝散或黑退消。

  ② 成脓:脓成则应及时切开排脓,引流流畅。

  ③ 溃后,五五丹、红线、阳和解凝膏。成窦道用白降丹或千金散拔管。脓净用生肌散收口加垫棉压迫。

  第十一节 瘰疬

  瘰疬是一种发生于颈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结核累累如串珠状。相当于颈部淋巴结结核。

  特点:

  ① 多发于体弱儿童或青年,好发于颈部及耳后,病程长

  ② 起病缓慢,初起结块肿大如豆,不痛不红,缓慢增大,三五成串分布

  ③ 成脓时皮色转为暗红

  ④ 溃后脓水清稀,其中夹有败絮样物

  ⑤ 此愈彼溃,经久不敛,形成窦道,愈后形成凹陷性疤痕。

  临床表现

  ① 初期

  a. 一侧或双侧

  b. 肿大如豆的淋巴结

  c. 成串坚实,推之活动,

  d. 不热不痛,肤色正常

  ② 中期

  a. 结核渐大,与皮粘连

  b. 有少疼痛或压痛。

  c. 成脓微红、微热、有波动

  ③ 后期

  a. 稀薄,夹有败絮样坏死物质

  b. 易成潜行性空腔

  c. 肉芽不鲜红、疮周紫暗、此愈彼溃,久不收口,易成窦道。

  第十二节 窦道

  窦道是一种只有外口而无内口的病理性盲道。其特点是表现为深部组织通向体表的管道,有一个或多个外口,管道或长或短,或直或弯。

  环球网校医学考试网友情提供: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第六章疮疡重要考点辅导。欢迎点击Ctrl+D进行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更多资讯敬请关注我网中医医师考试频道。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医学考试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中医外科学常考重要知识点总结

中医外科学复习重点之常考方剂总结

2016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考试大纲

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必考中医外科学笔记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试特点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