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执业药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7执业药师考试科目中药二临床中药学系统复习第一章解表药

环球网校·2017-02-22 09:03:03浏览295 收藏118
摘要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是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对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系统要求的基础上,从临床用药角度考查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这部分内容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和核心,直接反映执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是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对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系统要求的基础上,从临床用药角度考查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这部分内容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和核心,直接反映执业药师核心知识和能力要求。为方便执业中药师考生备考,环球网校提供“2017执业药师考试科目中药二临床中药学系统复习第一章解表药”。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网校执业药师考试频道,我们会竭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考试动态及复习资料。

  相关推荐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科目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临床中药学章节系统复习资料汇总

  第一章 解表药

  第一节 概述

  一、含义

  凡以发散表邪(环球网校分享2017执业药师考试科目中药二临床中药学系统复习第一章解表药),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又谓发表药。

  二、性能特点

  本类药物大多气味芳香,具有辛味,性质轻宣疏散,主归肺、膀胱经,其作用趋向以升浮为主。

  三、功效与主治

  本类药物偏行肌表,使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具有发散解表作用,主要用于感受外邪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证。部分解表药还兼有宣肺利水、平喘、胜湿止痛、透疹等作用,可用于水肿、咳喘、风湿痹痛、疹发不畅等证。

  四、分类

  由于表证有风寒和风热两种不同性质,故本类药物根据其性能特点的不同,相应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两类。

  五、配伍应用

  使用解表药时,除针对外感风寒、风热表邪的不 同,相应选择长于发散风寒或风热的药物外,还必须根据患者体质的不同和四时气候变化,进行适当配伍。若虚人外感,正虚邪实者,当分别与补气、助阳、滋阴、 养血等补养药配伍同用,以扶正邪。暑多夹湿,秋多兼燥,又当配伍暑化湿、润燥等药。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常配伍清热解毒药。针对表证常见咳喘痰多,或 气滞胀闷、呕恶等症,可与祛痰、止咳、平喘药或行气和中药同用。

  六、使用注意

  使用解表药时尚应注意,对发汗力较强的解表 药,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发汗太过,伤阳耗气,损及津液。对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疮疡日久、淋病、失血者,虽有表证,也应慎用。并要注意因时、因地适当增 减用量,如春夏腠理疏松,用量宜轻;冬季腠理致密,用量宜重;北方严寒地区,用量宜重;南方炎热地区,用量宜轻。发散风寒药之汤剂还宜饭后热服,药后温覆 其体,可助散寒解表之力。此外,本品多为辛散之品,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

  第二节 发散风寒药

  本类药物味辛性温,辛以发散,温可寒,以发散风寒为主要功效,主要用于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头痛身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等。部分药物兼能宣肺平喘、利水、胜湿止痛等作用,还可用治喘咳、水肿、痹证等。

  羌 活 发散风寒 祛风湿 止痛

  1. 发散风寒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本品辛散苦燥温通,气味雄烈,入膀胱、肾经,善散太阳经之风寒湿邪和止痛,为祛风散寒发表常用药,以治外感风寒夹湿表证见头痛身疼者疗效最佳。

  (1)治风寒夹湿的表证。常配防风、藁本等,如羌活胜湿汤。

  (2)治寒湿头痛,尤善治太阳经头痛(项后)。常与川芎、防风、细辛等同用。

  (3)治风寒表证入里化热者。常与黄芩、防风等配伍,如九味羌活汤。

  2. 胜湿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证。

  本品又长于祛风湿、散寒邪、通利关节而止痛,且性升散,为治痹常用药,其作用部位偏上,故善治腰以上风寒湿痹,尤以肩背肢节疼痛者为佳。常配防风、姜黄等同用,如蠲痹汤。

  藁 本 发散风寒 祛风湿 止痛

  1. 祛风散寒用于外感风寒,巅顶头痛。

  本品辛温香燥,能升能散,药势雄壮,善于走窜,上达巅顶,入膀胱、肝经,有祛风散寒止痛之效,以散太阳经风寒湿邪见长,常治风寒夹湿表证,尤其巅顶剧痛为首选。常配白芷、川芎等同用,如神术散。

  2. 胜湿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证。

  本品既能祛风散寒,又能胜湿止痛。治风寒湿痹,或外感风寒夹湿,头身重痛,常配羌活、防风等同用,如羌活胜湿汤。

  取其祛风除湿之功,可用于头面及遍身皮肤风湿瘙痒。

  防 风 祛风解表 祛风湿 止痛

  1. 祛风解表用于外感表证。

  本品辛甘微温,其性升散,善行全身,且微温不燥,甘缓不峻,药力缓和,被称为“风药中之润剂”。以祛风为主,为治风通用之品。故无论风寒或风热表证,或皮肤瘙痒,皆可应用。(1)治风寒表证。常与荆芥同用,如荆防败毒散。

  (2)治风热表证。可配薄荷、连翘、黄芩等同用。

  (3)治表里俱实,发热恶寒,二便不通。配荆芥、大黄、连翘等,如防风通圣散。

  (4)风疹或皮疹瘙痒,可与荆芥、苦参、当归等同用,如消风散。

  2. 胜湿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证。

  本品既能祛风散寒,又能祛经络及筋骨风湿而止痛,故为治痹证常用药。

  (1)治风寒湿痹。常配羌活、独活等,如蠲痹汤。

  (2)治外感兼风湿侵袭肌表,头痛如裹、肢节重痛。常与羌活、细辛、苍术等同用,如九味羌活汤。

2017执业药师考试科目中药二临床中药学系统复习第一章解表药

  环球网校友情提供:执业药师考试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用书(教材)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变化情况

2017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重点汇总

2017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查重点及应考策略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是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对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系统要求的基础上,从临床用药角度考查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这部分内容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和核心,直接反映执业药师核心知识和能力要求。为方便执业中药师考生备考,环球网校提供“2017执业药师考试科目中药二临床中药学系统复习第一章解表药”。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网校执业药师考试频道,我们会竭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考试动态及复习资料。

  相关推荐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科目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临床中药学章节系统复习资料汇总

  3. 止痉用于破伤风。

  本品有祛风止痉作用,可治破伤风。

  此外,本品还有疏肝理脾作用。治肝气乘脾,肝胃不和之腹痛泄泻,泻后痛减者,常配伍陈皮、白芍、白术同用,如痛泻要方。

  荆 芥 祛风解表 止痒 透疹 炒炭止血(环球网校分享2017执业药师考试科目中药二临床中药学系统复习第一章解表药)

  1. 祛风解表用于外感表证。

  本品辛香透散,微温而不燥,药性和缓,善祛风解表,用治外感表证,不论寒热,皆可应用。(1)治风寒表证。常配防风、羌活等,如荆防败毒散。

  (2)治风热表证。常配金银花、连翘、薄荷等,如银翘散。

  2. 透疹止痒用于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

  本品轻扬透散而宣散疹毒、祛风止痒。为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的常用药。

  (1)治麻疹初起,疹出不畅。常与薄荷、蝉蜕、紫草等同用,如透疹汤。

  (2)治风疹瘙痒或湿疹痒痛。常与防风、苦参、赤芍等同用,如消风散。

  3. 消疮用于疮疡初起兼有表证。

  本品有消散疮疡之效。用于疮疡初起有表证者。偏于风寒者,常与羌活、防风等同用,如荆防败毒散;偏于风热者,每与金银花、连翘等配伍,如银翘败毒散。

  4. 止血用于吐衄下血。

  本品炒炭能止血,可用治多种出血证。

  (1)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常配生地黄、白茅根等。

  (2)治便血、痔血。每与地榆、槐花等同用。

  (3)治妇女崩漏下血。可配棕榈炭、血余炭等。

  荆芥与防风功用对比

  荆芥与防风均微温不燥,药性和缓,表寒 表热用之皆宜;且能消散疮疡,每相须为用,以治疮疡初起有表证者,或风疹瘙痒。但荆芥轻透力强,并能宣透疹毒,以治麻疹不透;炒炭又能止血,用治吐衄下 血。而防风辛散祛风力强,善祛风而胜湿止痛、止痉,为治风通用之品,常用治外感风寒夹湿之头痛身疼,风寒湿痹痛及破伤风等证;炒用又能止泻,用治肝郁侮 脾,腹痛泄泻。

  麻 黄 发汗解表 平喘止咳 利尿退肿

  1. 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

  本品味辛发散,性温散寒,其气微香,入肺与膀胱经,善达肌表,开腠理,透毛窍,发汗解表以散风寒,为辛温发汗之峻品,被称为“发汗解表第一药”。主治外感风寒、腠理闭塞所致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脉浮紧的表实证,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如麻黄汤。

  本品也可用于阳虚外感证。常与附子、细辛配伍,如麻黄附子细辛汤。

  2. 宣肺平喘用于咳喘实证。

  本品又可宣通肺气以平喘止咳,凡肺气壅遏而致肺失宣降之咳喘证,无论寒、热、痰、饮,有无表证皆可配伍应用,为宣肺平喘之良药。

  (1)治风寒外束、肺气壅遏的咳喘。常与杏仁、甘草配伍,如三拗汤。

  (2)治外感风寒、内有寒饮的咳喘。痰多清稀者,可配伍细辛、干姜等,如小青龙汤。

  (3)治热邪壅肺而致喘咳,高热喘急者。可与石膏、杏仁等配伍,如麻杏石甘汤。

  3. 利水消肿用于风水水肿。

  本品既能发汗解表使水湿从汗而解,又能宣通肺气,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利尿消肿,故为宣肺利尿之要药。治风邪袭表,肺失宣降的水肿,小便不利,脉浮的风水证,与甘草同用便可奏效,即甘草麻黄汤;也常与生姜、白术同用,如越婢加术汤。

  此外,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常用于风寒湿痹、阴疽、痰核等证。

  桂 枝 发汗解表 温经脉 助阳气

  1. 发汗解肌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本品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有发汗解肌,助阳实表,外散风寒之效。用治外感风寒表证,不论表实证、表虚证都可以用。

  (1)治外感风寒表虚有汗之证。常与白芍配伍,如桂枝汤。

  (2)治外感风寒表实无汗之证。常与麻黄相须为用,如麻黄汤。

  2. 温经通脉用于寒凝血滞的痹证,脘腹冷痛,痛经,闭经等证。

  本品有温经通脉、散寒止痛之效,适用于寒凝血滞的痹证,脘腹冷痛,痛经,闭经等证。

  (1)治风寒偏重的痹证。常配附子、甘草同用,如桂枝附子汤。

  (2)治营血不足的痹证。与黄芪、白芍等同用,如黄芪桂枝五物汤。

  (3)治脘腹冷痛。常配白芍、饴糖等同用,如小建中汤。

  (4)治血寒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腹痛。常与当归、川芎、吴茱萸等配伍,如温经汤。

  3. 通阳化气用于胸痹,痰饮,水肿及心动悸,脉结代。

  本品有温通心阳,化气行水的作用,可用于心、肾、脾等脏腑的多种阳虚证。

  (1)治心阳不振、瘀血痹阻的胸痹。常与薤白、瓜蒌配伍,如瓜蒌薤白桂枝汤。

  (2)治心脾阳虚,水饮内停的心悸气短,气逆咳嗽。常与白术、茯苓等配伍,如苓桂术甘汤。

  (3)治肾阳不足,膀胱气化失司的水肿、小便不利。常与茯苓、泽泻等配伍,如五苓散。

  (4)治心失温养之心动悸、脉结代。常与炙甘草、人参、阿胶等配伍,如炙甘草汤。

  麻黄与桂枝功用对比

  麻黄与桂枝均具发散风寒之功,主治外感 风寒表证。其中麻黄发汗力大于桂枝,故麻黄唯风寒表实无汗者适用,而桂枝不论表实表虚、无汗有汗,皆可应用。此外,麻黄味兼苦,善开宣肺郁而平喘止咳、通 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利水消肿,以治肺气不宣之咳喘证及风水水肿证。然桂枝又善温通经脉、助阳化气,每治寒凝血滞之风寒湿痹、脘腹冷痛、痛经经闭,以及阳气 不振、气化失司之胸痹心痛、痰饮水肿或心悸、脉结代等证。

2017执业药师考试科目中药二临床中药学系统复习第一章解表药

  环球网校友情提供:执业药师考试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用书(教材)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变化情况

2017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重点汇总

2017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查重点及应考策略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是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对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系统要求的基础上,从临床用药角度考查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这部分内容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和核心,直接反映执业药师核心知识和能力要求。为方便执业中药师考生备考,环球网校提供“2017执业药师考试科目中药二临床中药学系统复习第一章解表药”。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网校执业药师考试频道,我们会竭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考试动态及复习资料。

  相关推荐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科目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临床中药学章节系统复习资料汇总

  紫 苏 发散风寒 行气宽中

  1.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本品辛温而芳香气烈,能开宣肺气,发散风寒,并有行气宽中之功,用于风寒表证,尤宜于治外感风寒兼脾胃气滞者(环球网校分享2017执业药师考试科目中药二临床中药学系统复习第一章解表药)。

  (1)治外感风寒表证。常配前胡、桔梗、杏仁等,如杏苏散。

  (2)治表寒兼有气滞胸闷者。常与香附同用,如香苏散。

  2. 行气宽中用于脾胃气滞证。

  本品有行气宽中,和胃止呕,理气安胎之功。用于脾胃气滞、恶心呕吐、妊娠恶阻等证。

  (1)治脾胃气滞之胸闷不舒、恶心呕吐。常配藿香、陈皮、半夏等,如藿香正气散。

  (2)治胃热呕吐。常配黄连。

  (2)治气滞痰结的梅核气。常配半夏、厚朴等,如半夏厚朴汤。

  (3)治脾胃气滞之妊娠恶阻。常与陈皮、砂仁同用。

  3. 解鱼蟹毒用于鱼蟹中毒。

  本品尚可解鱼蟹毒,用治鱼蟹中毒、腹痛泄泻。平时进食鱼蟹加紫苏,可预防中毒。

  用法:不宜久煎。

  苏叶长于发汗解表,苏梗偏于理气安胎。

  香 薷 发散风寒 化湿和中 利水消肿

  1.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用于阴暑证等。

  本品辛温芳香,归肺、脾、胃经,外能发汗解表,内能化湿和中,李时珍称其为“夏月解表之药”。最适宜于夏季外感风寒,内伤湿邪之阴暑证;也可用于暑温证等。

  (1)治阴暑证。常配扁豆、厚朴,如香薷散。

  (2)治暑温初起,复感于寒。常配金银花、连翘、厚朴等,如新加香薷饮。

  (3)治暑季饮冷不洁、损伤脾胃而致吐泻腹痛。可配藿香、佩兰、黄连等同用。

  2. 利水消肿用于水肿。

  本品有发越阳气,利水消肿作用。治阳气被遏的水肿、小便不利,配白术、益母草等同用。

  生 姜 发散风寒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1. 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本品辛温行散,能发汗解表,但作用较弱,多用于外感风寒轻证,可单煎配红糖服,或配葱白煎服;重者,则入辛温解表剂中,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力,如桂枝汤。

  2. 温中止呕用于多种呕吐证。

  本品善温胃散寒、和中降逆而止呕,有“呕家圣药”之称,适用于多种呕吐证,因性温,尤以胃寒呕吐最宜。

  (1)治胃寒呕吐。常与半夏同用,如小半夏汤。

  (2)治热证呕吐。可与竹茹、黄连等同用。

  3. 温肺止咳用于风寒咳嗽。

  本品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用治风寒咳嗽。常与杏仁、紫苏等同用,如杏苏二陈汤。

  此外,本品有健胃消食和解毒作用,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之轻证;误食生半夏、生南星的喉舌发麻者,鱼蟹中毒呕吐腹泻者,可用生姜汁冲服或煎汤内服。

  细 辛 发散风寒 止痛 通鼻窍 温肺止咳

  1. 祛风解表用于外感风寒及阳虚外感证。

  本品辛散温通,芳香走窜,既入肺经散在表之风寒,又入肾经除在里之阴寒。能通彻表里上下,且散寒之力胜,不论表寒证、里寒证均为适用。

  (1)治风寒表证,头身疼痛。常与羌活、防风等同用,如九味羌活汤。

  (2)治阳虚外感证。常配附子、麻黄,如麻黄附子细辛汤。

  2. 散寒止痛用于头痛,痹痛,牙痛等痛证。

  本品有良好的散寒通脉止痛作用,常用于头痛,风湿痹痛,牙痛等痛证。

  (1)治风寒阻滞经脉所致的偏正头痛。常配川芎、荆芥、防风等,如川芎茶调散。

  (2)治鼻渊头痛。常配辛夷、白芷等。

  (3)治牙痛。兼风寒者,可配白芷、川椒,煎汤含漱;属胃火牙痛者,常配生石膏、升麻;也可局部用之以止痛。

  (4)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常配防风、独活、秦艽等,如独活寄生汤。

  3. 温肺化饮用于寒饮咳喘。

  本品能外散表寒,内化寒饮而止咳喘,为寒饮咳喘常用药。

  (1)治外感风寒,寒饮伏肺之咳喘证。常配干姜、五味子等,如小青龙汤。(2)治寒饮阻肺之咳喘证。常配茯苓、干姜、五味子等,如苓甘五味姜辛汤。

  此外,本品辛温行散,芳香透达,吹鼻取嚏,有通关开窍醒神之功效。可用治中恶或痰厥所致之闭证,常配皂荚研末为药,吹鼻取嚏,如通关散。

  白 芷 祛风解表 止痛 通鼻窍 燥湿止带

  1. 祛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

  本品辛能行散,温能祛寒,性燥除湿,芳香走窜上达,入肺、胃经,能祛风散寒除湿,用治风寒夹湿之表证;尤善散阳明经风寒湿邪而止痛,为治阳明头痛、眉棱骨疼痛、牙痛之要药。(1)治风寒夹湿之表证。常配羌活、细辛等,如九味羌活汤;

  (2)治偏正头痛,前额、眉棱骨痛。属寒者,配川芎、细辛等同用;属热者,配黄芩、菊花等。

  (3)治牙痛。证属风寒者,可配细辛;属风火者,可配石膏。

  (4)治风寒湿痹、腰背冷痛。常与羌活、独活、威灵仙祛风湿药同用。

  2. 止痛通窍用于鼻塞,鼻渊。

  本品祛风、散寒、燥湿,且善止疼痛、通鼻窍。既可消除鼻塞、鼻渊之病因,又可升阳明清气通鼻窍,止头痛,以改善鼻塞流涕及前额、眉棱骨疼痛,故为治鼻渊之常用药,内服、外用均有效。

  (1)治风寒犯肺,上攻鼻窍的鼻塞流涕。常配苍耳子,如苍耳子散。

  (2)治风热上攻鼻渊流浊涕,头痛。配金银花、黄芩等。

  3. 消肿排脓用于疮疡肿毒。

  本品辛以散结,有消肿排脓止痛作用,为外科疮疡常用药。

  (1)治疮痈初起红肿热痛未溃者。常配金银花、牡丹皮、蒲公英等,如仙方活命饮。

  (2)治已成脓不易穿溃者。常配穿山甲,皂角刺等,如透脓散。

  4. 燥湿止带用于寒湿带下。

  本品辛香入脾,能温升清阳,燥湿止带。治寒湿带下,常配白术、茯苓等。与清热利湿之品配伍,也可用治湿热带下。

  此外,本品尚有祛风燥湿止痒、祛斑除臭等作用。外用可治多种皮肤疾病,如隐疹、湿疹、白癜风、面部色斑、狐臭等。

2017执业药师考试科目中药二临床中药学系统复习第一章解表药

  环球网校友情提供:执业药师考试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用书(教材)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变化情况

2017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重点汇总

2017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查重点及应考策略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是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对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系统要求的基础上,从临床用药角度考查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这部分内容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和核心,直接反映执业药师核心知识和能力要求。为方便执业中药师考生备考,环球网校提供“2017执业药师考试科目中药二临床中药学系统复习第一章解表药”。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网校执业药师考试频道,我们会竭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考试动态及复习资料。

  相关推荐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科目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临床中药学章节系统复习资料汇总

  苍 耳 子 发散风寒 通鼻窍 止痛

  1. 祛风解表,宣通鼻窍用于风寒表证及鼻渊(环球网校分享2017执业药师考试科目中药二临床中药学系统复习第一章解表药)。

  本品辛散温通,透达肌表,上行头面巅顶,散风寒,开闭塞,有祛风解表、宣通鼻窍之功,既为治风寒头痛之常品,又为治鼻渊之要药。

  (1)治风寒表证。常配白芷、防风、羌活等。

  (2)治鼻渊。属风寒犯鼻所致者,常配辛夷、白芷等,如苍耳子散;

  属肺有郁热所致者,常与黄芩、石膏等同用。

  2. 除湿止痛用于痹证。

  本品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作用,可用于痹证。治风寒湿痹,可单用,或与威灵仙、防风、川芎等同用;治风湿热痹,可配秦艽、海风藤等同用。

  此外,本品尚有祛风杀虫止痒作用,可用于风疹瘙痒、疥癣。

  辛 夷 发散风寒 通鼻窍

  本品辛温发散,芳香通窍,其性上达,有发散风寒,宣通鼻窍之功,其特点是虽发散风寒力弱,但善宣通鼻窍,故既为治鼻渊之头痛鼻塞、浊涕常流、不闻香臭之要药,又为治风寒头痛、鼻塞之佳品。

  (1)治风寒头痛鼻塞。常配白芷、防风等同用。

  (2)治鼻渊头痛。属寒者,多与白芷、细辛等同用,如辛夷散;属热者,多与薄荷、黄芩、知母等同用;治风湿热邪凝滞于鼻,发为鼻痔者,常与山栀、黄芩、升麻同用;治肺热郁结发为鼻疮者,可与连翘、黄连、野菊花等合用。

  第三节 发散风热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属辛凉之品,发汗作用比较缓和,以发散风热为主要功 效。主要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而症见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咽干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黄而干、脉浮数者。其中部分药物兼有清利咽喉、透 疹、明目、止咳作用,可用于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风热目赤、风热咳嗽等证。临床多与清热药物配伍应用。

  薄 荷 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利咽透疹 疏肝行气

  1. 发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表证及温病初起卫分证。

  本品本品辛凉,入肺,轻扬升浮,有发散风热作用,是治疗风热表证及温病初起卫分证等常用药。常与荆芥、银花、连翘等配伍,如银翘散;或与桑叶、菊花等同用,如桑菊饮。

  2. 清利咽喉用于风热上攻所致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本品既能发散风热,又能清头目、利咽喉,常用于风热上攻所致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多与菊花、牛蒡子等明目利咽药同用,如薄荷汤。

  3. 透疹解毒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瘙痒。

  本品有透疹解毒作用,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瘙痒,常与蝉蜕、荆芥等同用,如加减葛根汤。

  4. 疏肝解郁用于肝气郁结证。

  本品有疏肝解郁作用,用于肝气郁结证,常与柴胡、白芍等配伍,如消遥散。

  用法:不宜久煎,入煎剂多后下。

  牛 蒡 子 疏散风热 利咽透疹 解毒消肿

  1. 发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表证。

  本品辛寒,入肺,既可疏散风热,又有宣肺祛痰作用,用于外感风热,咳嗽咯痰。常与银花、桔梗等配伍,如牛蒡汤。

  2. 宣肺透疹用于麻疹初起,疹发不畅及风热发疹等症。

  本品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作用,用于麻疹初起,疹发不畅及风热发疹等症,常与薄荷、蝉蜕等同用,如加减葛根汤。

  3. 利咽散结用于风热或热毒上攻的咽喉肿痛。

  本品辛散苦泄寒清,有利咽散结、清热解毒作用,用于风热或热毒上攻的咽喉肿痛,常与薄荷、银花、桔梗等配伍。

  4. 解毒消肿用于热毒疮疡及痄腮。

  本品有解毒消肿作用,用于热毒疮疡及痄腮,常与连翘、板蓝根、紫花地丁等同用。

  蝉 蜕 疏散风热 利咽开音 透疹 明目退翳 息风止痉

  1. 发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表证,咽痛音哑。

  本品甘寒清热,轻浮宣散,主入肺经,善开宣肺气而疏散风热、利咽开音,常用于风热表证,咽痛音哑。

  (1)治风热表证及温病初起卫分证。常与薄荷、连翘等同用,

  (2)治咽痛音哑。常与胖大海同用,如海蝉散。

  2. 透疹止痒用于麻疹初起,疹发不透及风疹瘙痒。

  本品有疏散风热,透疹止痒作用,为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等证之常用品。

  (1)治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常与薄荷、紫草等同用,如透疹汤。

  (2)治风疹湿疹、皮肤瘙痒。常与防风、荆芥、苦参等配伍,如消风散。

  3. 祛风止痉用于惊痫夜啼,破伤风证。

  本品既能疏散风热,又入肝经而善凉散肝经风热而解痉,故亦常用治小儿惊痫夜啼、破伤风证。

  (1)治小儿外感夹惊、惊痫夜啼。可用本品研末,薄荷、钩藤煎汤送下,如止啼散;

  (2)治小儿急热惊风。可配牛黄、黄连、僵蚕等同用。

  (3)治破伤风证。轻证可单用本品研末,以黄酒冲服;重证可配伍天麻、僵蚕、全蝎同用,即五虎追风散。

  4. 退翳明目用于风热目赤,目翳,多泪。

  本品尚有退翳明目作用,适用于风热目赤翳障等证,可与菊花、决明子等配伍,如蝉花散。

  桑 叶 疏散风热 清肺润燥 平抑肝阳 清肝明目

  1. 发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表证,温病初起。

  本品轻清宣散,甘寒清润,入肺经,能透毛窍、散风热,为外感风热表证,温病初起的常用药,每与菊花相须为用,如桑菊饮。

  2. 润肺止咳用于肺热或燥热伤肺之咳嗽。

  本品既能发散风热,又能清肺热、润肺燥、止咳嗽,常治风热犯肺、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

  (1)治风热犯肺之咳嗽。多与菊花、杏仁、桔梗等同用,如桑菊饮。

  (2)治燥热伤肺之咳嗽。多与杏仁、浙贝母等同用,如桑杏汤。

  3. 平肝明目用于肝阳眩晕,目赤昏花。

  本品又入肝经,能清肝热、平肝阳、凉血明目,每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及肝热目赤涩痛,或肝虚眼目昏花等证。

  (1)治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常与菊花、石决明、白芍等同用。

  (2)治肝经实热或风热所致目赤、涩痛、多泪。,可与菊花、决明子、车前子等同用。

  (3)治肝阴不足之目暗昏花。可与黑芝麻配伍,如桑麻丸。

  此外,本品兼能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衄等证。

  菊 花 疏散风热 平抑肝阳 清肝明目 清热解毒

  1. 发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表证及温病初起。

  本品轻扬辛散,芳香疏泄,入肺经,能透肌表,散风热,为疏散风热之要药,用于外感风热表证及温病初起,常与桑叶相须为用,如桑菊饮。

  2. 清肝明目用于目疾。

  本品亦入肝经,能清头目、止头痛,清肝明目作用良好,兼养肝阴,常用于肝经风热、肝火上攻或肝阴不足之目疾。

  (1)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的目赤肿痛。常与桑叶,夏枯草等同用。

  (2)治肝肾阴虚的目暗不明,常与枸杞子相须为用,如杞菊地黄丸。

  3. 平抑肝阳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本品又善平抑肝阳,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常与石决明、白芍、钩藤配伍。

  4. 清热解毒用于疔疮肿毒。

  本品苦寒清泄,有清热解毒之效,尤善治疔毒,常与金银花、生甘草同用,如甘菊散。

  桑叶与菊花功用对比

  桑叶与菊花均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均可用治外感风热表证或 温病初起卫分证,且常相须为用;并用治肝阳上亢之眩晕,肝经风热或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及肝阴不足之视物昏花等证。然桑叶性寒,主入肺经,善清肺热、宣肺 气、润肺燥而止咳,每治肺热、肺燥咳嗽;兼能凉血止血,治血热吐衄咯血。菊花性微寒,主入肝经,平肝、清肝明目力较桑叶为胜,肝阳、肝热所致的目疾多用; 又能清热解毒,用治痈肿疮毒。

  蔓 荆 子 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止痛

  1. 发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外感风热所致头晕、偏正头痛、目赤肿痛等证。

  本品辛能散风,寒能清热,轻浮上行,主散头面之邪,有散风热、清头目、止头痛之功,善治风热所致头面诸证。

  (1)治外感风热,头晕,偏正头痛。常与菊花、川芎等同用,如菊芎散。

  (2)治风热上扰之目赤肿痛,目昏多泪。可与菊花、蝉蜕等同用。

  (3)治诸阳不升,目生翳障,耳鸣耳聋等证。可配黄芪、党参、白芍等同用,如益气聪明汤。

  2. 祛风止痛用于风湿痹痛。

  本品亦有祛风止痛之功,可用治风湿痹痛。

  柴 胡 疏散风热 疏肝解郁 升举阳气

  1. 疏散退热用于少阳证,外感发热。

  本品味苦辛,气微寒,轻清升散,宣透疏达,入肝胆经,长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为治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少阳证的主药;又具良好的疏散退热作用,常用于外感发热之证。

  (1)治少阳证。常与黄芩、半夏等配伍,以和解退热,如小柴胡汤。

  (2)治外感发热。常与葛根、黄芩等同用,如柴葛解肌汤。

  2. 疏肝解郁用于肝郁气滞,胸胁疼痛,月经不调。

  本品又善条达肝气而疏肝解郁,为治肝气郁结诸证之要药。

  (1)治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常与当归、白芍等配伍,如逍遥散。

  (2)治肝气郁结之胸胁疼痛。常与香附、川芎等同用,如柴胡疏肝散。

  3. 升举阳气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

  本品又可升举脾胃清阳之气而举陷。用于气虚下陷之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以及短气、疲乏等证,常与升麻、黄芪等同用,如补中益气汤。

  4. 清胆截疟用于疟疾。

  本品尚有清胆退热截疟作用,常用于疟疾,寒热阵作,可与黄芩、常山、草果等配伍。

  升 麻 疏散退热 透疹 清热解毒 升举阳气

  1. 发表透疹用于风热头痛,麻疹透发不畅。

  本品性味辛苦寒,轻浮上行,既升散,又清泄,功善升散发表、解毒透疹,常用于风热头痛,麻疹透发不畅。

  (1)治外感风热,阳明头痛。可配石膏、黄芩、白芷等;若夹湿邪,常与苍术、薄荷等配伍,如清震汤。

  (2)治麻疹透发不畅。常配葛根、白芍等同用,如升麻葛根汤。

  2. 清热解毒用于热毒所致多种病证。

  本品既能发散风热,又可清热解毒,且尤善清阳明热毒,用治多种热毒证。

  (1)治阳明热盛,胃火上攻所致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证。常与黄连、石膏等相伍,如清胃散。

  (2)治风热上壅,咽喉肿痛。常配桔梗、玄参等。

  (3)治热毒上攻,痄腮丹毒,可与黄芩、黄连、玄参等同用,如普济消毒饮。

  (4)治热毒疮疡,常与蒲公英、银花、连翘等配伍。

  (5)治温病发斑。可与大青叶、石膏等同用。

  3. 升举阳气用于中气下陷所致的脱肛,子宫脱垂,崩漏不止。

  本品又善引清阳之气上升,常治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内脏下垂等证,为升阳举陷要药。

  (1)治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等证。常与柴胡、黄芪等同用,如补中益气汤

  (2)治气虚之崩漏下血,可与人参、黄芪等同用,如举元煎。

  (3)治气虚下陷之短气、神疲,可与柴胡、黄芪等同用,如升陷汤。

  葛 根 疏散退热 透疹 生津止渴 升阳止泻

  1. 解肌退热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

  本品甘辛凉,入脾胃经,轻扬升散,既发散表邪,又能解肌退热,为治表证发热无汗、头痛、项背强痛之主药。治外感表证。偏热者,常与柴胡、石膏等同用,如柴葛解肌汤;偏寒表者,常配麻黄、桂枝等同用,如葛根汤。

  2. 透发麻疹用于麻疹透发不畅。

  本品有透发麻疹之功,为治麻疹不透之常品。治麻疹初起,疹出不畅,常与升麻、芍药等同用,如升麻葛根汤。

  3. 生津止渴用于热病烦渴、内热消渴。

  本品甘凉清热之中,又能鼓舞胃气上行而生津止渴,为治热病口渴、内热消渴之良药。

  (1)治热病伤津烦渴。常与芦根、天花粉等同用。

  (2)治内热消渴。常与天花粉、麦冬等配伍,如玉泉丸。

  4. 升阳止泻用于湿热泻痢,脾虚久泻。

  本品既能清透邪热,又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奏止泻止痢之功。故湿热泻痢,脾虚久泻皆适用。

  (1)治湿热泻痢。常与黄连、黄芩等配伍,如葛根芩连汤。

  (2)治脾虚泄泻,常与党参、白术、茯苓等同用,如七味白术散。

  柴胡、升麻、葛根功用对比

  柴胡、升麻、葛根均为发表升阳之品,均可用于风热表证、脾胃阳气下 陷证。其中柴胡苦辛微寒,入肝胆,主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善疏散退热,主治少阳寒热往来及外感高热;然升麻辛甘性寒,入肺与脾胃,善清散而发表,主治风热 上攻,阳明头痛;而葛根甘辛性凉,入脾胃而善发表解肌退热,主治外感表证项背强痛。从升阳而论,柴胡、升麻能升清阳以举陷,治气虚下陷、脏器脱垂诸证;葛 根则鼓舞脾胃清阳上升而止泻痢,多用治湿热泻痢,脾虚泄泻。此外,升麻、葛根均能透疹,治麻疹不透。柴胡则善疏肝解郁,常治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 痛;升麻还善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丹毒、温毒发斑及热毒疮肿;葛根尚可生津止渴,善治热病口渴及内热消渴。

  淡 豆 豉 疏散解表

  1. 解表用于外感表证。

  本品甘辛凉,质轻辛散,能疏散表邪,发汗解表力颇为平稳,无论风热、风寒表证均可应用。

  (1)治风热表证,温病初起。常与银花、连翘、薄荷等同用,如银翘散。

  (2)治风寒表证。常与葱白、桔梗等同用,如葱豉汤。

  2. 除烦用于胸中烦闷、虚烦不眠。

  本品既能透散外邪,又能宣散郁热。常用于邪热内郁胸中,烦热不眠,每与栀子配伍,如栀子豉汤。

  此外,本品尚能护胃和中。如与砒石等毒烈药为丸,既能护胃和中,又可作为赋型剂,便于服用。

2017执业药师考试科目中药二临床中药学系统复习第一章解表药

  环球网校友情提供:执业药师考试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用书(教材)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变化情况

2017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复习重点汇总

2017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查重点及应考策略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