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点击查看:教师招聘考试面试公告指南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语言符号的能记(能指)和所记(所指)既无相似之处,又无相关之点,它们联系在一起只不过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关系
B.方言是同普通话并列的区域语言体系,方言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
C.普通话的音节里可以没有辅音,但不能没有元音。现代汉语的音节结构中,一个音节最多包含两个辅音,而且没有连拼的情况
D.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绝大多数,其次是单音词和三个音节以上的复音词
2.下列对汉语语音音乐性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声音悦耳,音调柔和,节奏明朗,韵律协调
B.音节中元音占优势,语言里乐音特别多
C.元音和辅音互相间隔,形成了分明的节奏感
D.声调的变化,使语言富有抑扬顿挫的音乐色彩
3.下列对汉语语法特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英语等其他语言比较而言,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
B.动词、形容词可以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或宾语
C.动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例如“出发时间”
D.名词可以修饰动词,用作状语。例如“孩子调皮”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Ü行的韵母跟j、q、x拼的时候,Ü上两点省略,跟n、l拼的时候,Ü上两点不省略
B.音节的最小构成单位是音素,语言里能够区别词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音位
C.发元音时,声带总是颤动的,发辅音时,声带基本不颤动
D.根据现代北京语音的音系归纳的韵部,最常见的有十八韵和十三辙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调的功用在于区别词义或语素义,句调的功能在于表达整个句子的意思和感情
B.在朗读时,强调重音的强度比语法重音的强度更强,因此能把需要强调的部分凸显出来
C.在朗读中。有时突出重点也可以不用重读,可以运用轻读、慢读等手段来实现情感和意义的表达
D.如果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内读音不同,或者不同的读音代表着不同的意义,这些都属于异渎词的范围
6.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是( )。
A.大篆
B.小篆
C.金文
D.楷书
7. 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摩擦力 供认不悔 对称(chèn) 穷源朔(shuò)流
B.一拉罐 转弯抹角 隽(jùn)永 令人发(fà)指
C.纪传体 多难兴邦 叨(tāo)光 一气呵(hē)成
D.化装品 整齐划一 倾轧(zhà) 囤(tún)积居奇
8. 许慎《说文解字•序》中说“视而可识,察而见意”说的造字方法是( )。
A. 象形
B.会意
C.指事
D.假借
9.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
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B. 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
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C. 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
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 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10.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
A. 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 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
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 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
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
D. 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
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11.下列词语全部属于古今词义范围扩大的一组是( )。
A. 菜 睡 粮 皮
B.河 朕 虫 恨
C. 江 涕 汤 响
D.金 臭 羹 秋
12.对下列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解说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烈”的本义是“火势猛”,后来引申出“功业”、“厉害”等意义
B. “发”的本义是“出发”;后来出现的“发射”、“射箭”、“启发”是其引申义
C. “访”有两个常用义,一为“询问”,一为“访问”,文献中“询问”义在前,应为本义
D. “规”的本义是“画圆形的工具”。“墨守陈规”中的“规”的含义是“法度”,用的是其引申义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汉语常见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安、恶、焉、胡、奚、曷,,等
B.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发生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几类词上
C. 用判断句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一般用主语表示结果,谓语表示原因。如:良庖
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D.所谓“流水对”,是指一联中的两句,在字面上是对仗的,在意义上却是相承的,两句从
意义上说是一句话
1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把对经文的阐述、注解的文字称为“注”或“传”。为古书作注时,又把“注”或“传”
的文字加以补充、订正的文字叫“笺”
B. 曹操《观沧海》前四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中的“海”和“峙”现在
不同韵,而在古代却是同韵的
C. “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说的是七言近体诗中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
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
D. 在古文的注解中,某个字的后面有“读为”、“读日”的注解,通常都是用来注释读音的
15. 对“兴元中有僧日法钦以其道高居径山时人谓之径山长者”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兴元中,有僧日法钦,以其道,高居径山,时人谓之径山长者
B.兴元中有僧日法钦,以其道,高居径山,时人谓之径山长者
C.兴元中,有僧日法钦。以其道高,居径山,时人谓之径山长者
D.兴元中有僧,日法钦,以其道高居径山,时人谓之径山长者
16.下列没有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B.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
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7.成语“明察秋毫”、“水深火热”、“出类拔萃”、“心悦诚服”、“一暴十寒”皆出自( )。
A.《左传》
B.《庄子》
C.《孟子》
D.《史记》
18.刘勰《文心雕龙》中说“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钟嵘《诗品》中说“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指的
是( )。
A.《诗经》
B.《乐府诗集》
C.《古诗十九首》
D.《咏史诗》
19.《与山巨源绝交书》的作者是( )。
A.嵇康
B.向秀
C.阮籍
D.刘伶
20. “不仅开创了田园诗,而且前所未有地将日常生活表现得情趣盎然,富有诗意,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创造了平淡自然的诗歌意境,为后人树立了诗歌艺术的更高标准。”这是对诗人( )的评价。
A. 王维
B.陶渊明
C.谢灵运
D.孟浩然
21.下列诗句与作品和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出自杜甫五言律诗《登岳阳楼》
B.“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出自自居易叙事长诗《琵琶行》
C.“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是李煜词《摊破浣溪沙》中最有韵味的一句
D.“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是清代诗人郑燮《题画竹》中的名句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永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大力创制长调,发展慢词,使慢词取得与小令双峰并峙、平分秋色的地位
B. 苏轼主张“以诗为词”,将诗的题材、内容、手法、风格等引入词的领域,使词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艺术表现力增强,艺术风格焕然一新
C.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诗中既有农家景物、风俗、岁时的生动画面,又有对农民劳动和苦难等的描写,所以有人称范成大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D.王安石晚年的诗多以五、七言律诗的形式描写山水自然,讲究炼字、对仗,意境优美含蓄。后人将王安石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山体”
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末剧作家高明《琵琶记》的问世标志着南戏的成熟和定型。该剧为南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南戏诸腔的影响也极为深远,被称“南戏之祖”
B.楔子是元杂剧四折以外所增加的独立段落。其篇幅短小,一般放在剧首,有时也用在两折之间,衔接剧情,类似现代戏曲中的过场戏
C.“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乱自下生出;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这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对《水浒传》的一段精彩评论
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为明代复社领袖顾宪成所撰
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1923年,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丁西林、陈西滢、林徽因、梁启超、张君劢等在北京成立新月社。他们主张诗歌要追求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B. 1921年,叶圣陶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
C. 戴望舒,原名戴梦鸥,“象征诗派”代表性作家。著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代表作《雨巷》
D.京派作家群指20年代末至30年代,滞留在北京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
群。其代表作品有老舍的《骆驼祥子》、废名的《莫须有先生传》和沈从文的《边城》等
25.“我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一片天空/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这些诗句的作者是( )。
A.北岛
B.顾城
C.舒婷
D.海子
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先勇的昆剧《游园惊梦》是《台北人》系列戏剧中的一幕,完成于1966年。l981年改编成同名舞台剧、癍美国和中国台湾演出均获得巨大成功
B.小说《黑骏马》以辽阔壮美的大草原为背景,以一首古老的民歌《黑骏马》为主线,写了蒙古族青年白音宝力格的成长历程以及他和索米娅的爱情悲剧
C.马原是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虚构》采用元小说叙事模式,表达了他对二元对立世界观念的挑战和对弱势他者的人文关怀
D.苏童的成名作《妻妾成群》讲述了颂莲这个“新女性”走进一个旧家庭所遭受的婚姻悲剧的故事,表现了封建家庭内部一夫多妻制的生存原则和互相倾轧的生活景象
27.下列对希腊文学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是西方文学的两个源头
B.戏剧的成分和合唱队的抒情成分,始终是悲剧两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是希腊悲剧艺术形式的重要特点
C.古希腊文学主要包括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
D.荷马的叙事诗《神谱》是第一部比较系统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28.下列不全是古希腊时期的文艺作品的一组是( )。
A.《工作与时日》(赫西俄德) 《埃涅阿斯记》(维吉尔)
B.《诗学》(亚里士多德) 《伊索寓言》(伊索)
C.《对话录》(柏拉图)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希罗多德)
D.《俄底浦斯王》(索福克勒斯) 《奥德修纪》(荷马)
29.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世纪文学主要包括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城市文学
B.象征、寓意、梦幻、宗教色彩、神秘色彩、民间文学色彩以及开创性,是中世纪文学的突出特征
C.在但丁《神曲》中森林、狮、豹、狼被称为《神曲》的四大象征;维吉尔代表知识和理性;贝亚特丽齐是爱和信仰的化身
D.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7世纪初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武器是人文主义,发源地是法国
30.下列有关莎士比亚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代表了英国文学的最高成就,是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B.莎十比亚的创作早期以传奇剧为主,中期以悲剧为主,晚期则以历史剧、喜剧创作为主
C.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是一个理想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人文主义新思想、新观念,忠于爱情与友情,强调智慧与理性
D.莎士比亚首创了多条线索同时发展的情节结构。在此结构中,主线和副线相互映衬,戏剧矛盾冲突更加激烈,使戏剧更加精彩好看
31.“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作自由与生活的享受。”说这句话的人
是( )。
A.塞万提斯
B.席勒
C.歌德
D.卢梭
32.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同时也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 )。
A.普希金
B.托尔斯泰
C.果戈理
D.高尔基
3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世纪初期意识流小说在英国兴起,它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创
作方法为主要特征。代表作家有爱尔兰的乔伊斯、英国的伍尔芙等
B.受中国古典诗词和日本俳句影响的l9世纪意象派诗歌,令欧美诗坛耳目一新。代表作家有美国的庞德等
C.存在主义文学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二次大战后达到颠峰。“存在主义”这一
名词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来的,萨特是存在主义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D.《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
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制”。小说的主人翁叫乌苏拉,活了125岁
34.下列没有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是( )。
A.川端康成
B.大江健三郎
C.夏目漱石
D.泰戈尔
3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讲,文学作品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完成的,因此创作过程包括了作家写作、文本出版发行和读者接受三个过程
B.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说认为:文学创作是作家的“白日梦”,作家以此形式来
实现或表达其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欲望
C.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在知觉活动中,整体的意义大于部分之和,整体的性质决定了各
个部分的性质和意义。“知觉”与“再现”是文艺创作的两个中心环节
D.“意境”的概念来自于魏晋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佛教、老庄和玄学等各种思想交
融并反映到文学艺术上的产物
36.在探讨文本的解读方法时,中国的思想家很早就提出“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的方法,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墨子
37.20世纪的文本批评理论认为:文学语言独立于日常语言,内容只是形式的动因,文学作品是特定修辞技巧、形式和手龋特殊集合。对这个学派影响最大的语言学家是( )。
A.索绪尔
B.雅各布森
C.乔姆斯基
D.什克洛夫斯基
38.汉代《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也,足之蹈也。”这种文学起源观属于( )。
A.模仿说
B.游戏说
C.劳动说
D.心理表现说
39.下列对普通高中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关要求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B.选修课程应该致力于突出课程的时代性和多样性,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爱好,让学生通过有选择地学习,使其个性得到发展,潜能得到开发
C.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成“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
D.选修课群由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和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构成
40.下列关于高中语文必修课程教学评价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述类文本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对言之有理的独特见解,应给予鼓励
B. 实用类文本着重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对文本的语言风格、格式等特征,学生只需做基本的了解
C.文言文阅读的评价,应重点考查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古代文化常识以及把文言文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能力
D.口语交际的评价,应考查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态度,把握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善于倾听.捕捉重要信息以及清楚、准确、自信表达的能力
编辑推荐:
教师招聘热点:面试不分文理科 | 教师招聘备考攻略:发挥主动性
2016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性质 |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和特岗教师招聘的区别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招聘频道和教师招聘论坛,查询了解相关信息。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可以手动Ctrl+D收藏,方便查阅。小编及时更新相关资讯,欢迎持续关注。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江西中小学教师2012年招聘考试高中语文试卷及答案相关信息。
【摘要】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检验自己所学知识是否掌握需要做大量试题来检验,下面是环球网校教师招聘考试频道诚意整理的江西中小学教师2012年招聘考试高中语文试卷及答案,喜欢点击↑↑↑收藏。
点击查看:教师招聘考试面试公告指南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一、请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设计目标和基本理念作简要说明。
二、认真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写一篇不少于600宇的鉴赏评论文章。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王 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选自《王维诗选》,凤凰传媒出版集团凤凰出版社2011年5月版)
三、请对下面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作简要说明,然后为这篇课文设计一个完整教学简案。(20分)
郑伯克段于鄢
左丘明
初,郑武公娶于申,日武姜,生庄公芨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日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日:“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日:“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日:“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日:“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日:“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日:“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日:“可矣,厚将得众。”公日:“不义不暖,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日:“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日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日:“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日:“尔有母遗,紧我独无!”颍考叔日:“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日:“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日不然?”公丛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日:“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日:‘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第一部分客观题
1.B[解析]略
2.A[解析]略
3.D[解析]除时间名词、地点名词,名词不能修饰动词,且“孩子调皮”是主谓式,不是状中式,D项举例不当。
4.C [解析]发元音时,声带总是颤动的,发辅音时,有些颤动(浊辅音),有些不颤动(清辅音)。
5.A[解析]A项说法错误。声调是音节的调子,附属于音节,功用在于区别词义或语素义。语调指贯穿整个句子的调子,功用在于表达整个句子的意思和感情,也叫“句调”。
6.B[解析]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了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标志着汉字的统一。这是汉字第一次得到规范化。
7.C[解析]A项“供认不悔”应为“供认不讳”,“穷源朔(shuò)流”应为“穷源溯(sù) 流”;B项“一拉罐”应为“易拉罐”,“隽(jùn)永”应为“隽(juàn)永”;C项全部正确;D项“化装品”应为“化妆品”,“倾轧(zhà)”应为“倾轧(yà)”。
8.C[解析]“视而可识”,是说一眼看上去就可以认识大体,“察而见意”是说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意义所在。因此这种造字方法是指事。
9.D[解析]D项从句中“严重的危害”“威胁”“灾难”等词来看,是贬义的语气,后面不能用“指日可待”这个多用于褒义的成语,“指日可待”指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符,属于褒贬误用。
10.A[解析]B项搭配不当,应在“快乐的人性化服务”前补出谓语“并提供”;C项介词赘余,去掉“在……中”;D项结构混乱,改为“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宾至如归的感觉,,或者“让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11.A[解析]“菜”古义专指蔬菜,“睡”的古义指打盹儿,“粮”的古义指外出时随身携带的干粮,“皮”的古义专指兽皮,所以A项中的词语均属于词义范围扩大。另外属于词义范围扩大的有:河、江、响;词义范围缩小的有:朕、虫、金、臭;词义转移的有:汤、羹、涕、秋。其中,“恨”在古义里感情色彩弱,今义里感情色彩强,属于词义强化。
12.B[解析]发,本义为放箭,后泛指开始某动作的意思,比如发射、发钱、发光、发生,所以B项说法错误。
13.B[解析]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发生在名词、动词、形容词这几类词上。
14.D[解析]古文的注解中,注释家在“读为”、“读日”后面用本字来说明注释字对本字的假借关系,形式像注音,实际是释义。
15.C[解析]根据题干古文可知,兴元是年号,法钦是句中主角,法钦被称为“径山长者”,原因有二:一是“道高”,二是“居径山”。“以其道高,居径山”是原因分句,“时人谓之径山长者”是结果分句,因此C项正确。
16.D[解析]A项“如弃草芥”是比喻;B项把“君子之德”比喻为风,“小人之德”比喻为草:C项以“松柏”喻君子。故本题选D。
17.C[解析]略
18.C[解析]从“五言之冠冕”可知题干指的是《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着重要地位,在中国诗史上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
19.A[解析]《与山巨源绝交书》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写给朋友山涛(字巨源)的一封信,也是一篇名传千古的著名散文。这封信是嵇康听到山涛在由选曹郎调任大将军从事中郎时,想举荐他代其原职的消息后写的,信中嵇康拒绝了山涛的举荐。
20.B[解析]从“开创了田园诗”一句可知,题干说的是陶渊明。
21.C[解析]“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出自李煜的父亲李璟所作的词。
22.D[解析]王安石晚年的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形式上以绝句为主,很少长篇古体;艺术上讲究炼字、对仗,意境优美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后人将他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山体”。因此D项中“五、七言律诗”的说法是错误的。
23.D[解析]该对联是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完成所撰,复社的领袖是张溥。故D项错误。东林党是一个政治集团,而复社是一个政治文学团体。
24.C[解析]戴望舒是现代诗派的代表性作家,而不是象征诗派。现代诗派是20世纪30年代初出现的诗歌流派,因《现代》杂志而得名。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施蛰存、何其芳等人。他们继承和发展了象征派的诗歌主张,提倡写作“纯然的现代的诗”,作品大多不讲究诗形的整齐和韵脚,而以口语和自由的形式表现情绪的节奏,追求诗歌的散文美,以意象繁复、内涵丰富、组合奇特著称,形成朦胧而晦涩的诗风。
25.B[解析]题干中的诗句出自顾城的《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26.A[解析]《游园惊梦》是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中的一篇小说,完成于1966 年,l981年改编成同名舞台剧,在美国和中国台湾演出均获得巨大成功。
27.D[解析]《神谱》的作者是希腊诗人赫西俄德,而不是荷马,故本题选D。
28.A[解析]《埃涅阿斯记》是古罗马时期的作品,因此本题选A。
29.D[解析]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7世纪初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昼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武器是人文主义,发源地是意大利。
30.B[解析]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丰富,他的戏剧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以历史剧、喜剧为主;中期以悲剧为主;晚期则以悲喜剧或传奇剧为主。
31.C[解析]“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作自由与生活的享受。”这句话出自歌德的诗剧《浮士德》.剧中歌德把浮士德塑造成一个为探索真理、追求人类最高理想而奋斗不息的人物。浮士德一生追求真理的经历,反映出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德国进步力量与反动力量之间的斗争。
32.A[解析]普希金创立了俄国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创立了典范。普希金的主要作品除了诗歌以外,主要还有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中篇小说《杜布罗夫斯基》、《别尔金小说集》等。他是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
33. B[解析]意象派是20世纪初期即1909年至l917年间一些英美诗人发起并付诸实践的文学运动,它是当时盛行于西方世界的象征主义文学运动的一个分支,因此B项错误。
34.C[解析]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代表作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但他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川端康成在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大江健三耶在]994年以其作品《个人的体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在1913年因《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5.D[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总结前人对“言”、“象”、“意”关系的哲学讨论和文学艺术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在《文心雕龙》中首次提出了具有美学意义的“意象”观点。刘勰的“意象”观不仅丰富了前人“意象”理论的内涵.也开了魏晋南北朝讨论“意境”理论的先河,因此《文心雕龙》处于中国古代意象说到意境说的转变过渡时期。
36.B[解析]“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孟子认为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应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才能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37.D[解析]题干所说的学派是俄国形式主义学派,其基本文论包括:文学科学的研究对象;文学的本质;文学语言的陌生化;文学发展的内在机制。对这个学派影响最大的语言学家是什克洛夫斯基。
38.D[解析]《毛诗序》中的话是对文学起源观中的心理表现说的最经典表述。表现说更关注艺术活动的心理活动、情感需要,强调人类精神活动的直觉、情感和想象的意义和价值。
39.B[解析]《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选修课程的表述有:“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因此B项表述有误。
40.C[解析]对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查借助语感和必要的文言常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是否热爱和有兴趣,在文言文阅读中能否有意识地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评价要有助于学生确立古为今用的意识,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一、[参考答案]设计目标: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基本理念:高中语文课程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1)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二、[参考答案]这首诗极赞吕逸人闭户著书的隐居生活,显示了作者艳羡“绝风尘”的情怀。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借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比况吕逸人的住处,着一虚笔。于长安柳市之南寻访吕逸人,跟一实笔。一虚一实,既写出吕选人长期“绝风尘,,的超俗气节,又显示了作者倾慕向往的隐逸之思。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访人不遇,本有无限懊恼,然而诗人却不说,反而拉出历史故事来继续说明对吕逸人的仰慕之情,可见其寻逸之心的诚笃真挚。“凡鸟”是“凤”字的分写。据《世说新语.简傲》记载,三国魏时的嵇康和吕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吕安访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吕安于门上题“凤”字而去,这是嘲讽嵇喜是“凡鸟”。王维“到门不敢题凡鸟”,则是表示对吕逸人的尊敬。“看竹”事见《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之子王徽之闻吴中某家有好竹,坐车直造其门观竹,“讽啸良久”。而此诗“何须问主人”是活用典故,表示即使没有遇见主人,看看他的幽雅居处,也会使人产生高山仰止之情。
上一联借用典故,来表示对吕逸人的敬仰,是虚写。“城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写吕逸人居所的环境,是实写。“青山如屋里”,生动地点明吕选人居所出门即见山,暗示与尘世远离;流水经过东家流入西邻,可以想见吕逸人居所附近流水淙淙,环境清幽,真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绝妙境地。青山妩媚,流水多情。两句环境描写,一则照应开篇的绝风尘,二则抒写了隐逸生活的情趣。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最后从正面写隐逸。吕逸人无求于功名,不碌碌于尘世,长时间闭户著书,是真隐士而不是走“终南捷径”的假隐士,这就更为诗人所崇尚。松皮作龙鳞,标志手种松树已老,说明时间之长,显示吕逸人隐居之志的坚贞和持久,“老龙鳞”给“多岁月”作补充,并照应开头的“一向绝风尘”,全诗结构严谨完整。
这首诗,句句流露出对吕逸人的钦羡之情,以至青山、流水、松树,都为诗人所爱慕,充分表现了诗人归隐皈依的情思。描写中虚实结合,有上下句虚实相间的,也有上下联虚实相对的,笔姿灵活,变化多端,既不空泛,又不呆滞,颇有情味。
三、[参考答案]
思想内容:
本文以兄弟、母子之间的矛盾为主线,完整地记述了“郑伯克段于鄢”的全过程,通过记述郑庄公同共叔段、姜氏之间的兄弟之争和母子矛盾,反映了春秋时代诸候国内部的权力之争,说明母子、兄弟的血缘关系和孝悌之道,都是从属于这种政治斗争的。
艺术特点:
(1)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文字精练。(2)对比烘托,人物性格鲜明。(3)以春秋笔法进行描述,寓褒贬于冷静的叙述之中。
教学简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研讨,鉴赏本文在戏剧性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方法。
2.通过课文研讨,鉴赏本文以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二)教学设计
1.对本文的学习尝试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将遵循几个原则:以学生自己学习研究为主;重在学习过程;强调信息的收集;注重创新。具体的授课过程将注重两大环节:学习对象及研讨方向的布置选择;学习研究成果的展示。更重要的环节将在课外由学生自己完成。
2.对整个学习过程来说,学生一方是:研讨课文,了解传统看法及观点,产生疑问,汇集疑问选题,搜集资料,讨论课上展示自己的研究;对整个教学过程来说,教师一方是:布置学习要求,指导研究过程,指导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成果并在课上展示。
3.限于各方面原因,教师可以提供各类学习资料,包括字词解释、课文写作背景、相关评论,更主要的是倡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寻找资料。
(三)教学重点
人物塑造,特别是分析郑庄公的人物性格。
(四)教学难点
如何认识作者的褒贬程度。
(五)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方法:以讲诵为主,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句,解决课文理解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学生的阅读,产生问题、收集问题,先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
(二)教学内容:熟悉课文,介绍相关背景知识,理清课文思路;背诵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导入新课: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四篇先秦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这些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君臣之间的对话或国家之间的尖锐矛盾,我们试着用现代观念加以审视。今天我们要学的《郑伯克段于鄢》是写郑国统治集团内部两兄弟的斗争。由于这篇课文是自读课文,我将以介绍为主,大家参与讨论,我们来共同解决问题。
2.背景资料:《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1)“春秋”
“春秋”是一种编年史的简称,春秋时代的周王室和诸侯各国都有,虽然内容不同,一般都称为《春秋》。现今流传的鲁《春秋》是经过孔子修订的,极其简括地记载了周王朝、鲁国及其他各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它的记载起于隐公元年,终于哀公14年(前722年一前481年),记事特别简单,类似新闻标题。孔子为了维护周王朝的奴隶制统治,主张尊王攘夷,正名定分,巩固最高奴隶主政权,使“大一统”局面恢复安定。他的这种政治主张,通过《春秋》的谨严笔法表现出来。
(2)”左传”
①“传”:注释或解释经叉的文字,就是“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记事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比《春秋》多十三年。前人多说《左传》不传《春秋》,因为《左传》的文笔富艳浮夸,其详载历史的本末及有关佚闻琐事,太过细致,有如文学作品中的小说,违背了“春秋大义”。
②《左传》叙事详细完整,故事性强,善于用极少的笔墨来刻画人物的细微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个性化。
③司马迁、班固都说《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班固并说左丘明是鲁左史,大多人认可这个说法。
(3)《郑伯克段于鄢》
①史学、文学的经典名篇,《左传》的首篇,《古文观止》的首篇。
②“郑伯”,指下文的郑庄公,郑庄公是郑国的第三代国君。郑国是姬姓,与周天子同姓。
③孔子是一个保守的人,他一生主张克己复礼,要恢复周公时代的“礼”,对当时的道德沦丧深恶痛绝。《左传》顺承此意,本文就写了一诸候国国君家庭内部的矛盾斗争,再现了当时统治阶级为争权夺利,不顾伦理道德的情形。
3.布置阅读及思考问题:
(1)朗读课文不少于5遍,解决生词及需要掌握的特殊句式。
①恶之:恶,动词,厌恶,不喜欢。译:“于是姜氏就厌恶他。”
②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制,地名。岩邑,险要的城邑。焉,兼词,兼有介词“于”和代词“之”的作用,译为“在那里”。译为“制,是个险要的城邑,虢叔就死在那里。”
③姜氏欲之,焉辟害:焉.疑问词,怎么能。辟,通“避”,躲避。译:“姜氏要这样,怎么能避开这祸害呢?”
④其谁日不然:其,用在句首,加强反问语气。译:“谁又能说您做的不合誓言呢。”
⑤永锡尔类:锡,同“赐”,赐给。译:“永久地把它赐给你同类的人。”
⑥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应该是“姜氏有何厌”。厌,通“餍”,满足。译:“姜氏有什么满足呢?”
⑦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犹……况……乎”是固定句式,表示递进关系。译:“蔓生的野草都不能够除去,更何况你宠爱的弟弟呢。”
⑧敢问何谓也: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应该是“敢问谓何也”。译“能问一下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⑨君何患焉: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应该是“君患何焉”。译:“你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⑩其是之谓乎:宾语前置句,应该是“其谓是乎”。其,句首语气词,表示猜测,大概。是,代词,这件事。译:“大概说的就是这件事吧。”
(2)参照注释,分清层次结构,弄懂全文的意思。理解作者的意图。(使用板书)
(3)学生产生疑问.写在纸条上汇总。作为一个标题,一句历史大事记,这标题交代故事的主要人物,故事发生的地点。“郑伯在鄢地打败段”。看似平常但我们若想想,郑伯与段是嫡亲兄弟,“鄢”又不在郑国境内。就感到这个故事不是那么简单。课文的第五段后面有这么一句话:“书日:“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日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这段话解释传文何以如标题这样记的原因。
(4)汇总阶段:把问题汇总、合并.设定几个或十几个大的问题下发。
(5)针对问题(选择研究目标),收集资料、信息,解决一两个问题。
(6)将自己和其他同学讨论的结果写成小论文.准备课上展示。
第二课时:
(一)课题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将这篇课文的内容梳理了一遍,并使一些不甚了解的字词也明了了,同
学们回去还找出了自己阅读时产生的问题,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讨论。
(二)故事简述
1.本文题目里含有一个故事:隐公元年,郑国国君之弟共叔段,谋划夺取哥哥郑庄公的君位,庄公发现后,巧施心计,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段,诱使共叔段得寸进尺,愈加骄横,然后在鄢地打败了共叔段,使他“出奔”。
2.这样一个历史事件,这样的一个家庭悲喜剧.不同时代的人总是要记录、评述、解说的。
大圣人孔子就用了九个字“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来记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齐全
了,也不是没有褒贬,但他的春秋笔法再高明,再有情感,总也说不清,这不过是新闻标题而已。
比如,郑伯的“伯”如何解释?根据伯仲叔季的排行释成兄长的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郑哥哥克了段弟弟。“伯”如果理解成爵位的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郑伯爵克了段叛逆。有的同学问段的结果(或叫下场)是怎样的?是死了还是流浪远方?题目上只有“克”这个字,相当麻烦,到底是打败、攻克还是杀掉了?再如“于鄢”,古人说,鄢,远也,在很远的地方哥儿俩怎么会决战一场呢?再看看地图(幻灯展示地图)。
这许多的的疑问都令人难解。
3.其实古人也看不懂。所以左丘明就用了541个字来解释了一下,一下变成了一篇小说,是吧!
左丘明的解释正确与否,合乎孔子的原意吗?(他的思想与孔子是否一致?)令人关注。后代的人受不同的世界观的影响,带有不同的目的,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现代人应该如何解读《左传》的“郑伯克段于鄢”呢?
(三)课题简说:(教师、学生双向互动,由简到难进入课文的研读,形成共同关心的问题)
1.教师:刚才同学们带着问题搜集信息资料,经过反复阅读,解决了问题,这也就是研究性阅读。我在大家的疑问中选取了频率最高的十二个疑问作为第二阶段阅读的小课题,印好发给大家。同学们也都选择课题进行了深入的阅读研究,下面请同学们介绍自己读这篇文章的感受。因为人数问题,每人不能超过两分钟。
(四)论文交流(15分钟),分小组交流,通过学生自己的交流,解决一些大家看法一致的问题,留下一些一时还难以解决的问题,师生在课堂上讨论解决。
(五)评论阶段(10分钟)
1.教师:刚才大家的交流很好,阅读很深刻,每个人都从不同的角度读出了新意。总体上都围绕一个问题:“我们如何看待庄公这个人?”这也是提问人数最多的一个问题。可以说每个人提的问题都和对这个人的评价有关。
2.教师:庄公形象讨论。《古文观止》中对庄公的评述很有代表性,从前到后共用了(出示相关图片、文字资料)。
“佗邑唯命” (四字毒甚)
“焉辟害”(毒甚)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庄公之心愈毒矣)
“无庸,将自及”(毒甚)
“不义不暖,厚将崩” (更加惨毒矣)
“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非复前日含毒恶甚)
“其乐也融融” (则知其前之阴毒也)
“其乐也泄泄”(从前一路刻毒惨伤之心)
“毒”字用了九次,归结为一句话“残忍之尤”。
3.教师:古人评论郑庄公多从儒家的正统理念出发,将庄公当做反面教材,很多人认为他阴险狡诈、老谋深算、心机深藏、心狠手毒。
今天,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个人的所作所为呢?他到底是巨奸还是理智明君?请大家发言。(从不同角度,学生们会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应提供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梳理,并肯定一些言之有理的观点。)
(六)总结
1.刚才大家围绕着对郑庄公的评价这个核心问题说得很好,限于时间,今天只能到这儿,有时间我们还可以就其他问题进行讨论。
2.关于庄公,毋庸置疑,他是主要人物,孔子借这个人物表现什么?
(七)课后作业:
要求:修改自己的论文,最好打印入盘。
编辑推荐:
教师招聘热点:面试不分文理科 | 教师招聘备考攻略:发挥主动性
2016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性质 |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和特岗教师招聘的区别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招聘频道和教师招聘论坛,查询了解相关信息。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可以手动Ctrl+D收藏,方便查阅。小编及时更新相关资讯,欢迎持续关注。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江西中小学教师2012年招聘考试高中语文试卷及答案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