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消化系统复习笔记7

|0·2014-06-03 09:49:24浏览0 收藏0
摘要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消化系统复习笔记,环球网校医学网搜集整理供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们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特别推荐: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消化系统复习笔记大汇总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消化系统复习笔记,环球网校医学考试网搜集整理供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们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七节 直肠肛管疾病

  一、解剖

  (一)直肠的解剖

  1、直肠全长约12~15cm。

  2、直肠下端粘膜有8~10条纵行皱襞称肛柱。

  3、各肛柱下端彼此借半月形粘膜皱襞相连,这些皱襞称为肛瓣

  4、直肠后肛管交界处由肛柱和肛瓣形成一个齿状环称齿状线。如果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发生血栓栓塞,造成血运障碍的所有肠段为全部小肠,盲肠和升结肠。

  (二)肛管的解剖

  1、肛管

  起自齿状线,止于肛门缘,全长3~4cm。齿状线是一个分界线,是直肠与肛管的分界线,齿状线以上的是往上往内走,以下的是往下往内走的。

  (1)齿状线以上是粘膜,受自主神经(内脏神经)支配,无疼痛感,以下是皮肤,受体神经(阴部内神经)支配,痛觉敏锐;

  (2)齿状线以上由直肠上、下动脉供应,以下属肛管动脉供应;

  (3)齿状线以上是直肠上静脉丛经直肠上静脉回流至门静脉,以下是直肠下静脉丛经肛门静脉回流至腔静脉;

  (4)齿状线以上的淋巴主要引流至腹主动脉旁或髂内淋巴结,齿状线以下则引流到腹股沟及髂外淋巴结。

  肠系膜上动脉血运障碍造成全部的小肠,盲肠,升结肠都会发生血运障碍的。

  2、直肠肛管肌

  (1)包括肛管内括约肌、肛管外括约肌和肛提肌。肛管的括约肌功能主要依靠肛管直肠环。

  (2)肛管直肠环:由肛管内括约肌、直肠壁纵肌的下部、肛管外括约肌深部和部分邻近的肛提肌纤维共同构成的肛管直肠环,是括约肛管的重要结构,如若损伤将引起大便失禁。

  3、检查方法

  直肠指检的意义

  简单而重要的检查方法,对及早发现肛管、直肠各种疾患,尤其是癌症意义重大。直肠指检可使约75%的直肠癌在早期被发现。直肠癌延误诊断的病例中85%是由于未作直肠指检。肛裂我们不能用直肠指检。

  (1)左侧卧位 :是直肠指检和结肠镜检查常用的体位。

  (2)胸膝位 是直肠肛管检查最常用的体位。

  (3)截石位

  (4)蹲位 适于检查内痔、脱肛及直肠息肉等。

  二、肛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痔和直肠息肉

  (一)概念

  1、肛裂: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经久不愈。

  2、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指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

  3、肛瘘:是与肛周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可以一个或多个。

  4、痔:是直肠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直肠静脉丛瘀血、扩张和屈曲而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并可此而引起出血、栓塞或团块脱出。

  5、直肠息肉:泛指直肠粘膜突向肠腔的隆起性病变,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有恶变倾向。

  (二)肛裂诊断

  1、肛裂的三大临床表现:剧烈疼痛、便秘、出鲜红血,在粪便表面或者便纸上可减少量血迹。最容易发生的部位是后正中线。

  肛裂好发部位可发生于截石位的6点,12点。

  2、检查发现有肛裂三联征:① 肛裂 ②前哨痔 ③ 乳头肥大 即可确诊。

  3、排便时和便后有肛门剧烈疼痛是肛裂最突出的表现。便时和便后之间有间歇期。

  4、治疗:

  ①温水坐浴;②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③多吃蔬菜水果纠正便秘;④局部普鲁卡因麻醉后扩张肛管。

  对于经久不愈的肛裂可采用手术治疗。诊断一旦明确需手术切开引流。

  (三)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门周围的持续疼痛+波动感

  肛裂=肛门部疼痛+便后鲜血

  肛瘘=有个口+口里有分泌物排出

  外痔=肛门疼痛+肛门口肿物。

  内痔=不疼+便后出血,内痔的息肉能出能进。

  1、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最常见。主要症状为肛周持续性跳痛,排便,咳嗽时加重。全身感染性症状不明显。病变处明显红肿,有硬结和压痛,脓肿形成可有波动感,跳动,穿刺时抽出脓液。可以切开引流,引流后的并发症:肛瘘。

  2、坐骨肛管间隙脓肿:较常见。表现为持续性胀痛,逐渐加重,继而为持续性跳痛。全身感染症状明显,头痛、乏力、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寒颤等。早期局部体征不明显,以后出现肛门患侧红肿,双臀不对称。肛门指诊患侧有深压痛或有波动感。

  3、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少见,全身症状重而局部症状不明显。早期即有全身中毒症状,中毒感染最重。如发热、寒颤、全身不适。局部表现为直肠坠胀感,里急后重,排便不适,常伴排尿困难。

  4、诊断主要依靠:穿刺抽脓

  5、手术治疗:诊断一旦明确手术切开引流,如果引流不彻底会形成肛瘘。

  (四)肛瘘 瘘是2个口,窦是1个口。

  1、在肛门周围发现有外瘘口,并不断有少量脓性、血性、粘液性分泌物排出,瘘管造影发现有窦道存在即可确诊。肛瘘不能自行愈合,必需手术。

  好发于3,9点。

  2、肛瘘最佳的治疗方法是挂线疗法。

  (五)痔

  1、齿状线以上的是内痔,以下的是外痔,内痔不痛,外痔痛。

  内痔是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血典型表现

  内痔的好发部位截石位的3.7.11点。内痔的脱出坏死表面不光滑。而直肠息肉脱出可还纳。

  血栓性外痔是最为常见的外痔。外痔没有便后出血。血栓性外痔的表现为肛周暗紫色椭圆形肿物,表面皮肤水肿。

  外痔的临场表现肛门不适,潮湿不洁,瘙痒,如血栓形成及皮下血肿则有剧痛。好发于3.9点位置。

  疼痛+无便血,去掉肛裂。触痛明显(有痛)---外痔。

  2、诊断首选直肠指检

  (六)直肠息肉

  1、最常发生于乙状结肠和直肠。

  2、主要症状是大便外裹鲜血或便后出血,指诊可触到质软、活动、表面光滑的肿物。

  三、直肠癌

  直肠癌发病率,在我国排第二位。 胃癌>直肠癌>结肠癌

  (一)临床表现

  1、早期直肠癌的临床特征主要为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指腹泻,便秘)。在癌种局限于直肠粘膜时便血作为唯一的早期症状占85%。

  要记住一个最主要的表现:大便变形变细(由于肠壁狭窄)。一个老年男性大便变形变细那就是直肠癌

  只要出现大便变形变细----直肠癌(一一对应的)

  老人,消瘦,便血3个月,诊断是直肠癌。因为:直肠癌和结肠癌同时出现选直肠癌,因为它发病率高。

  便血80%-90% 便频60%-70% 便细40% 粘液便35% 肛门痛20% 便秘10%

  (二)诊断

  大便隐血试验是发现早期直肠癌的有效措施。

  直肠癌我们首选直肠指诊,确诊用直肠镜活检。

  直肠镜是金标准。直肠指检为银标准。大便隐血实验是铜标准。

  (三)手术方法及适应证

  根治性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法。凡能切除的直肠癌如无手术禁忌症,都应尽早实施直肠癌根治手术。

  临床上将直肠癌分为:

  低位直肠癌:距肛门5cm以内

  中位直肠癌:距肛门5-10cm

  高位直肠癌:距肛门10cm以上

  1、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癌肿距肛门缘在7cm以内。原则上适用于腹膜反折以下的直肠癌。

  2、经腹腔直肠癌切除术(Dixon手术):应用最多,又叫直肠低位前切除术。适用于癌肿下缘距肛门缘10cm以上或距齿状线5cm以上者。

  3、经腹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手术(Hartmann手术):若病人因年老、体弱等原因不能行Miles手术或急性梗阻不宜行Dixon手术的直肠癌病人。可行经腹直肠癌切除,远端直肠缝合封闭,近端结肠左人工肛门。

  4、拉下式直肠癌切除术:适用于癌肿下缘距肛门7~10cm之间的病人。

  5、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大肠梗阻是直肠癌病人最少见的并发症。

  歌诀:奇脉----小于7的用麦氏

  是的---大于10的dixon

  气死了---7―10的拉下式。

  盲肠癌很少发生大肠梗阻。

  (四)综合治疗

  放疗:术前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放疗适用于晚期或者手术未达到根治效果的病人。

  化疗:术前提高手术切除率,方案均以5-fu为基础药。

 

相关推荐:

2014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消化系统(新)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内科学万能公式-消化系统

编辑推荐:

临床执业医师辅导报名

独立题库软件,全新做题体验

2014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网络辅导招生简章

2014年临床执业医师顶级辅导课程(签订协议?不过退费?免费重学)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