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严惩暴力伤医更要妥处医疗纠纷

|0·2014-05-21 09:09:15浏览0 收藏0
摘要 24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

  24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下称《意见》),严惩在医疗机构内伤害医生事件,侮辱、恐吓医务人员,“医闹”等行为。(4月25日《北京青年报》)

  从公安部出台意见,要求通过人防、物防、技防三级防护体系构建“平安医院”,以防止“医闹”发生,到最高人民法院联合五部门再次表态,严惩6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彰显出司法部门对暴力伤医事件频发的“零容忍”态度和依法严惩决心。这应该是法治社会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应有之义,实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也许,按照时下人们的思维惯式,由五部委联合发文严惩“医闹”,意味着一场具有针对性的“严打”治理行动的开始。这其实是一种认知误区。“法治”应该是和谐有序的正常社会状态。无论医患关系如何紧张,不管“医闹”背后有着怎样的隐情纠纷,暴力伤人,甚至肆意剥夺他人生命的极端行为,都是有违人格尊严、有悖法治精神、扰乱正常秩序的不义之举,都要受到国家法律的严厉制裁,理应成为国民共识和社会常态。

  不过,“医闹”作为医患关系的畸形折射和医疗纠纷的“升级版”表现,对其一味强调“严惩”、“打压”,总不免给人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感觉。正如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所言,刑法只是调整社会关系、处理矛盾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特别是在发生医疗纠纷后加以妥善处理,避免矛盾激化、升级引发违法犯罪行为,才是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治本之策”。

  医疗作为一种专业性强且事关生命健康的特殊服务行业,信息不对称往往让患者处于不懂行、无主动的弱势地位,发生医疗纠纷也并无如购物争议、合同违约等一般性民间纠纷那样的界限明朗和责任清晰。因此,改善医患关系还需靠医务工作者的医德良知、敬业精神和与患者的良性沟通,只有充分满足患者的知情权,才能有效保障其监督权,知情明理或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减人们盲目闹医的情绪冲动。

  有服务就会有纠纷。疏通患者表达诉求的绿色通道,建立多层次的对话协调机制,尤其是设置具有权威性、中立性的第三方医疗仲裁机构,应当是化解医疗纠纷、增进医患信任、遏制“医闹”发生的有效举措。值得关注的是,《意见》在表达“严惩”之意的同时,也为化解医疗纠纷设置了“医患自行协商”、“第三方机构调解”和“法院立案判决”等三道程序,这既彰显了兼顾医患双方合法利益的公正立场,也体现出打防结合、疏堵并举的理性思路。期待科学完善的医疗调处机制,能够为医患关系改善和“医闹”源头遏制产生釜底抽薪的治本功效。

  来源: 江西日报

 

相关推荐:

一个IT理工男对于医暴问题的思考

刘延东孟建柱就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出工作要求

不拉偏架,医患才能对话

防范涉医犯罪惩戒和疏导须并行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