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一个IT理工男对于医暴问题的思考

|0·2014-05-20 17:00:59浏览0 收藏0
摘要 今天的中国,恶劣的舆论环境,不作为的立法执法部门,愚昧的刁民和冷漠的“中立者”,似乎要合力逼迫医务人员告别这个行业。长此以往,我们这一代,我们的儿孙,要将生命交到谁的手中?

  首先,指责医医相护的先可以闭嘴了。本人标准IT理工男,从未从事过医疗行业,甚至医疗行业的客户都做的不多。但我以前先后做过软件和硬件的售后工程师,简单说就是维修过IT系统,也算做过最低端的“医生”(医生要维修的人的系统要比IT系统复杂无数倍)。我想从这个角度讲讲医患矛盾。

  1、出错率。IT系统喜欢说5个9高可用性,简单说,就是希望99.999%的时间是正常运行的。事实上,这只是对系统的理想要求,实际出错率远远高于这个比例。我当年做售后的时候口碑一流,客户满意度超高,后来跳槽的时候原服务对象某大型银行客户甚至向我的前领导要求不能放这个人走,我们用别人不放心。这么看,当年做售后的我也算是个系统的名医了吧?可是我在该公司第一次出手就出过错,几年售后生涯出错率绝对高于1%,至于系统坏了过去维修了五六个小时也没有修好的case就更是不少于十个,如果客户用医暴的心态对我,恐怕也不知道被砍了多少回了吧?我们就说最极端的5个9吧,现在一个大型三甲医院的门诊大夫,七八年就会完成十万次出诊,换言之,按极端理想的出错率,一个永远兢兢业业的超级名医每七八年也会碰到一次误诊/漏诊。用误诊/漏诊攻击医务人员的,先想想自己工作中犯了多少次失误吧。

  2、强度与待遇。医生的工作强度之大是没有接触过医务人员的普通人完全没法想象的。绝大多数的写字楼白领上班的时候都有时间看手机吧?有时间上网看新闻吧?再忙也至少有时间喝水上厕所吧?而我认识的一些北京三甲医院的门诊大夫,一天要诊断接近100个病人不说,由于病人一个接一个因此完全不敢喝水,以减少上厕所的次数。此外还有上夜班。20出头的屁孩熬个夜当然不觉得什么,但你要是40多岁了,还每三四天值一次夜班试试?你说这么忙,生意这么火,你觉得怎么着一个月也得挣个十万八万的吧?事实是,一个北京顶级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级别的大夫,名校博士毕业工作十几年,一年的收入还比不上一个国内IT集成商售后工程师(本科毕业工作七八年)的年薪!同样是修系统的,修IT系统的服务现在一般报价是一天8000块人民币折合每小时1000块钱,修人体系统的,现在的门诊挂号费是几块钱!认为这个比例合理的,除非你觉得自己的身体比一个小型机便宜!另外,别跟我说红包,都是混道上的,谁也别装清白,哪个行业是完全干干净净没有寻租空间的?按照这以偏概全的推断,难道你要反对整个人类?至少以我认识的医生为例,敢拿红包的极少(因为这几乎就相当于给病患家属做出了一定能治好的军令状,谁敢承诺?)

  3、 情绪与舆论。医院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到这里来的顾客(也就是病患及其家属),心情上往往是充满了忐忑、悲伤、痛苦、愤怒、怀疑、抑郁……等等诸多情绪,就是没有快乐(生孩子除外)。这样子的情绪状态本身就是敏感易怒的。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都知道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别人很无心的一句话都容易触发爆点。可是,医务人员却天天处于病患及其家属的这个爆点隐患下。甚至很多病患家属潜意识中把向医生发泄情绪看成是关心病患的一种表现形式(最近的知名主持人王牧笛为向女友秀恩爱而对护士喊杀,热播剧《大丈夫》中女主辱骂医生,都是这种情绪的体现)。情绪可以理解,但绝不可以纵容。尤其是医生,在诊断时最需要的是冷静的心态,而不是畏手畏脚。病患的这种心态,事实上是害了自己。此外,我们很遗憾的发现,以《南方周末》柴会群为代表的一些不良媒体人,对医务人员的刻意抹黑(例如臭名昭著的孕妇老公不签字致死一尸两命案、缝肛门案、绿茶案,等等),也严重误导了公众的情绪。人体是很复杂的系统,对人体的诊断上的问题只能交给专业人士评估,而不是完全不懂技术的媒体。我还是用自己的本行做个例子,如果一个机器宕机了,我跑到现场去做故障排查,客户中有个一知半解的领(Sha)导(Bi)却老是喋喋不休说我的这个操作不对,哪个操作不对,我只能说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

  4、对医暴问题的建议。很多主流媒体往往把问题归咎于制度。制度的确有问题,上一次的医改已然被证明是失败的了,但是修改制度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远水解不了近渴。再说,制度好了就能解决医暴问题?前两天美国一个小孩拔了一颗智齿结果就引起并发症去世了,为什么他父亲没有去医暴?抛开人员素质不说,他真的去闹,在美国会有用么?

  在中国,医暴的起因往往因为以下因素:

  (1)病患家属为表达对病患的关心而将情绪发泄在医务人员身上(在前面已经分析过,王牧笛和南京事件都是这种);

  (2)过高的资源上的期待达不到满足,例如床位不足,排队时间过长,例如叫了好几次医生护士叫不来(事实上人家也没闲着,只是在看别的病人而已);

  (3)过高的疗效上的期待达不到满足(花了钱没治好,或者治了好几次没去根,温岭杀医案就是此类);

  (4)标准刁民,就是携尸讹钱的那种(潮州押着医生游街的那种是典型)。

  你会发现,制度的改进只能改善第二条,对于第一条、第三条和第四条的改进完全无效!因此,处理中国的医暴问题,只有一个解,那就是严峻立法,严格执法。一个三甲门诊大夫一天要看一百个病人,影响他的一天工作就会导致一百个人的看病机会受到伤害!影响他的职业生命甚至人身生命,会导致几十万人次的看病机会丧失。这是赤裸裸的反社会反人类罪,用同等伤害程度的治安条例和刑事处置,毫无疑问是不合情理的,而现实中甚至处罚程度还低于普通纠纷,这更是谬以千里!长此以往,以后就越来越没有人愿意当医生(事实上这种大规模人才流失已经持续好几年了)。我的建议是,必须用危害公共安全罪来处理医暴医闹事件,重拳打击。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见到的第一个人,不是你的母亲,而是医护人员;第一个拥抱我们的人,也同样是医护人员。医护人员是人类最早的职业之一,帮人类延续着生命。世世代代,每一个人,都受其惠,无以复加。今天的中国,恶劣的舆论环境,不作为的立法执法部门,愚昧的刁民和冷漠的“中立者”,似乎要合力逼迫医务人员告别这个行业。长此以往,我们这一代,我们的儿孙,要将生命交到谁的手中?

  来源: 医生吧

 

相关推荐:

不拉偏架,医患才能对话

防范涉医犯罪惩戒和疏导须并行

医患间不必刻意回避医疗费用

编辑推荐:

临床执业医师辅导报名

2014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网络辅导招生简章

2014年临床执业医师顶级辅导课程(签订协议?不过退费?免费重学)

国内独家揭秘:2013年临床执业医师真题解析(免费高清直播公开课)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