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经济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八章

|0·2012-02-13 09:52:08浏览0 收藏0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的特有现象。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不管是社会主义经济还是资本主义经济,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通货膨胀问题的困扰。由此,各国政府均将通货膨胀问题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问题来处理,大多数国家都把反通货膨胀作为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从而使通货膨胀理论成为当代货币银行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的定义不尽相同。新剑桥学派代表人物琼?罗宾逊认为:“通货膨胀通常指的就是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货币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并强调:“只有当物价水平向上移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时,这才是一种货币现象。”新古典综合学派代表人物保罗?萨缪尔森则认为:通货膨胀是“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不断的上涨”。新自由主义者哈耶克指出:“通货膨胀一词的原意和真意是指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这种增长会合乎规律地导致物价上涨。”

  尽管西方经济学家的说法多种多样,但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二是物价持续上涨。

  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中关于通货膨胀性质问题的定义,是同纸币的流通及其规律联系在一起的。所谓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必要量,从而引起的货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经济现象。

  无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均把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联系在一起,将物价上涨作为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因此,被大家普遍接受的通货膨胀定义是:通货膨胀是在一定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对于这个定义的理解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通货膨胀昕指的物价上涨并非个别商品或劳务价格的上涨,而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即全部物品及劳务的加权平均价格的上涨。在非市场经济中,通货膨胀则表现为商品短缺、凭票供应、持币待购以及强制储蓄等形式。

  第二,在通货膨胀中,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是一定时间内的持续的上涨,而不是一次性的、暂时性的上涨。部分商品因季节性或自然灾害等原因引起的物价上涨和经济萧条后恢复时期的商品价格正常上涨都不能叫做通货膨胀。

  第三,通货膨胀所指的物价上涨必须超过一定的幅度。但这个幅度该如何界定。各国又有不同的标准,一般说来物价上涨的幅度在2%以内都不被当做通货膨胀,有些观点则认为只有物价上涨幅度超过5%才叫做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一)爬行式、温和式、奔腾式与恶性通货膨胀

  按通货膨胀的程度划分,通货膨胀分为爬行式、温和式、奔腾式和恶性通货膨胀四种。

  爬行式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年率不超过2%~3%,并且在经济生活中没有形成通货膨胀的预期。

  温和式通货膨胀是价格总水平上涨比爬行式高,但又不是很快,具体百分比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奔腾式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上涨率在2位数以上,且发展速度很快。

  恶性通货膨胀或称超级通货膨胀是物价上升特别猛烈,且呈加速趋势。此时,货币已完全丧失了价值贮藏功能,部分地丧失了交易媒介功能。成为“烫土豆”,持有者都设法尽快将其花费出去。当局如不采取断然措施,货币制度将完全崩溃。

  (二)公开型通货膨胀与隐蔽型通货膨胀

  按市场机制的作用划分,通货膨胀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货膨胀。.

  公开型通货膨胀的前提是市场功能完全发挥,价格对供求反应灵敏,过度需求通过价格的变动得以消除,价格总水平明显地、直接地上涨。

  隐蔽型通货膨胀则是表面上货币工资没有下降,物价总水平也未提高,但居民实际消费水准却下降的现象。其前提是,在经济中已积累了难以消除的过度需求压力,但由于政府对商品价格和货币工资进行严格控制,过度需求不能通过物价上涨而吸收,商品供不应求的现实通过准价格形式表现出来,如黑市、排队、凭证购买、有价无货以及一些产品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质量下降等。

  (三)预期性通货膨胀与非预期性通货膨胀

  按能否被预期划分,通货膨胀分为预期性通货膨胀和非预期性通货膨胀。

  预期性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过程被经济主体预期到了,以及由于这种预期而采取各种补偿性行动引发的物价上升运动。如在工资合同中规定价格的条款,在商品定价中加进未来原料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因素。

  非预期性通货膨胀指未被经济主体预见的,不知不觉中出现的物价上升。

  经济学家将通货膨胀分为预期性和非预期性两种,主要作用在于考察通货膨胀的效应。

  一般认为,只有非预期性通货膨胀才有真实效应,而预期性通货膨胀没有实在性的效果,因为经济主体已采取相应对策抵消其影响了。

  (四)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与结构型通货膨胀  按成因进行划分,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在下面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中具体阐述。

相关推荐: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一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二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三章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理论分析

  虽然不同时期发生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不同的,但从总量上讲.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主要是来自需求方面和供给方面。

  (一)需求拉上

  当经济中需求的扩张超出总供给的增长时,过度需求就会拉动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从而引起通货膨胀。由于总需求是由有购买和支付能力的货币量构成,总供给则表现为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供给。因此,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可以通俗地表述为是“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的商品”。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就会使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超出了现行价格条件下可得到的供给,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二)成本推进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经历了高失业和高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即在经济远未达到充分就业时,物价就持续上涨,甚至在失业增加的同时,物价也上升,而需求拉上论无法解释这种现象。于是许多经济学家转而从供给方面寻找通货膨胀的原因,提出了“成本推进论”。

  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并非总需求过度,而是由于总供给方面生产成本上升所引起。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商品的价格是以生产成本为基础加上一定的利润而构成的。因此。生产成本的上升必然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

  经济学家们还进一步分析了促使产品成本上升的原因:

  ①在现代经济中有组织的工会对工资成本具有操纵能力。工会要求企业提高工人的工资,迫使工资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企业则会因人力成本的增加而提高产品价格以转嫁工资成本的上升,而在物价上涨后工人又会要求提高工资,再度引起物价上涨,形成工资一物价的螺旋上升,从而导致“工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②垄断性大公司也具有对价格的操纵能力,是提高价格水平的重要力量。垄断性企业为了获取垄断利润会人为地提高产品价格,由此引起“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

  ③汇率变动引起进出口产品和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石油危机、资源枯竭、环境保护政策不当等造成原材料、能源生产成本的提高,都是引起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原因。

  (三)供求混合作用

  需求拉上说撇开供给来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而成本推进说则以总需求给定为前提条件

  来解释通货膨胀,二者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尽管理论上可以区分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与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但在现实生活中。需求拉上的作用与成本推进的作用常常是混合在一起的。因此人们将这种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作用情况下的通货膨胀称之为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实际上,单纯的需求拉上或成本推进不可能引起物价的持续上涨,只有在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共同作用下,才会导致持续性的通货膨胀。

  (四)经济结构变化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部门结构的因素发生变化,也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这种通货膨胀被称为结构型通货膨胀。其基本观点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部门结构的某些特点,当一些产业和部门在需求方面或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往往会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看齐过程而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具体情况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需求转移

  由于社会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一部分需求转移到其他部门,而劳动力和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这样,原先处于均衡状态的经济结构可能因需求的移动而出现失衡。那些需求增加的行业,价格和工资将上升;另一些需求减少的行业,由于价格和工资刚性的存在,却未必会发生价格和工资的下降,最终结果导致物价的总体上升。

  2.部门差异

  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是指经济部门(如产业部门和服务部门)之间由于劳动生产率、价格弹性、收入弹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但货币工资增长率却趋于一致,加上价格和工资的向上刚性从而引起总体物价上涨。许多西方经济学家相信,工人对相对实际工资的关心要超过对绝对实际工资的关心。因此,货币工资的整体增长水平便与较先进部门一致,结果就是落后部门的生产成本上升,进而推动总体价格水平上升。

  还有一种情况是由“瓶颈”制约而引起的部门问差异。如在有些国家,由于缺乏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配置严重失衡,有些行业生产能力过剩,而另一些行业如农业、能源、交通等部门却严重滞后,形成经济发展的“瓶颈”。当这些“瓶颈”部门的价格因供不应求而上涨时,便引起其他部门,包括生产过剩部门的价格上涨。

  3.国际因素

  由国际因素引起的通货膨胀也叫北欧型通货膨胀,是由北欧学派提出的。它以实行开放经济的小国为研究背景,在这些国家,经济部门可以分为开放的经济部门(E)和不开放的经济部门(S),由于小国一般只能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价格接受者的角色,世界通货膨胀就会通过一系列机制首先传递到它们的开放经济部门,进而带动不开放经济部门,最后导致价格总体水平上升。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现实分析

  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形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给过度,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流通中的货币,无论是现金通货还是存款货币,均通过信贷程序供给。因此,过度的信用供给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那么,又是由什么原因导致过度的货币供给呢?

  (一)财政原因

  因财政原因迫使过度供给货币的情况一般有两种,即发生财政赤字或推行赤字财政政策。

  财政赤字是指财政部门在执行国家财政预算过程中,因收入减少或支出增加而导致的财政收不抵支的状况;赤字财政是指政府在作财政预算时,把支出打高,留出收入缺口,形成预算赤字。赤字财政是一种宏观经济的扩张政策,目的在于刺激有效需求。

  (二)信贷原因

  因信贷原因迫使过度供给货币的情况主要是指银行信用提供的货币量超过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货币数量的客观需求,而导致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一般称之为“信用膨胀”。引起信用膨胀的原因很多,既有来自于财政赤字的压力和社会上过热的经济增长要求的压力,也有来自于银行自身决策失误问题。

  (三)其他原因

  那么,又是哪些因素会造成财政赤字或信用膨胀,导致货币供给过度呢?原因固然很多,也很复杂。主要有投资规模过大、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国际收支长期顺差等。应根据发生通货膨胀的实际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以便对症下药,做出有效的决策,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相关推荐: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一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二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三章

  一、通货膨胀对社会再生产的负面影响

  首先,通货膨胀不利于生产的正常发展。通货膨胀初期,会对生产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这种刺激作用是递减的,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生产的破坏性影响。

  在商品和劳务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尤其迅速。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性投资风险加大,生产部门的资金。尤其是周期长、投资大的生产部门的资金会转向商业部门或进行金融投机,社会生产资本总量由此而缩小。由于投资风险加大,投资预期收益率下降,股息收入增长率低于利息率的上升,证券市场价格下跌,企业筹措资本困难,导致投资率下降。通货膨胀不仅使生产总量削弱,还会破坏正常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通货膨胀较严重的时候,投机活动猖獗、价格信号扭曲,在生产领域,投资少、周期短、产品投放市场快的加工业受到很大刺激。由于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购买力强劲,市场商品供应相对短缺,企业生产单纯追求周期短、见效快,产品质量下降,最终结果是质次价高的加工业产品生产过剩,而基础产业受到冷落。另外,通货膨胀使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受到破坏,成本、收入、利润等均无法准确核算,企业的经营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陷入困境,严重影响再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其次,通货膨胀打乱了正常的商品流通秩序。正常的商品流通秩序是:商品由生产企业制成后,经过必要的批发、零售环节,进人消费领域。在此过程中,生产企业和处于各流通环节的销售企业均获得正常合理的经营收入和利润,消费者也接受一个合理的价格水平。但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由于价格信号被严重扭曲,商品均朝着价格最高的方向流动。在投机利益的驱动下,商品会长期滞留在流通领域,成为倒买倒卖的对象,迟迟不能进人消费领域。由于地区间的物价上涨不平衡,商品追踪价格上涨最快和水平最高的地区,导致跨地区盲目快速地流动,加大了运输成本,一些商品从产地流向销地后,甚至会又从销地重新流回产地。由于国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必然会削弱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使国内商品流向国际市场的通道受阻。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人们重物轻钱,严重时出现商品抢购,更有一些投机商搞囤积居奇,进一步加剧市场的供需矛盾。

  再次,通货膨胀是一种强制性的国民收入再分配。国民收入经过物质生产部门内部的初次分配之后,会由于税收、信贷、利息、价格等经济杠杆的作用而发生再分配。通货膨胀对每个社会成员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改变了他们原有的收人和财富占有的实际水平。在物价普遍上升的时期,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接受已经或正在上升的价格

  由于各个社会成员的收入方式和收人水平不同,消费支出的负担不同,消费领域和消费层次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同样的通货总水平下,有的成员损失小,有的成员损失大,有的成员则是受益者。一般来说,依靠固定薪金维持生活的职员,由于薪金的调整总是慢于物价上升,因此是主要的受害群体。工人和雇员也是受害者,其受害的程度跟他们所在的行业和企业在通货膨胀中的利润变动相关。处在产品价格大幅上升的企业的工人或雇员,名义工资可能增加,通货膨胀损失可以得到一定补偿,受害程度就小一些。雇主一般都会使工资的增长幅度小于物价上涨幅度,以谋求最大盈利。因此,雇主尤其是从事商业活动的雇主,是通货膨胀的受益者。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是那些经营垄断性商品、从事囤积居奇的专门的投机商和不法经营者。通货膨胀对分配的影响还表现在债权债务关系中,那些以一定利率借得货币的债务人,由于通货膨胀降低了实际利率。使他们的实际债务减轻,因而是受益者;而那些以一定利息为报酬持有债权的人,则由于实际利率下降而受到损失。

  最后,通货膨胀降低了人们的实际消费水平。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水平是衡量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标准,消费的表现形式就是对商品使用价值或效用的直接占有和支配。但是,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占有和支配一般都是要首先取得货币的方式,人们的收入首先表现为一定的货币数量,而由货币数量转换为真实的消费品还需要通过市场。

  因此,货币收入等于消费的前提是货币稳定。通货膨胀使币值下降,人们在分配中得到的货币收入因此打了折扣,实际消费水平也就下降了。

  二、通货膨胀对金融秩序的负面影响

  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当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为负值时,贷出货币得不偿失,常常会引发居民挤提存款,而企业争相贷款,将贷款所得资金用于囤积商品,赚取暴利。对经营信用业务的银行来讲,其存贷款活动承担着很大的风险,不如将资金抽回转向商业投机。

  因此,银行业出现危机。金融市场的融资活动也会由于通货膨胀使名义利率被迫上升,导致证券价格下降,陷于困境。由于通货膨胀使生产领域受到打击,生产性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普遍低落,而流通领域则存在过度的投机,工商业股票市场也因此处于不稳定和过度投机的状态。至于严重的通货膨胀,则会使社会公众失去对本位币的信心,人们大量抛出纸币,甚至会出现以物易物的排斥货币的现象。到了这种程度,一国的货币制度就会走向崩溃。

  三、通货膨胀对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

  通货膨胀发生时,如果收人不增加,许多以工资收入为生的人,实际生活水平下降,这必然引起人们的不满,从而导致社会的不安定;通货膨胀加剧腐败,加剧社会两极化和社会矛盾。

  当通货膨胀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时就出现负利率,负利率吞食了存款者的收入,而贷款者却可以“坐吃利差”。那些存款的城乡居民、领取固定收入的社会成员,尤其是那些失业者,在通货膨胀时期所受到的打击更严重,因而社会两极分化会加剧,社会矛盾尖锐。通货膨胀有损政府的声誉和权威。纸币是国家强制发行的价值符号,如果政府纸币发行过多,不能实现其价值,就会引起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在某些突发事件的影响下,就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抢购与挤兑。纸币是“经济选票”,与政治选票所不同的是,它不是对信任者投票。而是对不信任者投票。当相当部分居民不信任政府时,抢购和挤兑就难免发生。拉美的一些国家,就是因为过度的通货膨胀而引起社会动荡,导致政府下台的。

相关推荐: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一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二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三章

  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综合国际国内的一般经验,常见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紧缩的需求政策

  通货膨胀的一个基本原因在于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因此,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总需求的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紧缩总需求的政策包括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1.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直接从限制支出,减少需求等方面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概括地说就是增收节支、减少赤字。一般包括以下措施:

  ①减少政府支出。减少政府支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削减购买性支出,包括政府投资、行政事业费等;二是削减转移性支出,包括各种福利支出、财政补贴等。减少政府支出可以尽量消除财政赤字,控制总需求的膨胀,消除通货膨胀隐患。

  ②增加税收。增加税收可以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降低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以抑制总需求膨胀。同时,增加税收还可以增加政府收入,减少因财政赤字引起的货币发行。

  ③发行公债。政府发行公债后,可以利用“挤出效应”减少民间部门的投资和消费,抑制社会总需求。

  2.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供给量的无限制扩张是引起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因此,可以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减少社会需求,促使总需求与总供给趋向一致。紧缩性的货币

  政策主要有以下措施:

  ①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降低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从而达到紧缩信贷规模、削减投资支出、减少货币供给量的目的。

  ②提高再贴现率。提高再贴现率不仅可以抑制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贷款需求,还可以增加商业银行借款成本,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和贴现率,结果企业因贷款成本增加而减少投资,货币供给量也随之减少。提高再贴现率还可以影响公众的预期,达到鼓励增加储蓄、减缓通货膨胀压力的作用。

  ③公开市场卖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经常使用的一种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一种政策工具。在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一般会在公开市场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出售政府债券,回笼货币,从而达到紧缩信用、减少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④直接提高利率。利率的提高会增加信贷资金的使用成本,降低借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同时,利率的提高还可以吸收增加储蓄存款,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二)积极的供给政策

  通货膨胀通常表现为物价上涨,也就是与货币购买力相比的商品供给不足。因此,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可以积极运用刺激生产的方法增加供给来治理通货膨胀。倡导这种政策的学派被称为供给学派,其主要措施有:

  1.减税

  减税即降低边际税率(指增加的收入中必须向政府纳税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一方面,边际税率的降低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了商品供给;另一方面,它提高了储蓄和投资的积极性,增加资本存量。因而,减税可同时降低失业率和增加产量,从而彻底降低和消除由供给小于需求所造成的通货膨胀。

  2.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

  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是为了激发人们的竞争性和个人独创性,以促进生产的发展,增加有效供给。

  3.适当增加货币供给,发展生产

  适当增加货币供给会产生积极的供给效应。适当增加货币供给会降低利率,从而增加投资,提高产量,导致总供曲线向右移动,使价格水平下降,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4.精简规章制度

  精简规章制度就是给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松绑,减少政府对企业活动的限制,让企业在市场经济原则下更好地扩大商品供给。

  (三)从严的收入政策

  确切地说,收入政策应被称为“工资一价格政策”。收人政策主要针对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通过对工资和物价上涨进行直接干预来降低通货膨胀。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收入政策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1.工资一物价指导线

  政府根据长期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来确定工资和物价的增长标准,并要求各部门将工资一物价的增长控制在这一标准之内。工资一物价指导线是政府估计的货币收入的最大增长限度,每个部门的工资增长率均不得超过这个指导线。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整个经济中每单

  位产量的劳动成本的稳定,因而预定的货币收入增长就会使物价总水平保持不变。20世纪60年代,美国肯尼迪政府和约翰逊政府都相继实行这种政策,但是由于指导线政策以自愿性为原则,仅能进行“说服”,而不能以法律强制实行,所以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2.以税收为基础的收人政策

  政府规定一个恰当的物价和工资增长率,然后运用税收的方式来处罚物价和工资超过恰当增长度的企业和个人。如果工资和物价的增长保持在规定的幅度内,政府就以减少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作为奖励。这种形式的收入政策仅仅以最一般的形式被尝试过。例如,在1977一1978年问,英国工党政府曾经许诺,如果全国的工资适度增长,政府将降低所得税。澳大利亚也于1967―1968年间实行过这一政策。

  3.工资一价格管制及冻结

  政府颁布法令强行规定工资、物价的上涨幅度,甚至在某些时候暂时将工资和物价加以冻结。这种严厉的管制措施一般在战争时期较为常见,但当通货膨胀非常严重、难以对付时,和平时期的政府也可能求助于它。美国在197l一1974年间就曾实行过工资―价格管制,特别是在1971年,尼克松政府还实行过3个月的工资一价格冻结。

  (四)其他治理措施

  为治理通货膨胀,在一些国家还采取了收入指数化、币制改革等政策措施。

  1.收人指数化

  鉴于通货膨胀现象的普遍性,而遏制通货膨胀又是如此困难,弗里德曼等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种旨在与通货膨胀“和平共处”的适应性政策――收入指数化政策。收入指数化政策是指将工资、利息等各种名义收入部分地或全部地与物价指数相联系,使其自动随物价指数的升降而升降。显然,收入指数化政策只能减轻通货膨胀给收入阶层带来的损失,但不能消除通货膨胀本身。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数发达国家都较为普遍地采用了收人指数化政策,尤其是工资指数化政策。实行这种政策的好处在于:第一,指数化政策可以缓解通货膨胀造成的收入再分配不公平的现象,从而消除许多不必要的扭曲。第二,指数化条款加重了作为净债务人的政府的还本付息负担,从而减少了政府从通货膨胀中获得的好处。由此可见,政府实行通货膨胀性政策的动机并不强烈。第三,当政府的紧缩性政策使得实际通货膨胀率低于签订劳动合同时的预期通货膨胀率时,指数化条款会使名义工资相应地下降,从而避免因实际工资上升而造成的失业增加。

  2.币制改革

  为治理通货膨胀而进行的币制改革,是指政府下令废除旧币,发行新币,变更钞票面值,对货币流通秩序采取一系列强硬的保障性措施等。进行币制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社会公众对本位币的信心,从而使银行信用得以恢复,存款增加,货币能够重新发挥正常的作用。它一般是针对恶性通货膨胀而采取的措施,当物价上涨已经显示出不可抑制的状态,货币制度和银行体系濒临崩溃时,政府会被迫进行币制改革。历史上,许多国家都曾实行过这种改革,但这种措施对社会震动较大,须谨慎从事。

相关推荐: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一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二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三章

  我国的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了四次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和一次非典型性通货膨胀。下面仅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几次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采取的对策及其效果进行介绍。

  一、1993―1996年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国民经济走出低谷。“八五”期间,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基金增长过快,通货膨胀问题又接踵而至。1992年以后,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的“双高”现象,标志着我国又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循环的高涨阶段;20%左右的物价上涨率,表明了此时社会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是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

  这一阶段通货膨胀的成因很复杂,有过度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引致的财政赤字、信用膨胀问题,即“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有国家调整物价结构、提高农产品物价而引致物价总水平上升,即“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有我国长期未得到解决的经济结构问题,瓶颈产业的短线产品物价上涨而引致的物价总水平上升,即“结构型通货膨胀”;还有我国国际收支连年顺差,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而引致的中央银行货币供给增加,即“输人型通货膨胀”。国家采取“适度从紧”_的财政、货币政策,于1996年基本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

  二、2007―2008年

  2007~2008年的物价持续上涨被称为非典型性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此次持续近一年的物价上涨结构性明显,持续时间不长,且成因也是多方面的。2006年全年我国CPI的上涨率为1?5%。2007年1月的CPI上涨率为2.2%,但自2007年年中以来,CPI出现持续上涨的趋势,2007年5月的CPI上涨率为3.4%,6月的CPI上涨率为4.4%,自此每月攀升.到2008年2月达到此次通货膨胀的高点8.7%,自此开始回落至12月的1.2%。本轮物价上涨的结构性特征十分明显。价格上涨主要集中在农产品特别是肉类,并传导到食品类产品上。2007年末到2008年年中,基础原材料和能源产品价格也开始持续大幅度上涨。2008年一季度,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8%。然而,非食品价格上涨一直处于可控的范围内。同期非食品价格上涨率为1.8%。由此判断,2007--2008年我国经济中出现的物价上涨并不能算作是严格意义上的通货膨胀。我国官方对此称之为结构性通货膨胀,也是将控制物价上涨的目标定位为,防止由结构性通货膨胀演变为普遍的通货膨胀。

  2007--2008年物价上涨原因有多方面:

  ①供需失衡,比如食品行业,这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胀;

  ②成本拉动比如原油铁矿等国际价格上升,国内某些行业的价格上涨;

  ③国内投资过热,大量流动性资本流向楼市股市,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胀压力加大;

  ④国内突发事故灾难,如雪灾、地震等造成短期物价反弹压力;

  ⑤对外贸易失衡,巨额顺差的长期存在,外汇占款过多,人民币投放多;

  ⑥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得大量国际资本流人国内。治理措施表现在:2007--2008年初,中央银行采取连续1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多次加息、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等从紧货币政策,同时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税收手段的运用,还有对房地产和股市的调控等。

  三、2009--2010年

  伴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回升向好,中国的CPI在2009年年末也开始由负转正,而且在2010年呈现出逐月逐季加快的趋势。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3%。从具体指标来看,2010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9?8%,一改之前逐季下滑态势。但是2010年12月份CPI上涨4.6%,虽较11月份的5.l%有所回落,但是仍高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4.2%一4.3%的水平,预示未来物价上涨压力仍较大。2010年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10年12月4.6%的CPI相比于11月已经有了明显下降,显示出政策措施在调控物价方面的努力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全年CPI数字却超过政府之前确定的3%的水平,显示出通胀压力依旧居高不下。

  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的原因是复杂的:

  ①货币超发是推动物价上涨的最根本因素。2010年物价上涨,反映了“适度宽松”货币供应量造成的流动性过剩滞后影响的显现。过去两年,我国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超过17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达到7l万亿元,为当年度现价GDP规模的182%,为同期美国M规模88 535亿美元的124%,成为全球货币供应量第一大国。

  ②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重要农产品和关键生产或生活用品的价格上涨。在食品中,生鲜食品的价格上涨成为推动食品价格总涨幅达到7.2%的主因,居住类价格如水、电、气、油等快速上升是我国当前结构性通胀另一个重要表现。2010年我国居住类价格上涨达到4.5%,为CPI达到3.2%提供了22%的支撑。

  ③成本推进性物价上涨是引发全面通胀风险的主要因素。2010年第四季度,我国重要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价格持续快速上涨。涨幅达到10%以上,我国目前的成本推进性通胀的主要诱发原因来自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也即输人性通胀的延伸影响。

  ④共同理性预期的形成放大通货膨胀效应。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不同,社会公众对物价上涨的感知在2010年第一季度成为社会共同的对通货膨胀的理性预期。至第四季度,有73.9%的受访者表示“物价过高,难以接受”,而且持物价持续上涨预期的比例达到61.4%。随着CPI的快速走高,我国对通货膨胀的共同理性预期开始形成。

  通货膨胀预期管理是2010年第三季度以来的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中央银行在《2010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提出,未来“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较大,仍需加强通胀预期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政策措施主要在两方面:一是自201 O年第三季度起,我国货币政策开始转向,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提高利率等政策工具,逐步把货币供应量增速回落到合理水平,同时要控制新增贷款规模。二是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对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引导并提升社会各界对通胀形势的“正常变化”、“可承受水平之内的变化”、或者“恶化”的判断能力,推动社会形成正确的“通胀心理预期”。

相关推荐: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一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二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三章

  通货紧缩的含义与标志

  (一)通货紧缩的含义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影响现代经济发展的两大难题。对于前者,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于后者,我们还比较陌生。1997年以来,国外一些权威机构和人士不断发出“全球通货紧缩”的警告,并指出今后“威胁全球经济的不再是通货膨胀,而是通货紧缩”。因此,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和深入研究通货紧缩问题。

  通货紧缩是一种宏观经济现象,其含义与通货膨胀相反,是指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普遍持续下跌,表明单位货币所代表的商品价值在增加,货币在不断地升值。

  由于引起通货紧缩的原因不同,通货紧缩还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减少或货币供应量的增幅滞后于生产的增幅,致使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从而出现物价总水平的下降。此种通货紧缩出现时,市场银根趋紧,货币流通速度减慢,最终引起经济增长率下降。广义的通货紧缩除包括货币因素外,还包括许多非货币因素,如生产能力过剩,有效需求不足,资产泡沫破坏,新技术的普及和市场开放度的不断加快等,使商品和劳务价格下降的压力不断增大,从而可能形成物价的普遍持续下跌。

  判断某个时期的物价下降是否是通货紧缩,一要看通货膨胀率是否由正变负;二要看这种下降是否持续了一定的时限。在国外,有的认为以一年为界,有的认为以半年为界。

  关于通货紧缩的含义,我国目前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指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另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并伴随经济衰退;第三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因而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一是物价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不断下降;二是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三是经济全面衰退。以上三种观点,尤其是后面两种说法,只是揭示了通货紧缩的程度与后果,但我们不能倒果为因,把经济是否下滑或衰退作为判断通货紧缩是否存在的标准,更不能把通货紧缩当作经济衰退的唯一原因。

  (二)通货紧缩的标志

  从通货紧缩的含义可以看出,通货紧缩的基本标志应当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但由于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有一定时限(一年或半年以上),且通货紧缩还有轻度、中度和重度之分,因此,通货紧缩的标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

  第一,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这是通货紧缩的基本标志。这里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发生在1929―1933年美国的经济危机期间,严重的通货紧缩与经济大萧条相伴随。危机期间,美国股市暴跌了85%,消费价格指数下降近25%,农副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下降45%,企业投资下降85%,工业生产下降47%,国民生产总值下降约30%,货币供应量年均递减10%。大批工厂、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居民收入锐减。严重的通货紧缩使美国经济遭受沉重打击。

  第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物价在低位徘徊,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逐年上升,货币供应量增长缓慢。因此,许多老师认为日本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通货紧缩。

  在一定时期内,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跌可能与货币供应量(M2)适度增长并存,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一要把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做对比,看二者的增长幅度是否相适应,如果货币供应量增长率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率,就是通货紧缩的标志。二要观察货币供应量层次结构,分析货币供应的流动性(M1/M2)是否在下降。如果货币供应的流动性持续下降,这属于结构性的通货紧缩。三是要研究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分析货币流量的变化情况。如果现金和存款货币的流通速度持续下降,从而引起货币流量逐年萎缩,同样是通货紧缩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三,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通货紧缩虽然不是经济衰退的唯一原因,但是,通货紧缩对经济增长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的。通货紧缩使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得越来越便宜,但由于这种价格下降并非源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因此,势必减少企业和经营单位的收人;企业单位被迫压缩生产规模,又会导致员工失业;社会成员收入下降必然影响社会消费。消费减少又会加剧通货紧缩;由于通货紧缩,人们对经济前景看淡,反过来又影响投资;投资消费缩减最终会使社会经济陷入困境。

相关推荐: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一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二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三章

  通货紧缩的成因与危害

  一、通货紧缩的成因

  引发通货紧缩的原因较多,既有货币因素,又有非货币因素;既有生产方面的原因,又有管理方面的原因;既有国外的原因,也有国内的原因。根据近代世界各国发生通货紧缩的情况分析,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货币紧缩

  弗里德曼和舒瓦茨认为,美国1920一1921年出现的严重的通货紧缩完全是货币紧缩的结果。在1919年4月至1920年6月间,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曾经多次提高贴现率,先后从4%提高到7%。大萧条期间出现的通货紧缩也是同样的原因。当然,货币紧缩往往是货币政策从紧的结果。货币当局为追求价格稳定,中央银行往往把政策目标定为零通货膨胀;从而采取提高利率等手段减少货币供应量。这样政策效果可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治理了通货膨胀,引起了通货紧缩)。因此,不少学者认为,把货币政策目标定为零通货膨胀是非常危险的。

  2.资产泡沫破灭

  导致通货紧缩的另一个原因是资产泡沫破裂。在1986―1989年,日本的经济泡沫泛滥成灾,股票和房地产价格扶摇直上。但当1990年5月经济泡沫破灭之后,引起股市狂泻,汇率大跌,企业和银行大量倒闭。从此,日本经济陷入长期的通货紧缩困境。

  3.多种结构性因素

  不少经济学家把通货紧缩归结为多种结构性因素,主要包括:全球军费支出大量削减;大国的财政支出和赤字减少;中央银行继续同通货膨胀作斗争;科技进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信息技术强化了竞争,贸易壁垒被打破;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等。所有这些因素,形成了全球的生产力过剩和供给过剩,促使综合物价长期下跌。

  4.流动性陷阱

  凯恩斯把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并未造成利率的相应降低,而只是引起人们手持现金增加的现象叫“流动性陷阱”。在正常情况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引起债券价格上升,人们会用多余的现金购买资产,从而使利率下降。但是一旦当人们认为目前的证券价格过高,今后可能下跌,利率也太低,今后可能升高时,人们就会放弃购买证券而保持现金。如果此时货币当局再增加货币供应量,只会使人们手持现金增加(被流动性陷阱吸收),‘而不能使利率改变,货币政策将不起作用。货币供应量增加既然对利率没有影响,也就无法改变投资和消费,增加总需求。许多经济学家发现,日本经济明显地具有流动性陷阱的绝大多数经济特征。日本1999年三季度的隔夜拆借存款利率只有O.02%,10年期的政府债券收益率从1990年9月开始已经由8.7%下降为1.8%,而一些短期政府债券的收益率仅为0.055%。流动性陷阱的出现,使过量的现金转化为公众的手持现金或银行储备,并未使利率降低,不能刺激投资与消费增加,从而使经济萧条更趋严重。

  二、通货紧缩的危害

  长期以来,通货紧缩的危害往往被人们轻视,并认为它远远小于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威胁。然而,通货紧缩的历史教训和全球性通货紧缩的严峻现实迫使人们认识到,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危害。

  1.加速经济衰退

  通货紧缩导致的经济衰退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物价的持续、普遍下跌使得企业产品价格下跌,企业利润减少甚至亏损,这将严重打击生产者的积极性,使生产者减少生产甚至停产,结果社会的经济增长受到抑制。二是物价的持续、普遍下跌使实际利率升高,这将有利于债权人而损害债务人的利益。而社会上的债务人大多是生产者和投资者,债务负担的加重无疑会影响他们的生产与投资活动,从而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三是物价下跌引起的企业利润减少和生产积极性降低,将使失业率上升,实际就业率低于充分就业率,实际经济增长低于自然增长。

  2.导致社会财富缩水

  通货紧缩发生时,全社会总物价水平下降,企业的产品价格自然也跟着下降,企业的利润随之减少。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使得企业资产的市场价格也相应降低。而且,产品价格水平的下降使得单个企业的产品难以卖出,企业为了维持生产周转不得不增加负债,负债率的提高进一步使企业资产的价格下降。企业资产价格的下降意味着企业净值的下降和财富的减少,通货紧缩的条件下,供给的相对过剩必然会使众多劳动者失业,此时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将使工人的工资降低,个人财富减少。即使工资不降低,失业人数的增多也使社会居民总体的收入减少,导致社会个体的财富缩水。

  3.分配负面效应显现

  通货紧缩的分配效应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考察,即社会财富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分配以及社会财富在政府与企业、居民之间的分配。从总体而言,经济中的债务人一般为企业,而债权人一般为居民。因此,社会财富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分配也就是在居民和企业之间的分配。

  企业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由于产品价格的降低,使企业利润减少,而实际利率升高,使作为债务人的企业的收入又进一步向债权人转移,这又加重了企业的困难。为维持生计,企业只有选择筹集更多的债务来进行周转,这样企业的债务总量势必增加,其债务负担更加沉重,由此企业在财富再分配的过程中将处于更加恶劣的位置。如此循环往复,这种财富的分配效应不断得到加强。

  4.可能引发银行危机

  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有利于债权人而有损于债务人。通货紧缩使货币越来越昂贵。这实际上加重了借款人的债务负担,使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从而导致银行形成大量不良资产,甚至使银行倒闭,金融体系崩溃。因此,许多经济学家指出:“货币升值是引起一个国家所有经济问题的共同原因”。

相关推荐: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一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二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三章

  通货紧缩的治理

  一、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主张

  一国如果出现通货紧缩。当局应当如何解决呢?除少数经济学家相信经济的自我恢复能力外,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通过赤字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货币主义者建议采用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等手段振兴经济。

  1.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针对西方世界通货紧缩、经济萧条状况,凯恩斯主义提出了一套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和相应的扩张性财政金融政策,并力求通过国家干预来解决问题。这些政策主要有:①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增加货币供应量,压低利率,以刺激投资与消费;②赤字财政政策,即政府要用举债的办法发展经济,扩大有效需求。不过,凯恩斯认为应以财政政策为主,以货币政策为辅。其理由是货币政策有局限性,存在流动性陷阱。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是刺激经济增长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对付因通货紧缩带来的经济萧条、失业增加十分有效。以美国为例,20世纪30年代中期失业率最高曾达到24.9%,1942年实行凯恩斯主义的膨胀性经济政策后,当年政府开支比上年增长了1倍,而失业率则从上年的9.9%下降到4.7%。此后30年间,美国经济一直保持平衡增长的势头,失业率也基本在4%左右徘徊。于是,许多凯恩斯主义者把这段岁月称为“凯恩斯时代”。凯恩斯本人也被尊为“战后繁荣之父”。

  2.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

  货币主义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在批判凯恩斯主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凯恩斯主义的衰落过程,就是货币主义的兴盛时期。货币主义在猛烈抨击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与政策主张的向时,提出了坚持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和货币政策最重要的经济思想,提出以稳定货币,反对通货膨胀为中心的政策主张。由于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是以稳定通货,反对通货膨胀为前提条件的,是以经济自由化和反对政府干预为思想基础的,因此,似乎看不出货币主义在反通货紧缩中有何作为。但仔细分析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有两点值得重视:其一,认为货币数量是经济中唯一起支配作用的经济变量,货币政策是一切经济政策中唯一重要的法宝;其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果没有相应的货币政策配合,就只能产生“排挤效应”,不可能产生“乘数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讲,货币主义实际上是主张通过扩大购买政府债券、降低存款准备率等手段扩大货币供应量,从而压低市场利率,配合扩张性财政政策达到刺激消费与投资、振兴经济之目的。因而绝不能认为货币政策对付通货紧缩无能为力。

  二、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措施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两种方法。减税涉及税法和税收制度的改变,不是一种经常性的调控手段,但在对付较严重的通货紧缩时也会被采用。财政支出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增加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同时,增加财政支出还可能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政府既可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加强技术改造投资,以扩大投资需求,又可通过增发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及退休人员的工资,以扩大消费需求;既要适度扩大财政支出的总量,又要注重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既要增加中央政府投资,又要鼓励和带动地方和民间投资;既要坚持立足内需为主,又要千方百计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扩大外需;既要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又要解决供给刚性和产业结构问题。

  当然,增加财政支出只是弥补总需求缺口的临时性应急措施:一方面,政府举债能力有限,在国民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时,财政支出虽可以扩大,但社会闲置资源毕竟有限,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也要适度,否则财政赤字会超过承受能力引发通货膨胀;另一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有限。如果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有利可图的机会,那么用赤字财政政策来对付通货紧缩,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长期扩大低效率和无效率的投资,会导致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并存。

  2.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有多种方式,如扩大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投放、增加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适当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等。适当增加货币供应,促进信用的进一步扩张,从而使货币供应量与经济正常增长对货币的客观需求基本平衡。在保持币值稳定的基础上,对经济增长所必需的货币给予足够供应。货币政策的重点是:一是以间接调控为主;二是调控货币总量与调节货币层次相结合;三是在需求管理的同时兼顾供给管理;四是寻找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的结合点。

  3.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无论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还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其作用都是有限的,因为作为需求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它们的着眼点都是短期的。对于因生产能力过剩等长期因素造成的通货紧缩,短期性的需求管理政策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供需矛盾突出时,供需矛盾的背后往往存在结构性的矛盾。因此,要治理通货紧缩,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主要是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对于生产过剩的部门或行业要控制其生产,减少产量。同时,对其他新兴行业或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应采取措施鼓励其发展,以增加就业机会,增强社会购买力。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也是在中长期内治理通货紧缩的有效手段。在生产能力过剩时,很多行业会出现恶性市场竞争,为了争夺市场,价格战会不断出现,行业利润率不断下降。如果价格战能在较短的时间里使一些企业退出市场,或者在行业内部出现较大范围的兼并与重组,即产业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则在调整后的产业组织结构中,恶性市场竞争会被有效制止,因恶性竞争带来的物价水平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也就有可能避免。

  4.其他措施

  除了以上措施外,对工资和物价的管制政策也是治理通货紧缩的手段之一。比如,可以在通货紧缩时期制定工资增长计划或限制价格下降,这与通货膨胀时期的工资一物价指导线措施的作用方向是相反的,但作用原理是相同的。此外,通过对股票市场的干预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股票市场呈现牛市走势,就有利于形成乐观的未来预期,同时股票价格的上升使居民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上升,产生财富增加效应,也有利于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

相关推荐: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一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二章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三章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