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编辑推荐:2015年医师资格考试备考全攻略
最直接联系核苷酸合成与糖代谢物质:5-磷酸核糖。 46.嘧啶合成原料:天冬氨酸、谷氨酰胺、CO2。 从头合成:首先合成UMP。 补救合成:主要酶是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 嘧啶环中2个N来自天冬氨酸、氨甲酰磷酸。 胸腺嘧啶在体内合成时甲基来自N5,N10甲烯四氢叶酸。 尿、胞嘧啶→丙氨酸。胸腺嘧啶→β-氨基异丁酸。 47.甲氨蝶呤治疗白血病: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别嘌呤醇治疗痛风:抑制黄嘌呤氧化酶。 阿糖胞苷抗肿瘤:抑制CDP还原成dCDP。 抑制UTP→CTP:氮杂丝氨酸,类似谷氨酰胺。 抑制dUMP→dTMP:5FU、甲氨蝶呤、氮杂丝氨酸。 6MP、5FU是碱基T的类似物。 48.肝是最重要物质代谢中心和枢纽。 脑是耗能最大的主要器官。 肾是除肝外可进行糖异生和生成酮体的器官。 胞液中:糖酵解,糖异生,糖原合成,磷酸戊糖途径,脂酸合成。 线粒体中:脂酸β氧化,氧化磷酸化,呼吸链,三羧酸循环。 胞液+线粒体中:尿素、血红素合成。 合成磷脂时除消耗ATP还消耗CTP。 糖原合成时形成活化的葡萄糖时消耗UTP。 形成3'5‘环化鸟苷酸时需要GTP。 49.中心法则:=DNA〓RNA→蛋白质。复制,转录,逆转录,翻译。 DNA复制:半保留复制,碱基互补、方向相反,5’→3‘。 原料:dNTP。酶:DNA聚合酶。模板:DNA母链。引物:RNA片段,提供3'-OH末端。 原核生物DNA-pol:Ⅰ:校读、切除RNA引物、切除突变片段、填补空隙;Ⅱ:应急状态修复;Ⅲ:真正催化延长。均有3’→5‘外切酶活性(校对功能)、5’→3‘聚合活性,只有Ⅰ有5’→3‘外切酶活性。 真核生物DNA-pol:α:引物酶活性;β:低保真度复制;γ:线粒体DNA复制;δ:解螺旋酶活性,延长子链的主要酶;ε:DNA紫外线损伤主要修复酶。 参与原核生物复制起始的酶:DnaA:辨认起始点;DnaB:解螺旋酶;DnaC:协同DnaB;DnaG:引物酶;SSB:稳定;拓扑异构酶:拓扑构象。 可催化3',5'-磷酸二酯键形成的酶:聚合酶,引物酶,反转录酶,DNA连接酶,拓扑酶。 端粒酶:RNA+蛋白质,特殊的逆转录酶。 逆转录病毒:鸡肉瘤病毒RSV、艾滋病病毒HIV。 50.突变:碱基错配(点突变)、碱基缺失、碱基插入、框移突变(缺失、插入可导致)、重排/重组。 修复:直接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SOS修复。 冈崎片段:由于随从链的复制与解链方向相反。处理:RNA酶、DNA-polⅠ、DNA连接酶。 由糖基化酶起始作用的损伤切除修复的酶:内切酶、外切酶、连接酶、聚合酶。 紫外线对DNA损伤是形成嘧啶二聚体。修复的酶:蛋白质UvrA、B、C、解链酶、DNA-polⅠ、连接酶。 着色性干皮病:DNA上TT二聚体的切除修复系统有缺陷。 51.转录:体系包括DNA模板、4种NTP、RNA聚合酶、某些蛋白质因子和必要的无机离子。 转录模板:模板链(Watson链)、编码链(Crick链)。 原核生物RNA-pol:5个亚基,α2决定转录基因类型,β形成磷酸二酯键(催化),β’开链,σ辨认起始点。ρ因子终止。 真核生物RNA-pol:Ⅰ:核仁,→45S-rRNA;Ⅱ:核浆,→hnRNA→mRNA;Ⅲ:核浆,→tRNA、5S-rRNA、snRNA。 mRNA的转录后加工:首尾修饰(5'-加帽、3'-加尾),mRNA剪接(剪除内含子、连接外显子)。内含子:被转录,不被翻译。外显子:被转录和翻译。 52.翻译:体系包括原料(20种氨基酸)、模板(mRNA)、适配器(tRNA)、装配机(核糖体)、其他(多种蛋白质因子、酶等)。 密码子有方向性、连续性、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密码子)、通用性、摆动性(第一位碱基I对应mRNA上可C、U、A)。 起始密码:AUG终止密码:UAA、UAG、UGA无遗传密码的:羟脯氨酸、羟赖氨酸只有1个密码的:甲硫氨酸、色氨酸密码与起始密码相同的:甲硫氨酸氨基酸活化方式:生成氨基酰-tRNA。 肽链的合成:起始→延长(进位、成肽、转位)→终止。 53.四环素、土霉素:抑制氨基酰-tRNA与原核生物核糖体小亚基结合。 红霉素、氯霉素:与原核生物核糖体大亚基结合,抑制转肽酶。 链霉素:与原核生物核糖体小亚基结合,致读码错误。 放线菌酮作用于真核,嘌呤霉素、伊短菌素作用于真核+原核。 蓖麻蛋白作用于真核生物大亚基。 白喉毒素主要抑制哺乳动物蛋白质合成。 干扰素活化蛋白激酶而使起始因子eIF-2磷酸化,从而抑制病毒蛋白质合成,诱导产生寡核苷酸2'-5'A。 54.基因组:来自一个生物体的一整套遗传物质。 基因表达:转录和翻译。并非都产生蛋白质。有时间特异性和空间特异性。 基因表达方式:基本表达(组成性表达)、诱导/阻遏。 管家基因:一个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较少受环境影响,只受启动程序或启动子与RNA-pol作用的影响。 可诱导或可阻遏基因: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产物水平增高或降低,如DNA损伤时的修复酶基因、乳糖操纵子机制。 55.转录起始是基因表达的基本控制点。 原核基因表达调控:乳糖操纵子。 操纵子:原核生物绝大多数基因按功能相关性成簇地串联、密集在染色体上,共同组成一个转录单位。一个操纵子含有一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转录水平调节。 乳糖操纵子=3个结构基因Z、Y、A+操纵序列O+启动序列P+调节基因I+分解物基因激活蛋白CAP。 调节机制=阻遏蛋白负性调节+CAP正性调节。 P与RNA聚合酶结合。I编码阻遏蛋白,与O结合。 CAP结合位点可与DNA、cAMP结合,产生正性调节。 能与阻遏基因结合使操纵基因关闭:色氨酸;使其开放:乳糖。 辅阻遏蛋白可使阻遏蛋白变构并促进其与操纵基因结合。 56.真核基因组:不连续,大量重复序列,单顺反子。 原核基因组:连续,重复序列少,多顺反子。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顺式作用元件(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调节蛋白(反式作用因子影响另一基因表达,顺式作用因子影响自身基因的表达)。 启动子:转录起始点+功能组件(TATA盒、GC盒、CAAT盒),与RNA-pol稳定结合的一段DNA序列。 57.重组DNA技术的工具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特异序列,切割DNA,Ⅱ类识别序列呈回文结构)、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载体DNA拼接)、 DNA聚合酶Ⅰ、Klenow片段(cDNA第二链合成,双链DNA3'-末端标记)、反转录酶、多聚核苷酸激酶、末端转移酶、碱性磷酸酶。 目的基因:cDNA、基因组DNA。 基因载体:质粒DNA、噬菌体DNA、病毒DNA。 质粒:小型环状双链DNA分子,有自我复制能力,可携带抗药性基因,可含有克隆位点。 步骤:分→切→接→转→筛→表达。 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温度96℃,引物退火温度55℃,引物延伸温度72℃。 基因工程技术:分子杂交技术,DNA探针技术,质粒重组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DNA印迹技术(Southern),RNA印迹技术(Northern),蛋白质印迹技术(Western)。 58.癌基因:能编码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受体、细胞内生长信息传递分子,以及与生长有关的转录调节因子的基因。 原癌基因:广泛存在,高度保守性,无害必需,可致癌变。 病毒癌基因:存在于肿瘤病毒中,能使靶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抑癌基因:抑制细胞过度生长增殖从而遏制肿瘤形成。P53、Rb、P16、APC、DCC等。 fms、erbB、trk产物为生长因子受体。 59.第一信使:细胞间信息物质。第二信使: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Ca2+、1,4,5-三磷酸肌醇IP3、1,2-二酰甘油DAG、神经酰胺Cer。第三信使:细胞核内外。 细胞信息物质:神经递质、内分泌激素、局部化学介质、气体信号。 受体:膜受体、胞内受体。受体配体结合有高度专一性(取决于结合域的构象和活性基团)、高度亲和力、可饱和性、可逆性、特定作用模式。 G蛋白:鸟苷酸结合蛋白,偶联的受体是蛇型受体。 60.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 cAMP-蛋白激酶途径:激素+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AC→cAMP→蛋白激酶PKA→生物学效应。 Ca2+-磷脂依赖性蛋白激酶途径:激素+受体→G蛋白→磷脂酶PLC→DAG+IP3位于内质网(→Ca2+)→蛋白激酶PKC→生物学效应。激活的PKC能磷酸化的氨基酸残基是丝氨酸/苏氨酸。 cGMP-蛋白激酶途径:激素+受体→G蛋白→鸟苷酸环化酶GC→cGMP→蛋白激酶PKG→生物学效应。 酪氨酸蛋白激酶通路:受体型PTK-Ras-MAPK途径(细胞膜上)、JAK-STAT途径(胞质中)。 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类固醇激素、甲状腺素,转录水平影响。 61.G蛋白游离的α亚基GTP可激活腺苷酸环化酶。G蛋白结合GDP后可使α亚基与效应蛋白解离。 盐皮质激素能透过细胞膜并与细胞内受体结合。 胰岛素通过细胞膜受体发挥作用,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激活磷酸二酯酶。 磷酸二酯酶激活后直接引起cAMP浓度降低。 腺苷酸环化酶位于细胞膜;细胞内Ca+储存于内质网;性激素受体位于细胞核。 62.血液占体重8%。重要阳离子:Na+、K+、Ca2+、Mg2+;重要阴离子:Cl-、HCO3-、HPO42-。 血清蛋白电泳分离阳极→阴极(快→慢):清蛋白(最主要),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γ球蛋白由浆细胞合成,其他均由肝合成。 清蛋白可维持胶体渗透压(占总的75~80%),可结合运输脂肪酸、Ca2+、胆红素、磺胺。 63.血红蛋白=珠蛋白+血红素。 血红素合成:原料:甘氨酸、琥珀酰CoA、Fe2+。关键酶:ALA合酶,辅酶:磷酸吡哆醛。铅干扰其合成。 2,3-BPG是红细胞能量储存形式,调节血红蛋白运氧能力。糖醛酸途径为红细胞提供NADH。 肌肉能量储存形式:磷酸肌酸+糖原。脑组织中:磷酸肌酸。 64.肝的生物转化:最常见部位在微粒体。意义:解毒排毒。 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微粒体依赖的加单氧酶系最重要。 第二相反应:结合,葡糖醛酸结合反应最普遍。 65.胆汁:主要成分胆汁酸盐。胆汁酸合成部位:肝细胞微粒体和胞液。 初级胆汁酸:胆酸、鹅脱氧胆酸及其与甘氨酸、牛磺酸结合的产物。 次级胆汁酸:脱氧胆酸、石胆酸及其在肝中的结合产物。 游离型胆汁酸:胆酸、鹅脱氧胆酸、脱氧胆酸、石胆酸。 结合型胆汁酸:甘氨胆酸、牛磺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牛磺鹅脱氧胆酸。 66.血红素―血红素加氧酶→胆绿素―胆绿素还原酶→胆红素―还原→胆素原―氧化→胆素胆色素=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胆素。 胆素原=d-尿胆素原+中胆素原+粪胆素原。 胆素=d-尿胆素+i-尿胆素+粪胆素。 胆汁主要色素:胆红素。尿液主要色素:尿胆素。粪便主要色素:粪胆素。 尿液排出:尿胆素原+尿胆素。粪便排出:粪胆素原+粪胆素。 进行肠肝循环,经肠道被肠黏膜重吸收:胆素原。 胆红素血内运输形式:胆红素白蛋白;肝细胞存在形式:胆红素配体蛋白;肝脏排出形式: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 67.未结合(游离)胆红素:未与葡糖醛酸结合,与重氮试剂反应慢、间接阳性,水溶性小,脂溶性大,不能经肾随尿排出,对细胞膜通透性大,脑毒性大。 结合(直接)胆红素:与葡糖醛酸结合,与重氮试剂反应迅速、直接阳性,水溶性大,脂溶性小,能经肾随尿排出,对细胞膜通透性小,无脑毒性。 编辑推荐:2015年医师资格考试备考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