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清朝的康熙皇帝曾经认真学习西方各种科学技术,从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到解剖学、音乐、哲学,学得早也学得多,可惜多是坐而论道、禁中清谈。比如用了10年时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绘制的科学水平空前的《皇舆全览图》,就走在了世界前列。但这个重要成果长期被当做密件收藏于内府,社会上根本看不见,因而没有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任何作用。
这个例子是在上周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讲话中引用的事例。主席的小结很精彩,“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科学技术必须同社会发展相结合,学得再多,束之高阁,只是一种猎奇,只是一种雅兴,甚至当做奇技淫巧,那就不可能对现实社会产生作用。”是的,能用于大众,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应该是所有科研人员进行科技创新的终极目标。
科技创新成果能否让大众用起来,有个前提是科研成果要从实验室中走出来,顺利通过各种审批,并最终转化为产品。以往,由于很多机制、体制和利益的问题,完成这一过程困难重重。所幸,在此次院士大会上,如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成果转化,已经引起了国家领导以及院士们足够的重视,或许它的顺利解决就在不远的将来。
科技创新能否顺利转化到实际应用中,还有个更关键的前提――创新成果本身要有实用价值。相对于成果转化的体制问题大多需要管理层出面解决而言,这个问题不仅需要科研领军人物――院士们关注,还需要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每一名科研人员时刻铭记心头。毕竟,选准目标才能走对路。
一定要这样吗?不妨看看今年院士大会上几张来自医疗圈的新面孔,实用的创新成果是他们的“统一着装”。
施一公,结构生物学家,科研成果不仅清晰地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基于该研究的一项专利成果也已被转化为治疗癌症的新药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胡盛寿,心脏外科医生,开拓了“复合技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模式,令众多难治心脏病患者从中受益。
赫捷,胸部肿瘤外科医生,创造性地解决了大量疑难和高龄胸部肿瘤患者的外科治疗问题。
林东昕,肿瘤研究所研究员,揭示并阐明我国多种肿瘤的易感基因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遗传变异对肿瘤放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赵继宗,神经外科医生,用微创理念改进神经外科技术,并将其融入神经外科规范化进程中……
可见,只有真正能造福广大患者的科研成果才能成就人们眼中的医学大家。因此,科研之初定要想想这研究实用吗?
来源: 《健康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