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答案见尾页
【A1型题】
1.关于神经纤维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传导信息的功能 B.神经纤维主要指轴突而言
C.传导速度最慢的是B类纤维 D.传导速度最快的是I类或Aa类纤维
E.根据纤维直径和来源分为I、Ⅱ、Ⅲ和Ⅳ类
2. 关于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结构的完整性 B. 功能的完整性 C.单向传导
D.相对不疲劳性 E. 绝缘性
3.关于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下面哪项不正确
A.突触前膜兴奋后对Ca2+ 的通透性增加 B.前膜递质的释放通常是量子式释放
C.后膜的反应主要取决于递质的性质 D.后膜接受递质后即产生动作电位
E.突触后电位的本质是局部电位
4.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双向性传递 B.兴奋节律的改变 C.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D.可发生总和 E.有后放现象发生
5.神经细胞兴奋时,首先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A.树突 B.胞体 C.轴突 D.轴突始段 E.轴突末梢
6.关于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点,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主要通过化学递质 B.不需Ca2+ 参与 C.兴奋呈单向传递
D.有时间延搁 E.易受药物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7.兴奋性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相同点是
A.突触后膜去极化 B.都可向远端传导
C.都与突触后膜对Na+ 通透性增加有关 D.出现“全或无”式电位变化
E.递质使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改变的结果
8.EPSP是由于突触后膜对哪些离子的通透性增加而发生的
A.K+、Na+,尤其是K+ B.K+、Na+,尤其是Na+
C.K+、Na+、Cl-,尤其是Cl- D.Ca2+,K+、Cl-,尤其是K+
E.K+、Cl-,尤其是Cl-
9.IPSP是由于突触后膜对哪些离子的通透性增加而产生的
A.K+、Na+,尤其是K+ B.K+、Na+,尤其是Na+
C.Ca2+、K+、Cl-,尤其是K+ D.K+、Cl-,尤其是Cl-
E.Ca2+、Cl-,尤其是Ca2+
10.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膜引起递质释放,与下列哪项有关
A.Ca2+ 外流 B.K+ 外流 C.Na+ 内流
D.K+ 内流 E.Ca2+ 内流
11.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A.是局部去极化电位 B.具有全或无性质
C.是局部超极化电位 D.是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所致
E.是突触后膜Na+通透性增加所致
12.突触前抑制产生的重要结构基础是
A.轴突-胞体型突触 B.轴突-树突型突触
C.轴突-轴突型突触 D.胞体-树突型突触
E.胞体-胞体型突触
13.突触前抑制发生的原因是由于
A.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 B.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C.突触后膜超极化 D.突触前膜超极化
E.中间抑制性神经元兴奋结果
14.关于突触前抑制的论述,正确的是
A.突触前膜超极化 B.突触后膜超极化 C.突触前膜去极化
D.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E.潜伏期较短
15.关于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弥漫性投射到大脑皮层,无点对点关系 B.与皮层的各层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
C.不能单独激发皮层神经元放电 D.不能引起特定感觉
E.切断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动物仍保持清醒
16.非特异投射系统
A.由丘脑的感觉接替核弥散地向大脑皮层投射
B.向大脑皮层投射的区域狭窄,引起特定的感觉
C.受到破坏时,动物将出现角弓反张现象
D.受到破坏时,动物进入持久的昏睡状态
E.受到刺激时,动物脑电图呈同步化慢波
17.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B.协调肌紧张
C.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D.调节内脏功能
E.维持醒觉
18.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B.协调肌紧张
C.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D.调节内脏功能
E.维持睡眠状态
19.下列关于丘脑感觉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感觉的最高中枢 B.与大脑皮层的联系称为丘脑皮层投射
C.是所有感觉传人纤维的换元站 D.感觉接替核属非特异投射系统
E.特异投射系统可维持大脑的清醒状态
20.下列哪种感觉传人与丘脑感觉接替核无关
A.视、听觉 B.触、压觉 C.痛觉 D.嗅觉 E.温觉
21.下面哪项不是内脏痛的特点
A.缓慢持久 B. 定位清楚 C. 对切割剌激不敏感
D.常伴有牵涉痛 E. 可以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22.大脑皮层管理体表感觉的代表区位于
A.中央前回 B. 中央后回 C. 枕叶
D.边缘系统 E. 颞叶
23.关于皮层体表感觉区的下列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中央后回是全身体表感觉的重要投射区
B.第一体感区的传入具有交叉的关系
C.体表区的空间投射分布是倒置的,而头面部代表区的配布是正立的
D.投射区域的大小与不同体表部位感觉分辨能力的精细程度有关
E.第二体感区的投射分布也是倒置的
24.运动单位是指
A.一个运动神经元 B.一组具有相同功能的运动神经元群
C.一组可产生某一动作的肌肉群 D.一束肌纤维
E.由一个运动神经元及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
25.脊髓突然横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
A.暂时性增强 B.不变 C.暂时性减弱甚至消失
D.永久性消失 E.永久增强
26.下列关于牵张反射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
B.牵张反射是维持姿势的基本反射
C.牵张反射在抗重力肌表现最为明显
D.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
E.牵拉肌肉剌激了腱器官而引起牵张反射
27.肌牵张反射使
A.受牵拉的肌肉发生收缩 B.同一关节的协同肌发生抑制
C.同一关节的拮抗肌发生兴奋 D.其他关节的肌肉也同时发生收缩
E.伸肌和屈肌都收缩
28.快速叩击跟腱时,由于刺激了下列哪种结构而引起与该肌腱相连的肌肉发生收缩?
A.腱器官 B.肌梭 C.触-压觉感受器
D.痛觉感受器 E.皮肤感受器
29.腱反射具有下列哪项特点
A.是多突触反射 B.肌肉的收缩几乎是一次同步性的收缩
C.感受器为腱器官 D.可由重力作用引起
E.主要表现在屈肌上
30.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是
A.屈肌反射 B.对侧伸肌反射 C.腱反射
D.肌紧张反射 E.翻正反射
31.对肌紧张不正确的叙述为
A.是维持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活动
B.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
C.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调节是通过网状脊髓束实现的
D.脊休克时该反射的反射弧被破坏
E.属于牵张反射的一种
32.腱器官感受器
A.位于梭内肌的中间部 B.其兴奋时可引起α 神经元兴奋
C.梭外肌收缩时,其传入冲动减少 D.其兴奋时可抑制α 神经元兴奋
E.梭内肌收缩时,其传入冲动增加
33.骨骼肌牵张反射中,肌梭感受器的传人神经是
A.α 纤维 B.γ 纤维 C.Ia类纤维 D.Ib纤维 E.Ⅱ类纤维
34.肌梭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
A.梭外肌收缩 B.梭内肌紧张性降低 C.γ-纤维传出冲动减少
D.梭外肌受到牵拉 E.梭外肌松弛
35.脊髓前角α 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
A.梭外肌收缩 B.梭内肌收缩 C.梭外肌和梭内肌同时收缩
D.肌梭传人冲动增加 E.腱器官传人冲动减少
36.脊髓前角γ 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
A.梭外肌收缩 B.梭内肌收缩 C.肌梭传人冲动减少
D.梭外肌和梭内肌均收缩 E.腱器官传人冲动增加
37.肌梭的传人冲动增加时
A.兴奋同一肌肉的α 运动神经元 B.抑制同一肌肉的α 运动神经元
C.抑制同一肌肉的γ 运动神经元 D.对其它关节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
E.抑制闰绍细胞的活动
38.腱器官传人冲动增加时
A.对同一肌肉的α 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 B.使梭外肌收缩增强
C.对同一肌肉的α 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D.使梭内肌收缩增强
E.以上都不是
39.下面哪种反射不属于腱反射
A.膝反射 B.屈肌反射 C.跟腱反射
D.肱二头肌反射 E.肱三头肌反射
40.γ 运动神经元在牵张反射中的作用是
A.直接诱发梭外肌收缩 B.直接发动牵张反射
C.直接支配α 运动神经元 D.引起腱器官兴奋
E.使肌梭感受器处于敏感状态
41.关于牵张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 B.牵张反射的基本中枢位于脊髓
C.脊髓被横断后,牵张反射永远消失 D.牵张反射是维持姿势的基本反射
E.α 和γ 纤维是牵张反射的传出纤维
42.肢体皮肤受到伤害性剌激时会引起
A.屈肌反射 B.对侧屈肌反射 C.腱反射
D.肌紧张反射 E.翻正反射
43.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将出现
A.骨骼肌明显松弛 B.四肢痉挛性麻痹 C.呼吸停止
D.去大脑僵直现象 E.心跳停止
44.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的主要功能是
A.调节肌紧张 B.维持身体平衡 C.发动随意运动
D.完成牵张反射 E.协调机体的精细运动
45.下列关于新小脑(皮层小脑)受损后的症状,错误的是
A.静止性震颤 B.意向性震颤 C.动作协调障碍
D.肌张力减退 E.不能完成精巧动作
46.脊髓小脑(小脑前叶)的主要功能是
A.调节肌紧张 B.维持身体平衡 C.发动随意运动
D.完成牵张反射 E.协调机体的精细运动
47. 帕金森病(震颤麻痹)发病的主要原因是
A.皮层小脑损伤 B. 中脑黑质病变 C. 纹状体病变
D.脑内多巴胺增多 E. 苍白球病变
48.舞蹈病的主要原因是
A.前庭小脑损伤 B. 中脑黑质病变 C. 脑内多巴胺减少
D.脑内乙酰胆碱增多 E. 新纹状体内GABA能神经元变性
49.大脑皮层的运动区主要位于
A.中央前回 B.中央后回 C.枕叶皮质
D.颞叶皮质 E.岛叶皮质
50.有关锥体系,不正确的叙述为
A.支配对侧肢体肌肉运动 B.精细调节四肢远端肌肉活动
C.通过控制α 运动神经元的活动来发动运动 D.损伤时,出现Babinski征阳性
E.损伤后会引起萎缩性瘫痪
51.萎缩性瘫痪是由于
A.小脑后叶受损 B.下运动神经元受损 C.纹状体受损
D.黑质病变 E.中央前回运动区全部损伤
52.下列关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表现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肌紧张增强 B.腱反射亢进 C.肌萎缩明显
D.巴宾斯基征阳性 E.浅反射减弱或消失
53.下面哪种神经纤维不属于胆碱能纤维
A.全部副交感的节前纤维 B.所有的交感节前纤维
C.全部副交感的节后纤维 D.大部分交感节后纤维
E.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
54.M 型胆碱受体的阻断剂是
A.阿托品 B.箭毒 C.酚妥拉明 D.心得安 E.毒蕈硷
55.N 型胆碱受体的阻断剂是
A.阿托品 B.箭毒 C.酚妥拉明 D.心得安 E.菸碱
56.下列关于M 胆碱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胆碱受体的一种 B.可以与乙酰胆碱结合
C.可以与毒蕈碱结合 D.存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终板膜上
E.阿托品是M 受体的阻断剂
57.下列关于N 型胆碱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属于胆碱受体的一种 B.可以与乙酰胆碱结合
C.可以与毒蕈碱结合 D.箭毒是N受体阻断剂
E.存在于植物神经节的突触后膜上
58.α 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断剂是
A.阿托品 B.箭毒 C.酚妥拉明 D.心得安 E.心得宁
59.β 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断剂是
A.阿托品 B.箭毒 C.酚妥拉明 D.心得安 E.六烃季铵
60.下面哪种神经纤维属于肾上腺素能纤维
A.全部交感节前纤维 B.大部分交感节后纤维
C.小部分交感节后纤维 D.所有的副交感节后纤维
E.全部副交感节前纤维
61.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直接支配的器官是
A.甲状腺 B.性腺 C.肾上腺皮质 D.肾上腺髓质 E.汗腺
62.下列何种效应主要与胆碱 M 样作用有关
A.心脏活动加强 B.支气管痉挛 C.胃肠活动减弱
D.终板电位增大 E.瞳孔扩大
63.下列哪一项属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A.瞳孔扩大 B.糖原分解增加 C.逼尿肌收缩
D.骨骼肌血管舒张 E.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64.能促使汗腺分泌的植物性神经是
A.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N 受体 B.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M 受体
C.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α 受体 D.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M 受体
E.躯体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M 受体
65.交感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意义在于
A.促进消化 B.保存能量 C.加速排泄
D.生殖 E.应付环境急骤变化
66.下列哪一项生理活动的神经调节中枢不在延髓
A.肺牵张反射 B.呼吸运动 C.水平衡调节
D.血管运动 E.心脏活动
67.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A.具有较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B.具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C.具有第一信号系统 D.具有第一和第二两个信号系统
E.具有学习和记忆能力
68.下列关于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后天形成,数量无限 B.具有极大的易变性
C.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D.可脱离非条件反射独立形成
E.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就是学习记忆的过程
69.下丘脑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A.调节水平衡 B.管理摄食活动 C.调节内分泌活动
D.控制生物节律 E.控制躯体运动
70.下列条件反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强化 B.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形成的
C.数量有限 D.建立后可以发生消退
E.使机体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71.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引起
A.胃肠运动增强 B.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C.瞳孔开大肌收缩
D.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E.膀胱逼尿肌收缩
72.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引起
A.心率加快 B.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C.瞳孔开大肌收缩
D.胃肠运动减慢 E.糖原分解增加
73.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
A.要有适当的无关刺激 B.要有完整的大脑皮质
C.要有非条件刺激 D.非条件刺激出现在无关刺激之前
E.无关刺激与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结合
74.谈论梅子时引起唾液分泌属于
A.交感神经兴奋所致 B.副交感神经兴奋所致 C.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D.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E.非条件反射
参考答案
1. C 2. C 3. D 4. A 5. D 6. B 7. E 8. B 9. D 10.E
11.C 12.C 13.A 14.C 15.E 16.D 17.A 18.C 19.B 20.D
21.B 22.B 23.E 24.E 25.C 26.E 27.A 28.B 29.B 30.D
31.D 32.D 33.C 34.D 35.A 36.B 37.A 38.C 39.B 40.E
41.C 42.A 43.D 44.B 45.A 46.A 47.B 48.E 49.A 50.E
51.B 52.C 53.D 54.A 55.B 56.D 57.C 58.C 59.D 60.B
61.D 62.B 63.C 64.D 65.E 66.C 67.D 68.D 69.E 70.C
71.C 72.B 73.E 7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