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第一讲:(5)

|0·2010-04-01 09:56:23浏览0 收藏0

  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第一讲:(5)

  二、内容讲解

  (二十四)病毒的感染和免疫

  同学们应重点掌握:1.病毒的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

  2.病毒的感染类型:慢性感染、潜伏感染和慢发病毒感染

  3.致病机制(1)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2)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4.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1)抗病毒感染的免疫(2)干扰素的概念、抗病毒机制及应用(3)中和抗体的概念及作用机制

  1.病毒的传播方式: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类。

  (1)水平传播:是指病毒在人群中不同个体间的传播。主要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播、直接接触和性接触传播、虫媒传播和经输血注射传播等。

  (2)垂直传播:是指通过胎盘或产道,病毒直接由亲代传播给子代的方式,包括母-婴传播和父-子传播。常见导致垂直传播的病毒有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乙肝病毒、HIV、丙肝病毒等十余种。

  2.病毒的感染类型

  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隐形感染是指病毒进入机体后,虽然不引起临床症状,但可向外界散播病毒(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且可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即适应性免疫。按病毒在机体内滞留时间,分急性感染(包括潜伏期、发病期和康复或死亡)和持续性感染(感染后,病毒持续存在6个月至数年),后者又分为慢性感染、潜伏感染和慢发病毒感染。

  (1)慢性感染:指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并未完全清除,可持续存在于血液或组织中并不断排出体外或经输血,注射而传播给易感者。病程常达数月至数十年,患者症状轻微或无临床症状,如HBV、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

  (2)潜伏感染:是指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基因存在于组织或细胞内,但并不能产生感染性病毒,但在某些条件下可被激活而急性发作。病毒仅在临床出现间歇性急性发作时才能被检出,在非发作期,用一般常规方法不能分离出病毒。

  (3)慢发病毒感染:是指病毒感染后,经很长的潜伏期,达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以后出现慢性进行性疾病,最终常为致死性感染。如麻疹病毒引起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2010医师课程更新进度(3月29日)
         2010年医师资格考试三大变革
         2010医师考试报名及考试时间通知
         2010年临床执业医师现场审核汇总
         老师:如何通过2010卫生职称考试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