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低血糖高频考点:
一、糖尿病分型:
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指妊娠期间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型糖尿病:绝大多数T1DM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90%新诊断的T1DM患者血清中存在胰岛细胞抗体。
2型糖尿病:
1)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2)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
3)胰岛α细胞功能异常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分泌缺陷。
三、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mmol/L)
(1)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或
(2)空腹血糖≥7.0或
(3)OGTT2小时血糖≥11.1。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
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5.1mmol/L和(或)OGTT后1小时血≥10.0mmol/L和(或)OGTT后2小时血糖≥8.5mmol/L。
四、临床表现
1.最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
2.乏力、视力模糊、皮肤瘙痒等。
五、肾病分期
Ⅰ期-糖尿病初期,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超滤过是本期最突出的特征。
Ⅱ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尿白蛋白排泄率正常
Ⅲ期-早期肾病,尿微量白蛋白
Ⅳ期-临床肾病,尿白蛋白大于300,可伴有水肿、高血压
Ⅴ期-尿毒症
视网膜病变
Ⅰ期-微血管瘤、小出血点
Ⅱ期-硬性渗出
Ⅲ期-棉絮状软性渗出
Ⅳ期-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积血
Ⅴ期-纤维血管增殖,玻璃体机化
Ⅵ期-视网膜脱落、失明
六、神经系统并发症
(1)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的类型是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手足末端感觉异常、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
(3)自主神经病变:多影响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等。表现为胃排空延迟、腹泻、便秘、尿失禁、尿潴留、排汗异常、阳痿等。
七、口服降糖药物
1.磺酰脲类
主要作用: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适应证:单独应用于新诊断的T2DM患者、饮食和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病人。
不良反应:
①低血糖反应:最常见;
②体重增加;
③皮肤过敏反应;
④消化系统症状。
2.格列奈类
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主要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
适应证:较适合于T2DM早期餐后高血糖阶段或以餐后高血糖为主的老年患者。可单独或与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等联合使用。
不良反应:常见是低血糖和体重增加。
3.双胍类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肝葡萄糖输出,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而降低血糖。
适应证:
①作为T2DM治疗一线用药,可单用或联合其他药物;
②T1DM:与胰岛素联合应有可能减少胰岛素用量和血糖波动。
不良反应:
①消化道反应:是主要的副作用;
②皮肤过敏反应;
③乳酸性酸中毒:为最严重的副作用,但罕见;
④单独用药极少引起低血糖。
4.噻唑烷二酮类TZDs
作用:增加靶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
应用药物: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适应证:T2DM,尤其是肥胖、胰岛素抵抗明显者。
不良反应:体重增加和水肿是TZDs的常见副作用。
5.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
AGI能延迟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
常用药物: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适应证:适用于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者。不良反应:常见为胃肠道反应。
6.胰岛素
7.胰岛素治疗后空腹高血糖原因
(1)夜间胰岛素效应不足。
(2)Somogyi效应:即夜间曾有低血糖,导致体内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继而发生低血糖后反应性高血糖。
(3)黎明现象:即胰岛素拮抗激素的分泌高峰致清晨血糖升高。
报名参加第二次笔试的同学们通过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可以获得二试缴费时间、准考证打印时间以及成绩查询时间提醒哦!
以上内容就是环球网校分享的“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一年两试高频考点-糖尿病”,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
点击下方按钮,可免费下载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独家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