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2018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考点精华

环球网校·2017-12-26 09:55:25浏览64 收藏12
摘要   2018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备考已开始,环球网校搜集整理了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备考资料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2018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考点精华,希望对你的备考有帮助。更多考试资料请持续关注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

  2018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备考已开始,环球网校搜集整理了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备考资料“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2018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考点精华”,希望对你的备考有帮助。更多考试资料请持续关注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频道,我们会不定时更新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历年常考知识点汇总

  1.心血管内膜的损伤:心血管内皮细胞是一层分隔内皮下结缔组织和血液中凝血因子、血小板的单细胞薄膜,具有抗凝、抗血小板粘集的功能。但是当内皮细胞受损时,可合成willebrand因子,使血小板粘附于内皮下的胶原。由于内皮损伤,内皮下结缔组织内的基底膜胶原、原纤维性胶原、弹性蛋白都有强烈的促凝作用,导致血小板粘集形成血栓。

  2.血管状态改变:当血流缓慢,血流停滞,漩涡形成时,破坏了正常的血流状态。正常时,血流的轴流由红细胞和白细胞构成,外层是血小板,最外围边流是一层血浆,将血小板和内膜分离开。当血流缓慢,停滞成漩涡形成时,血小板与内皮细胞接触机会增加,此时内皮细胞由于缺氧常发生变性坏死,局部的凝血因子、凝血酶浓度增高,可导致血栓形成。由于静脉血流缓慢,并有漩涡,容易受压,静脉血栓形成多于动脉,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内血栓形成,心肌梗死时附壁血栓形成,动脉瘤内血栓形成等均与血流状态的改变有关。

  3.血液凝固性增加:又称为血液的高凝状态,是指血液比正常容易发生凝固的状态,常见于DIC,DIC基本病理变化是在微循环内有广泛的纤维素性血栓形成,累及肺、肾、肝、脑及肾小腺等器官,引起广泛性坏死和出血。

  上述三种血栓形成条件,在临床病例中,往往同时存在,共同作用。

  编辑推荐: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重点考点及复习方法

  2017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汇总

  以上就是环球网校为您整理的: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