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4、 自我意识的心理教育:
自我意识的心理教育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知、情、意方面的内容。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自我教育,其价值取向是个人本位,尊重个性,自我发展,自我奋斗。东方文化背景下的自我教育,其价值取向是群体本位,尊重权威,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我国在文化大革命以前,强调了群体的利益,压抑了人的确正常需要,人格遭到了扭曲。文化大革命中,人格的扭曲达到了极点。文化大革命后,强调了个性的解放,强调了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但过多地夸大了自我,甚至于发展到以我为中心,忽视了自我约束,忽视了群体利益。因此,今天的自我教育:应该取其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不断地修身养性。既提倡个性解放,个人奋斗,自我表现,自我实现;又崇尚尊重群体,尊重他人,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当的对象进行比较,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既不自我膨胀,也不能自我萎缩;不断进行艰苦的自我锻炼,保持正常的自我展示和恰当的自我归因,努力缩小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之间的差距,使之健康地成长。
总之,我们应该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与其他各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好青春期卫生课、心理健康辅导课,开展心理咨询,搞好心理训练,以预防和发展为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三)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许多人在谈到健康时,常常会认为它只上指身体的强健和没有疾商。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48年有成立宣言中就明确指出:“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一个人必须具备健就的身体和健全的个性,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健康。
心理健康是人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作为一个老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习,掌握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做一个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学生。有的学生离开家就感到害怕;见了生人就脸红,不敢说话;遭受一点挫折就承受不了;每天一到学校就感到紧张、不自在,见到某些老师就感到害怕;一写作业就心烦,一考试就心慌……这些现象都是适应水平偏低的表现。
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磁系。心理学家潘菽说过:“我们因注得身体的健康,故研究生理卫生;我们若要使心理得到健全的发展,就必须注意心理卫生。”过去的心理卫生工作过多地集中在在个体心理不健康的一面,而对人的心理健康一面关心不够,特别是对如何管理人的适应能力缺乏应有的重视,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现实意义我归纳为以下几点:
1、有助于提高自我调节的水平,增强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克服消极的心理状态,促进个性的健全发展。
2、有助于学生改善家庭关系状况,增进团体内部的凝聚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3、有助于提高人们承受压力、耐受挫折的能力,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性。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必须是各项心理功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并能在自主性的活动中充分满足自己的各样心理需要。例如,我班的学生孙源、张雪娜、刘畅上进心很强,活泼健康,有个性,各方面能力较强,主动、自信,从初一到初三一直在进步,得到各科任老师的好评。
实际上,学业成就不仅与智力水平有关,而且同非智力因素有关。如稳定的情绪,浓厚的学习兴趣、高涨的学习热情,顽强的毅力等。当前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之一有厌学。我们初三年级各个班都有一些厌学的学生,还有少数学生有考试焦虑症等。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学生学习成绩有提高就是一名空话。可见,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为班主任肩负着教书和育人的重任,与学生接触最多,我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加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做一个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