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下面以积木角的活动为例,具体来看控制环境的全过程。(按照活动开展的程序进行控制)
(一)诱导幼儿进入活动
1.教师要善于对幼儿进行观察。有意识地针对幼儿的情况来诱导。
2.教师用言语或行动亲自或通过幼儿、他人来诱导。
(二)帮助幼儿展开活动
积木活动是幼儿与物体相互作用为主的活动,幼儿通过操作积木,自由地组合积木,认识形状、发展空间知觉,同时也在与同伴一起搭建积木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社会行为。教师的指导是以间接的方式为主。
1.观察
不同阶段的指导不同,因此首先要仔细观察幼儿搭建积木发展到什么阶段。
2.针对性地指导,因人施教,方式各异
不会玩的幼儿,教师应作为支持者介入进去,一旦幼儿自己动手了,教师就可以退为旁观者,不时鼓励一下,并在合适时离开,让幼儿自己玩。当然,后续的关照是一直需要的. 对自主玩的幼儿,教师主要是观察,同时考虑如何扩展和提高幼儿的水平,但这必须是在幼儿需要时,而不要轻易地去指挥、干涉。
4.提供辅助玩具、图书资料等,间接地丰富积木活动
要引导幼儿进一步发展,教师不直接地指指画画,而可提供辅助玩具.
(三)帮助幼儿解决困难、纷争或情绪问题
教师观察幼儿搭建积木的过程中,会发现有的幼儿碰到困难,如搭桥总垮下来,塔尖总放不上去,一放就碰倒塔身等。对幼儿来说要解决这些困难是很大的挑战。但教师什么时候、怎样伸出援助之手呢?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能凭借教师的观察和对幼儿的了解,灵活机智地处理。如果幼儿还没有气馁的样子,就让他再试下去,等幼儿要求帮助时再支援;如果幼儿气馁了、生气了,教师可给予精神鼓励,教师可以在最后合作一下,让幼儿成功,并与幼儿共享成功的喜悦。
积木活动中幼儿的纷争是难免的,为争积木或谁撞倒了别人搭起的积木等,都会吵起来。纷争是幼儿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如果纷争发生了,教师应将之视为活动的一部分,视为幼儿的一种学习。教师控制纷争不是就事论事。教师必须在创设环境时就考虑到如何防止幼儿冲突的产生。在活动过程中如果发生了纷争,教师当然要坚决地执行事先所制定的规则,但这决不是代替幼儿解决问题,而是让幼儿实际地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利用,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协商、对话、轮流等是好办法,互不相让最后谁也玩不成。这些常识对于幼儿社会性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保持幼儿在整个搭建积木活动中的积极性,保持情绪愉快是教师控制活动时最重要的事情。前述的教师指导方式都有利于营造环境的情绪氛围。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个别情绪急躁、激烈或内向、孤僻的幼儿,帮助前者在积木活动中放松情绪,保持平静,减少纷争,帮助后者增强信心,从独自玩逐步过渡到和小朋友一起搭建积木。
(四)帮助幼儿结束活动
积木活动结束时,一是要组织好积木的收拾整理;二是教师要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总结,画龙点睛似地为幼儿提升经验,并直接地表述对幼儿的评价,同时也让幼儿相互评价、自我评价。成功的总结应当让每个参加活动的幼儿都感到自己在进步,都充满信心,而且以后的积木活动能玩出新的水平。
三、调整环境
环境不是凝固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着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的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经常调整环境,使它保持适合幼儿发展的最佳状态,是教师的重要作用。总之,教师要对环境与幼儿的相互作用保持高度的敏感,最好每一天,甚至每次活动后都重新审视一下环境,及时地通过调整来保持环境的发展性、教育性,这样,环境才不会静止在一个水平上,才能与幼儿的发展保持动态的平衡。一个一劳永逸的环境是不应存在的。
准备环境、控制环境、调整环境,这就是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是环境的命脉,环境中的物质材料、人际因素、以及它们与幼儿的关系和相互作用都是由教师来调控的,幼儿在环境中的活动也是由教师直接或间接引导的,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幼儿在环境中的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
课后作业:
1. 演练本讲题目。
2. 重点记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重点题目。
3. 阅读本章教材中的举例并进行思考。
4. 利用循环记忆法复习已经学过的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