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教师资格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心理学基础知识

环球网校·2016-07-12 08:52:52浏览538 收藏53
摘要   【摘要】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相关心理学基础知识考点整理可详见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整理的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心理学基础知识。喜欢点击
  【摘要】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相关心理学基础知识考点整理可详见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整理的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心理学基础知识。喜欢点击↑↑↑收藏此文。

  点击查看: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第二章学生指导小节知识点汇总

  高频考点提要

  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4.个性心理:需要、动机、兴趣、能力、性格、气质、人格。

  高频考点速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结构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其中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注意是伴随着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的心理状态。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二、认知过程

  (一)感觉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通常,感受性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

  (1)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是指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2)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

  两个同类的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的差异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差异。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在感觉上,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3.感觉的特性

  感觉的特性指的是感觉的相互作用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象三种特性;二是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的相互补偿和联觉两种特性。

  (1)感觉适应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视觉的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现象。如人们从阳光照射的室外走入电影院,或在夜晚由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都发生暗适应现象。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现象。如当从电影院出来时,开始觉得光线耀眼,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状态。

  (2)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

  ①同时对比

  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同时对比。

  如明暗相邻的边界上,看起来亮处更亮,暗处更暗了(即马赫带现象),这是明度的对比;又如,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这是彩色对比现象。

  ②继时对比

  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继时对比。如吃完苦药以后再吃糖觉得糖更甜了;从冷水里出来再到稍热一点的水里觉得热水更热了。

  (3)感觉后象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象,也叫做感觉后效。例如电灯灭了,你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这就是视觉的后象;声音停止以后,你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萦绕,这是听觉的后象。

  (4)感觉的相互补偿

  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如盲人失去视觉后,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灵敏。

  (5)联觉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如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蓝色看起来觉得清凉;听节奏鲜明的音乐的时候觉得灯光也和音乐节奏一样在闪动,这些现象都叫做联觉。

  (二)知觉

  1.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知觉是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并受人的知识经验和态度的制约。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感觉是相同的,但对它的知觉却会有差别。

  2.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对象的不同,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物体空间特征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2)时问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时间知觉有两种:一种知觉是现在是什么季节、几号、几点;第二种知觉是现在时刻与过去某一时刻的长短。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3)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包括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动知觉和自主运动知觉。真动知觉是指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实际运动连续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似动知觉是指实际上不动的静止之物,很快地相继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我们看电影、电视时,所看到的其中的物体运动并不真实存在,而是许多相似画面的连续呈现。

  诱动知觉是指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因周围其他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如坐在运动的车里看路边的建筑物和树木。

  自主运动知觉是指缺乏外在参照物的情况下,把静止的对象视为运动的一种幻觉。如在暗室内注视静止的光点,过一会儿就会感到光点在游动。此外,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幻觉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物的情况下出现的虚幻知觉。

  3.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

  (2)知觉的理解性

  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觉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过程.

  (3)知觉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4)知觉的恒常性

  恒常性是指人的知觉映象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

  (三)注意

  1.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它与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密切联系,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

  2.注意的分类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1)无意注意

  ①无意注意的概念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②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第一,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与背景的差异。

  第二,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积极的情感态度,个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个人的心境、主观期待。

  (2)有意注意

  ①有意注意的概念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这种注意显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②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

  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包括:明确活动的目的任务;发挥意志努力与干扰和困难作斗争;培养对事物的间接兴趣;保持稳定的情绪;建立稳定的工作习惯;智力活动与外部活动的结合。

  (3)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由有意注意转化而来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注意。这种注意既不同于一般的无意注意,即它仍然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又不同于一般的有意注意,即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或不需要明显的意志努力)。这种注意兼有两种注意的部分特点,是一种高级状态的注意,它是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必要条件。

  3.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

  (1)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注意维持的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

  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也会发生周期性地增强和减弱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注意的起伏,或叫注意的动摇。注意的起伏周期一般为2、3秒至12秒。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3)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转移是根据任务的要求,是主动进行的,分散则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4)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二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

  (四)记忆

  1.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再认或回忆)的过程。

  2.记忆的分类

  (1)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分为:

  ①形象记忆: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

  ②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③语义记忆:又叫逻辑记忆,即对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④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

  (2)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可分为:

  ①陈述性记忆

  以陈述性知识为内容,即事实类信息,这类信息可以用言语表达,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

  ②程序性记忆

  又称技能记忆,即对程序性知识进行记忆,如该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通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即有多个动作间的序列联系,也包括在同一瞬间同时进行的动作问的横向联系,这两方面共同构成的复合体是无法用语言清楚表述的。

  (3)根据保持时间长短的不同可分为:

  ①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是极为短暂的记忆。特点是:很快就会消失,若得以加工,就转入短时记忆;容量较大;形象鲜明;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②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特点是:时间很短,不会超过1分钟,一般是30秒左右;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平均值为7;易受干扰。

  ③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又叫永久性记忆,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超过l分钟以上,直至几天、几周或数年,甚至终身不忘。长时记忆的特点是容量无限;保存时间长久。

  3.记忆的过程

  在记忆过程中,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三个基本环节,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完整统一的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信息的输入编码相当于识记过程,信息的储存相当于保持过程,信息的提取相当于再认或回忆过程。

  (1)识记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即对信息的识记具有选择性。

  识记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类:

  ①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可以把它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是事前没有明确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去努力。

  有意识记是有明确的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在识记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依靠有意识记。

  ②根据识记的方法来分,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机械记忆是指不理解材料意义的情况下,采用多次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

  意义记忆是在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识记。

  (2)保持与遗忘

  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但是,在保持的过程中,识记的材料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和遗忘。

  ①遗忘的概念

  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②遗忘的规律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③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A.学习材料的性质:学习材料是指材料的种类、长度、难度、系列位置以及意义性。

  B.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一般来说,材料越多,要平均诵读的次数和时间也多,不及时复习,就越容易遗忘。学习程度太小或太大,都不利于对知识的记忆。

  C.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长久的识记任务有利于材料在头脑中保持时间的延长,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内容则容易遗忘。

  D.识记的方法: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的效果好得多。

  E.时间因素:根据遗忘规律,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快,随后逐渐变慢。

  F.识记者的态度:识记者对识记内容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的快慢也有一定影响。

  ④遗忘的原因

  关于遗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学说:

  A.消退说:这是一种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释。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它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

  B.干扰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干扰说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詹金斯和达伦巴希。

  C.压抑(动机)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

  D.提取失败说: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遗忘是一时难以提取出要求的信息,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索,那么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这就是遗忘的提取失败理论。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图尔文。

  (3)回忆与再认

  回忆或再认是在不同条件下重现过去经验的过程。对不在眼前的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能识别出是以前经历过的就是再认。

  4.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第一,及时复习,在学习的当天进行复习。

  第二,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在识记后不久,复习的次数要多一些,时间间隔要短一些。

  第三,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集中复习就是把材料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复习,分散复习就是把材料分配到几段相隔的时间内进行复习。复习难度小的材料可适当集中,复习难度大的材料可以采取分散复习的方式。

  第四,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这种方法能使学习者及时了解到识记的成绩,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另外,这种方法还可以及时检查记忆效果,有利于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第五,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第六,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在复习时应尽量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要眼看、耳听、口读、手写相结合。

  (五)思维

  1.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2.思维的特征

  (1)间接性

  思维活动不直接反映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一定的中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来反映客观事物,这就是思维的间接性。如根据动物的行动可推知天气,根据太阳的位置可推知时间。思维的间接性使人们的认识摆脱了事物的依赖.从而扩大了认识的范围。

  (2)概括性

  思维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这就是思维的概括性。一切科学的概念、定理和定律、法则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反映,是思维概括的结果。例如“花”这个概念,包含规定这一类事物为花的本质的特征,从而舍弃了形状、大小、颜色等非本质的特征。

  3.思维的过程

  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等。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4.思维的基本形式

  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判断、推理。

  (1)概念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形式,是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成分。

  (2)判断

  用概念去肯定或否定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判断大都是借助于语言、词汇并用句子形式来实现的。判断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之分。

  (3)推理

  从已知的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可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种。归纳推理是由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推理过程,即由特殊到一般。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或具体的推理过程。

  5.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和凭借物划分:

  ①直观动作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是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它往往是人们在边做边想时发生的,具有直观实践性的特点。离开了感知活动或动作,思维就不能进行。如儿童边数手指边算术,感知和动作中断,思维也就停止。

  ②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人脑中对表象进行的思维。表象是思维的材料,思维过程往往表现为对表象的概括、加工和操作。具体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整体性、可操作性等特点。如儿童计算3+4=7,不是对抽象数字的分析、综合,而是在头脑中用三个手指加上四个手指,或三个苹果加上四个苹果等实物表象相加而计算出来的。

  ③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用语言符号进行的思维。语言符号所体现的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定律、命题等都是这种思维的主要材料。抽象逻辑思维不直接依赖所感知事物的具体形象,它能超越生活经验的局限,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划分:

  ①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如学生在解题中未经逐步分析,就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猜想等的思维。

  ②分析思维

  分析思维是经过逐步分析后,对问题解决作出明确结论的思维。如学生解几何题的多步推理和论证;医生面对疑难病症的多种检查、会诊分析等的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划分:

  ①聚合思维

  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如学生从各种解题方法中筛选出一种最佳解法;工程建设中把多种实施方案经过筛选和比较找出最佳的方案等的思维。

  ②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如科学研究中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提出多种设想;教育改革中多种方案的提出等都属于发散思维。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都是智力活动不可缺少的思维,都带有创造的成分,而发散思维最能代表创造性的特征。

  (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划分:

  ①再造性思维

  再造性思维(常规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如学生运用音标规律来读单词,这种思维创造性水平低,对原有知识不需要进行明显的改组,也没有创造出新的思维水平。这种思维往往缺乏新颖性和创造性。

  编辑推荐:

  2016年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点睛习题汇总

  2016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答案及解析

  2016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之文化素养高频考点汇总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或教师资格论坛,如果你喜欢《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心理学基础知识》这篇文章,欢迎点击Ctrl+D进行收藏,以便随时查阅。环球网校教师频道小编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交流!

  【摘要】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相关心理学基础知识考点整理可详见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整理的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心理学基础知识。喜欢点击↑↑↑收藏此文。

  点击查看: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第二章学生指导小节知识点汇总

  ②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具有如下三方面的特征:

  A.流畅性:流畅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畅性越高。

  B.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C.独创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5)根据思维过程的依据划分:

  ①经验思维

  经验思维是以日常生活经验为依据,判断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思维。如人们对“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判断;儿童凭自己的经验认为“鸟是会飞的动物”;人们通常认为“太阳从东边升起,往西边落下”等都属于经验思维。

  ②理论思维

  理论思维是以科学的原理、定理、定律等理论为依据,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的思维。如根据“凡绿色植物都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一般原理,去判断某一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科学家、理论家运用理论思维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教师利用理论思维传授科学理论;学生运用理论思维学习理性知识等。

  (六)想象

  1.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如读自居易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头脑中也能浮现出祖国江南秀丽景色形象。

  2.想象的分类

  (1)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也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它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等。

  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3)幻想、理想和空想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如果幻想是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那么它就变成理想。

  如果幻想完全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就成为空想。

  三、情绪情感过程

  (一)情绪

  1.情绪的概念

  情绪一般指个体在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情景中直接产生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

  2.情绪的分类

  (1)情绪的基本分类

  人类有四种基本情绪,即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2)情绪状态分类

  情绪状态是指在一定的生活事件影响下,一段时间内各种情绪体验的一般特征表现。根据情绪状态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①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人逢喜事精神爽”就是心境的表现。

  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心境的弥散性是指当人具有了某种心境时,这种心境表现出的态度体验会朝向周围的一切事物。心境的长期性是指心境产生后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人的情绪表现:

  ②激情

  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激情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同时伴随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和行为表现。当激情到来的时候,大量心理能量在短时间内积聚而出.如疾风骤雨,使得当事人失去了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力。

  ③应激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如在日常生活中突然遇到火灾、地震,飞行员在执行任务中突然遇到恶劣天气,旅途中突然遭到歹徒的抢劫等,这都是应激的表现。

  (二)情感

  1.情感的概念

  情感一般指个体意识到自己与客观事物的关系后而产生的稳定的、深刻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

  2.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

  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2)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3)美感

  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四、意志过程

  (一)意志的概念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二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所以意志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行动的目的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才能达到。

  (二)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1.采取决定阶段(准备阶段)

  人在行动之前,先要在头脑里考虑为什么要行动,怎样去行动,这是意志的准备阶段,它决定意志行动的方向和轨迹。

  (1)动机冲突

  ①双趋冲突: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他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

  ②双避冲突: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所产生的冲突。

  ③趋避冲突: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

  ④多重趋避冲突: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2)确定行动目的

  目标越明确,人的行动就会越自觉;目标越远大,它对行动的动力作用越大;目标越深刻,被这一目标所唤起的意志力也越大。

  (3)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为了实现目的,必须选择正确的行动方法和制定适当的行动计划。

  2.执行决定阶段

  行动计划制定后,执行计划、采取有效行动,便是达到目的的关键步骤。

  (三)意志品质

  1.意志的自觉性

  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

  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易受暗示性与独断性。易受暗示性的人,行动缺乏主见,没有信心。容易受别人左右,因而会随便改变自己原来的决定。独断性的人则盲目自信,拒绝他人的合理意见和劝告,一意孤行,固执己见。易受暗示性与独断性都是缺乏对事物自觉、正确的认识,分不清是非曲直,而去遵循盲目的倾向。

  2.意志的果断性

  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个人是否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方面的意志

  品质。

  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优柔寡断的人遇事犹豫不决,患得患失,顾虑重重;在认识上分不清轻重缓急,思想斗争时间过长,即使执行决定也是三心二意。草率的人则相反.在没有辨明是非之前,不负责任地做出决断,凭一时冲动,不考虑主、客观条件和行动的后果

  3.意志的坚持性

  意志的坚持性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否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方面的意志品质。

  与坚持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顽固执拗和见异思迁。顽固执拗的人对自己的行动不作理性评价,执迷不悟,或者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见异思迁者则是行为缺乏坚定性,容易发生动摇,随意更改目标和行动方向,这山望着那山高,庸庸碌碌,终生无为一

  4.意志的自制性

  意志自制性是指能否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方面的意志品质。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善于驱使自己去执行所采取的决定;二是善于抑制与自己的目的相违背的愿望。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二任性的人自我约束力差,不能有效地调节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常常为情绪所支配。怯懦的人胆小怕事,遇到困难或情况突变时惊慌失措,畏缩不前。

  五、个性心理

  (一)需要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要求的反映。

  按照需要的产生和起源划分,可将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按照满足需要的对象划分,可将需要划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二)动机

  动机是指激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推动力量。动机产生的条件有两个:需要和诱因。其中,需要是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诱因是引起动机的外部条件。

  (三)兴趣

  1.兴趣的概念

  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兴趣的品质

  兴趣的广阔性,是指兴趣的范围大小,即兴趣是否广泛,也叫兴趣的广度;

  兴趣的倾向性,指个人的兴趣指向的是什么事物;

  兴趣的稳定性,指对事物具有持续、稳定的兴趣;

  兴趣的效能性,指兴趣对活动产生的作用的大小,兴趣对人的动力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两种。

  (四)能力

  1.能力的概念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3.能力的分类

  (1)按能力的构造,可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在不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也称为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抽象概括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创造力是高级表现。

  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数学能力、文学能力、艺术表演能力、管理能力、绘画能力等。它是顺利完成某一项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

  (2)根据从事的活动时创造性程度的高低,可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模仿能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或活动,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

  创造能力指按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利用一切已有的信息,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个人或社会价值产品的能力。

  (3)根据能力在人一生中不同发展趋势,可分为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流体能力: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能力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晶体能力: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和经验,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晶体能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只是到25岁以后,发展速度渐趋平缓。

  4.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1)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

  (2)早期经验的影响

  (3)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影响

  (4)个人勤奋的影响

  (五)性格

  1.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2.性格的结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特征。如谦虚或自负、利他或利已、细心或粗心、创造或墨守成规等。

  性格的态度特征在性格结构中具有核心意义。

  (2)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包括行为方式和水平的调节,如顽强拼搏、当机立断。

  (3)性格的情绪特征。指个体稳定而独特的情绪活动方式。如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指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和风格。

  如主动感知或被动感知,习惯于看到细节还是看到轮廓等。

  (六)气质

  1.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它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它依赖于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通常称之为秉性、脾气、性情,心理学叫气质。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

  2.气质类型

  气质的类型有: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

气质 
类型

高级神经活动
过程

高级神经活动
类型

气质类型特点

 

 

胆汁 

强、不 
平衡

不可遏制型(兴奋型)

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好冲动,但暴躁易怒,脾气急,热情忽高忽低.喜欢新环境带来刺激的学 
习.

 

  续表


气质类型

高级神经活动 
过程

高级神经活动 
类型

气质类型特点

 

多血质

强、平 
衡、灵 

活泼型

 

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

黏液质

 

强、平 
衡、不 
灵活

安静型

 

安静稳重踏实,反应性低,交际适度,自制力强(性格坚韧),话少,适于从事细心、程序化的学 
习,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有些死板,缺乏生气。

抑郁 

弱型 
(抑郁 
型)

行为孤僻.不善交往,易多愁善感,反应迟缓,适应能力差,容易疲劳,性格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的气质都能归入某一气质类型。除少数人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典型特征之外,大多数人都偏于中间型或混合型,也就是说,他们较多地具有某一类型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其他气质类型的一些特点。

  (七)人格

  1.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点。所谓“人心不同,各有其面”,这就是人格的独特性。

  (2)稳定性

  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跨时间持续性,二是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俗话说的“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里的“秉性”就是人格的稳定性。

  (3)整合性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统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4)功能性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奋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的表现。

  3.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1)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想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价。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3)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

  4.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以下三类:

  ①权威型教养方式。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表现得消极、被动、缺乏安全感、退缩、服从、胆怯,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

  ②放纵型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有时会失控。孩子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唯我独尊等。

  ③民主型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与孩子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引导。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更有可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4)学校教育因素

  (5)个人主观因素

  编辑推荐:

  2016年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点睛习题汇总

  2016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答案及解析

  2016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之文化素养高频考点汇总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或教师资格论坛,如果你喜欢《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心理学基础知识》这篇文章,欢迎点击Ctrl+D进行收藏,以便随时查阅。环球网校教师频道小编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交流!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