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初级经济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9年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章节讲义第四章

环球网校·2019-03-12 14:54:31浏览124 收藏37
摘要 环球网校分享的“2019年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章节讲义第四章”以下介绍了初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考点供大家参考,更多资料敬请关注环球网校初级经济师考试频道! 

相关推荐:2019年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章节讲义汇总

第四章 生产过程组织

第一节 生产过程组织概述

知识点:生产组织

(一)生产组织的概念

1.生产组织是工业企业生产活动中组织工作的通称。狭义的生产组织指按照生产要求对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生产要素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合理安排和组织。

2.广义的生产组织是一切与企业生产活动有密切联系的组织工作的总称。除上述狭义内容外,广义的生产组织还包括生产技术准备、管理、劳动、物资、计划和厂内经济核算等组织工作。

(二)生产组织的必要性

1.顺利进行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前提条件。

2.遵循工业生产的连续性、均衡性和比例性的原则,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行程最短、时间最省、耗费最少,并有利于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3.生产组织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

知识点:生产过程

(一)生产过程的概念

生产过程即生产系统的运行过程,是每一个工业企业最基本的活动过程。通常生产过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生产过程包含生产技术准备、基本生产、辅助生产和生产服务等企业范围内全部生产活动协调配合的运行过程。

2.狭义的生产过程是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使之转化为成品的一系列生产活动的运行过程。狭义的生产过程一般包含加工制造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自然过程和停歇过程等。

3.生产过程一般包括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掌握)

(1)劳动过程:是劳动者利用劳动手段(设备和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产品、零件、部件、半成品、毛坯和原料),使之成为产品的全部过程。劳动过程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人们为社会生产所需要的产品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是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结合的过程。

(2)自然过程:是指劳动对象借助于自然界的力量,使其产生某种性质变化的过程。属于自然过程的有:铸件自然时效;铸锻件自然冷却;涂染的自然干燥等。

(二)生产过程的构成(掌握)

1.一般企业的生产过程基本上是由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等组成。

(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生产技术准备过程是指产品在投入生产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各种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如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艺装备的设计、标准化工作、定额工作、调整劳动组织和设备布置等。

(2)基本生产过程。基本生产过程是指企业将劳动对象变为基本产品所进行的直接生产活动。如:纺织企业的纺纱、织布;飞机制造企业的加工、装配过程;冶金企业的炼钢、炼铁、轧钢;机械制造企业的铸锻、加工、装配等。

(3)辅助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是指为保证基本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各种辅助性生产活动。如机械制造企业中的动力生产、工具制造、模具制造、设备维修等。

(4)生产服务过程。生产服务过程是指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服务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如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运输、装卸、保管等。

2.构成内部之间的关系

(1)基本生产过程是核心。

(2)生产技术准备过程是重要的前提。

(3)辅助生产过程和生产服务过程为基本生产过程服务。

(4)基本生产过程和辅助生产过程都由工艺过程和非工艺过程组成。

3.基本生产过程可划分为若干相互联系的生产阶段。如机械制造企业的工艺过程一般分为准备阶段、加工阶段和装配阶段。

4.每一个生产阶段,又可划分为更细小的单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工序。工序是指由一名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上,对同一劳动对象进行连续加工的一系列生产活动。

第二节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是指在空间上对企业内部各生产阶段和各生产单位的设置和运输路线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

简单来说,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即指厂房、车间和设备的布局,包括工厂总平面布置和车间布置。

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在一定的空间内,通过许多相互联系的生产单位来实现的。

知识点:厂址选择

厂址选择就是确定工厂坐落的区域和具体位置。这是一项政策性强,技术性和经济性要求高的工作。

(一)影响厂址选择的主要因素

(1)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需要、布局和规划;各地方的规划、发展及有关法规。

(2)接近客户,交通便利,通信方便。

(3)资源的充分获取和利用,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4)气候、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及环境保护。

(5)长远发展的余地。

(二)厂址选择的主要步骤

1.确定选址目标

厂址选择大体有三种情况:

一是新建企业的选址,这种情况比较单纯,往往以投入最少、产出最大、效益最好为选址的决策目标;

二是改建或扩建,需要另选新址或在原地扩建,这种情况除了要考虑费用效益外,还要权衡与原有的生产运作设施之间的关系,以如何整体优化布局为目标;

三是企业需要搬迁,另选一个合适的厂址,此时,选址目标应与需解决的主要问题联系起来。

2.收集数据、分析因素,拟定初步候选方案

3.评价候选方案

4.选定最终厂址方案

(三)厂址选择的方法

在进行厂址选择时,可以采用因素评分法、重心法等多种方法。其中因素评分法、重心法简单易用。

1.因素评分法

因素评分法是对多个候选厂址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常用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的步骤如下:

(1)首先列出有关的影响因素,并规定对各因素进行评价的尺度,一般情况下用分数作为尺度。同时规定尺度的范围,如1~10或1~100均可。

(2)对各因素按其重要程度赋予一定权数。

(3)按照规定的尺度列出每一等级的相应分数,为候选厂址的各个因素进行定级评分。

(4)用各个因素的得分与相应的权数相乘,并把所有因素的加权值相加,得到每一个备选地址的最终得分。

(5)选择总分最高的候选厂址为优选方案。

对于一些非定量的因素,因素评分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第三节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就是指在时间上对劳动对象在车间之间、工段之间及工作地之间的运动配合与衔接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

重要目的: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节奏性,来达到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的目标。

零件在工序间的移动方式有三种典型形式:顺序移动方式、平行移动方式、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知识点:顺序移动方式

1.定义:顺序移动方式是指一批零件经多道工序加工时,将这批零件在上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成后,再统一搬运到下道工序去加工的方式。

2.特点:零件在工序之间是按次序连续地整批运送,生产周期长。

知识点: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是将顺序移动方式和平行移动方式结合起来,进行优势互补的一种方式。

它要求一批零件在每一道工序的设备上加工时要连续进行,又不采取零件在工序间整批转移,使一批零件在各道工序上尽可能平行地加工,又使各工序的设备中间不发生停歇等待。

它既体现出每道工序上零件的加工是连续的,同时每个零件在一道工序加工完成后就移到下道工序去加工。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图示:


第四节 生产过程组织的具体形式

知识点:生产线组织

1.定义:生产线是产品生产过程所经过的路线,即从原料进入生产现场开始,经过加工、运送、装配、检验等一系列生产活动所构成的路线。

2.狭义的生产线:是指按对象专业化原则组织起来的多品种生产组织形式。

3.优点:生产线可组织多种产品的生产,不要求连续进行,因而生产线灵活性较大。

4.适用:生产线特别适合于品种、规格复杂多样的情况,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5.生产线的种类

(1)按范围大小分为:产品生产线和零部件生产线。

(2)按节奏快慢分为:流水生产线和非流水生产线。

(3)按自动化程度分为:自动化生产线和非自动化生产线。

知识点:流水生产线组织

流水生产线是指加工对象连续不断地像流水似的,按既定的工艺顺序,以规定的节拍通过各道工序的加工。现代流水线生产方式起源于福特制,福特创立了汽车工业的流水线,适应了大规模生产的要求。

(一)流水生产线的特征(掌握)

(1)流水生产线按对象专业化原则组织,线上的加工对象是固定的,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因此流水线一般具有较高的生产率。

(2)各工序的生产能力符合比例性的要求。

(3)流水线的各工作地按工艺过程的顺序排列,前后工序在空间紧密衔接,工件沿流水线做单向流动,运输距离短,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好。

(4)各道工序的加工时间等于或接近于流水线的节拍,或与节拍成整数比。

由于流水生产线具有良好的连续性、比例性、平等性和节奏性,所以流水生产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流水生产线的分类

(1)按加工对象的移动方式来分,可分为固定流水线和移动流水线。

(2)按流水线生产对象的种数分,有单对象流水线和多对象流水线。

(3)按加工对象的轮换方式,有不变流水线、可变流水线和成组流水线等形式。

(4)按生产过程的连续程度,有连续流水线和间断流水线之分。

(5)按流水线的节奏性来衡量,有强制节拍流水线、自由节拍流水线和粗略节拍流水线之分。

(三)组织流水线生产的条件(非常重要)

(1)产品结构和工艺要相对稳定。

(2)产量要足够大。

(3)工艺能同期化。

(4)生产面积容纳得下。

知识点:自动线组织

自动线是指在生产线和流水生产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上更为先进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是由自动化机器设备实现产品工艺加工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

优点:降低工资成本、加速流动资金周转、缩短生产周期、稳定产品质量。

缺点:投资数额巨大,回收期长,且自动线任一地方出现小故障,都会造成自动线生产的中断。

(一)自动线的特征

1.定义:自动线是将按工艺顺序排列的若干台自动设备,用一套自动控制装配和自动传送装置联系起来的自动作业线。

2.评价:它是一种高度连续、完全自动化的流水线,是流水线的高级形式。

3.自动线与一般流水线的不同之处:

(1)一般流水线上虽然也可采用部分自动设备,但其基本工序的生产离不开工人的操作和服务性工作;

(2)自动线上的基本工序及上料、检验和运输等工作是自动完成的。

4.自动线的特征:

(1)较一般流水线效率更高。

(2)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和节奏性。

(3)有利于稳定产品质量。

(4)能从事人体所不能胜任的特殊工作。

(5)有利于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6)生产过程是完全自动进行的。

(二)组织自动线的条件

(1)在加工对象方面:要求有很高的标准化、通用化水平,零件的结构便于自动装夹运输和加工。

(2)在工艺方面:必须采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和设备,采用的工艺规程应尽量减少装夹次数。

(3)在劳动组织方面,对自动线上的劳动力进行必要的挑选和培训,使其具备正确调整、诊断设备故障的能力。

(4)在生产管理、原材料供应、设备维修、环境卫生和工具更换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三)自动线的形式

1.按零件是否通过机床上的装夹器具,可分为通过式自动线和非通过式自动线。

2.按零件运输方式,可分为直接运输自动线、间接运输自动线、悬挂运输自动线和工件升起运输自动线。

3.按加工设备的连接方式,可分为刚性连接自动线和柔性连接自动线。

4.按设备排列方式,可分为顺序排列的自动线、平行排列的自动线和顺序平行混合排列的自动线。

5.按布局形式,可分为直线式自动线、折线和封闭式自动线。

第五节 安全生产管理

知识点:安全生产的含义与特点

(一)安全生产的含义

安全生产是指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

它既包括对劳动者的保护,也包括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

(二)安全生产的特点

(1)预防性

(2)长期性

(3)科学性

(4)群众性

(三)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

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劳动过程中做好劳动安全生产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我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第一:始终把安全特别是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实行“安全优先”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去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其他目标。

预防为主: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做到防患于未然。

综合治理: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有效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的问题,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综合治理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手段和方法。

知识点:安全生产管理内容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涉及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

知识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

(一)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将其职责规定为: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4)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5)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1)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3)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4)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5)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6)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7)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第六节 清洁生产与“5S”管理

知识点:清洁生产

(一)清洁生产概述

1.清洁生产的产生

基于对传统“末端治理”的环境污染控制实践的反思,清洁生产伴随而生,并成为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战略措施。

2.清洁生产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给清洁生产所下的定义为: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清洁生产的目标

促进生产发展,满足人类需求,同时有效利用能源和物质,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局面。

4.清洁生产的特点

(1)清洁生产是降低消耗、预防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大问题。

(2)清洁生产要坚持从源头抓起,实行全过程控制,要以预防为主,想在前头,做在前头,把污染的程度减少到最低。

(3)清洁生产在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前提下,做好防治结合,灵活地处理各类问题。

(4)清洁生产是一个长期的运作过程,受到历史、现实、人们的认识水平、生产力水平、技术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一蹴而就。

(二)基于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

实施清洁生产的基本途径:

1.原材料(包括能源)的有效使用和替代

原材料是工艺方案的出发点,它的合理选择是有效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的关键因素。从原材料使用环节实施清洁生产的内容可包括以无毒、无害或少害原料替代有毒、有害原料;改变原料配比或降低其使用量;保证或提高原料的质量,进行原料的加工,减少产品的无用成分;采用二次资源或废物做原料替代稀有短缺资源的使用等。

2.改革工艺和设备

通过改革工艺与设备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可包括:简化流程、减少工序和所用设备;使工艺过程易于连续操作,减少开车、停车次数,保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提高单套设备的生产能力,装置大型化,强化生产过程;优化工艺条件,如温度、流量、压力、停留时间、搅拌强度、必要的预处理、工序的顺序等;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开发新工艺、新设备,如采用无氰电镀或金属热处理工艺、逆流漂洗技术等。

3.改进运行操作管理

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改进物料贮存方法、加强物料管理;消除物料的跑冒滴漏;保证设备完好等。

4.产品改革替代

通过产品改革替代生产清洁产品是清洁生产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内容。

包括:改进产品体系,产品报废的回用、再生,产品替代、再设计等方面。例如无汞电池的设计制造、机器设备使用寿命的延长或可拆卸产品的开发等。

5.生产系统内部循环利用

生产系统内部循环利用是指一个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物料的循环再利用。

一般情况下,物料的循环再利用是生产过程流程中常见的做法。其基本特征是不改变主体流程,仅将主体流程中的废物加以收集处理并再利用。

内容包括:将废物、废热回收作为能量利用;将流失的原料、产品回收,返回主体流程之中使用;将回收的废物分解处理成原料或原料成分,复用于生产流程中;组织闭路用水循环或一水多用等。

环球网校初级经济师考试频道为大家分享初级经济师考试备考资料及模拟练习题,想要报考2019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的小伙伴们可以关注本网站,及时了解相关资讯……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