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规定
(1)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和刚度是否符合要求。 (2)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保护层厚度,并将检查结果填入隐蔽工程记录
表。
(3)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士浇筑完毕。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4)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为了防止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在竖向结构中限制自由高度不宜超过3m,否则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大体积混凝 土结构浇筑。
要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后产生裂缝,就要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这就必须减少浇筑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不宜超过25℃。为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应优先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掺入适量的粉煤灰(粉煤灰的掺量一般以15%~25%为宜);降低浇筑速度和减小浇筑层厚度;采取蓄水法或覆盖法进行人工降温措施;必要时经过计算和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后可留后浇带或施工缝且分层分段浇筑。
混凝土振动密实成型。
使用内部振动器时,要使振动棒垂直插入混凝土中,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动棒插入下层尚未初凝的混凝土中50~100mm。振捣时要“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造成分层离析;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来得及填满振动棒拔出时所形成的空洞。振捣棒各插点的间距应该均匀,对普通混凝土插点间距不大于有效作用半径的1.5倍,对轻骨料混凝土插点间距不大于1.O倍。振捣棒移动方式有行列式和交错式两种。每个插点的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s。振捣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芯管、预埋件等。
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振捣,适用于振捣楼板、地面和薄壳等薄壁构件。当采用表面振动器时,要求振动器的平板与混凝土保持接触,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应相互搭接30~50mm,以保证衔接处混凝土的密实。最好振捣两遍,两遍方向互相垂直。第一遍主要使混凝土密实,第二遍主要使混凝土表面平整。每一位置的延续时间一般为25~40s,以混凝土表面均匀出现浮浆为准。
由于施工缝是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施工缝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柱子宜留在基础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同时又要照顾到施工的方便。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应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单向板应留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楼盖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跨度范围内。楼梯应留在楼梯长度中间1/3长度范围内。墙可留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