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一级建造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公路工程老师讲义:1B412014路面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

|0·2015-09-14 15:23:36浏览1 收藏0
摘要   【摘要】环球网校一级建造师频道为您提供一级建造师考试必备的复习资料和试题,供考生复习备考之用,本文为一建《公路工程》名师讲义:1B411064路基开裂病害的防治,是考生必须要熟记和掌握的重点内容。2015

  【摘要】环球网校一级建造师频道为您提供一级建造师考试必备的复习资料和试题,供考生复习备考之用,本文为一建《公路工程》老师讲义:1B411064路基开裂病害的防治,是考生必须要熟记和掌握的重点内容。2015年的一级建造师考试将于9月19日至20日举行,环球网校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做好复习备考。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

  ★★★★★路面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

  1B412014路面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

  一、无机结合料稳定类(也称半刚性类型)基层分类及适用范围

  (一)分类

  1.水泥稳定土:包括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未筛分碎石、砂砾、碎石土、砂砾土、煤矸石、各种粒状矿渣等。

  2.石灰稳定土:包括石灰稳定级配碎石、未筛分碎石、砂砾、碎石土、砂砾土、煤矸石、各种粒状矿渣等。

  3.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可分为石灰粉煤灰类与石灰其他废渣类两大类。除粉煤灰外,可利用的工业废渣包括煤渣、高炉矿渣、钢渣(已经过崩解达到稳定)及其他冶金矿渣、煤矸石等。

  (二)适用范围

  1.水泥稳定土可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水泥稳定细粒土不能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

  2.石灰稳定土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以及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但石灰土不得用做二级公路的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

  3.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可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二灰、二灰土和二灰砂不应做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

  二、施工一般要求

  1.水泥稳定土结构层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土块应尽可能粉碎,土块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mm。

  (3)水泥稳定类材料的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及7d(在非冰冻区25~C、冰冻区20C条件下湿养6d、浸水l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应满足表1B412014―l的要求。

  表1B412014―l见教材P59.

  (4)水泥稳定土结构层应用12t以上的压路机碾压。用12~15t三轮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cm;用18~20t三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对于稳定细粒土,以及用摊铺机摊铺的混合料,都应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

  (5)路拌法施工时,必须严密组织,采用流水作业法施工,尽可能缩短从加水拌合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此时间不应超过3~4h,并应短于水泥的终凝时间。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延迟时间不应超过2h。

  (6)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时,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

  (7)必须保湿养护,不使稳定土层表面干燥,也不应忽干忽湿。

  (8)水泥稳定土基层上未铺封层或面层时,除施工车辆可慢速(不超过30km/h)通行外,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

  2.石灰稳定土层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细粒土应尽可能粉碎,土块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mm。配料应准确。路拌法施工时,石灰应摊铺均匀。洒水、拌合应均匀。

  (3)石灰稳定土的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及7d(在非冰冻区250C、冰冻区200C条件下湿养6d、浸水1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应满足表1B412014-2的要求。

  表1B412014-2见教材P60.

  3.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结构层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3)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材料的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及7d(在非冰冻区250C、冰冻区200C条件下湿养6d、浸水l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应满足表1B412014-3的要求。

  表1B412014-2见教材P60.

  三、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根据施工方法不同可以分为:无机结合料基层路拌法施工;无机结合料基层中心站集中厂拌法施工。对于二级以下的公路,用石灰工业废渣做基层和底基层时,可以采用路拌法施工;对于二级公路,应采用专用的稳定土拌合机,或用集中厂拌法拌制混合料。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直接铺筑在土基上的底基层下层可以用专用的稳定土拌合机进行路拌法施工,如土基上层已用石灰或固化剂处理,则底基层的下层也应用集中拌合法拌制混合料。其上的各个稳定土层都应用集中厂拌合法拌制混合料,并应用摊铺机摊铺基层混合料。

  (一)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准备

  1.下承层准备:检查下承层的压实度,平整度,高程,横坡度,平面尺寸等,对土基必须用12~15t压路机或等效的压路机碾压(3―4遍。

  2.施工放样

  3.混合料组成设计

  (二)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备料

  1.土料

  (2)对于塑性指数大于12的黏土,机械拌合时,可视土质和机械能确定是否需要过筛。人工拌合时,应筛除15mm以上的土块。

  2.集料

  3.水泥:路拌法宜选用袋装水泥、场拌法宜选用散装水泥。

  4.生石灰

  (2)生石灰块应在使用前7~10d充分消除。消除后的石灰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得产生扬尘,也不可过湿成团。

  (3)消石灰宜过孔径10mm的筛,并尽快使用。

  5.粉煤灰:运到现场的粉煤灰应含有足够的水分防止扬尘,在干燥和多风的季节,应使料堆表面保持湿润,或者覆盖。场拌法施工宜选用工厂经过处理的符合规范的散装粉煤灰。

  (三)无机结合料基层路拌法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

  (1)水泥稳定土基层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按图1B412014―1的顺序进行。

  (2)石灰稳定土基层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按图1B412014-2的顺序进行。

  (3)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按图1B412014-3的顺序进行。

  上述三个图见见教材P62-63.

  2.摊铺土

  (2)摊铺土应在摊铺水泥的前一天进行。摊铺长度按日进度的需要量控制,满足次日完成掺加水泥、拌合、碾压成型即可。雨期施工,如第二天有雨,不宜提前摊铺土。

  3.洒水闷料

  4.整平和轻压

  对人工摊铺的土层整平后,用6~8t两轮压路机碾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压实度。

  5.摆放和摊铺水泥(或石灰)

  6.拌合(干拌)

  (1)对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应采用稳定土拌合机进行拌合并设专人跟随拌合机,随时检查拌合深度并配合拌合机操作员调整拌合深度。拌合深度应达稳定层底并宜侵入下承层5―10mm,以利上下层粘结。严禁在拌合层底部留有素土夹层。通常应拌合两遍以上,在最后一遍拌合之前,必要时可先用多铧犁紧贴底面翻拌一遍。直接铺在土基上的拌合层也应避免素土夹层。

  7.加水并湿拌

  (1)在上述拌合过程结束时,如果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足,应用喷管式洒水车(普通洒水车不适宜用作路面施工)补充洒水。

  (2)混合料拌合均匀后应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既无明显粗细集料离析现象,且水分合适和均匀。

  8.整形

  混合料拌合均匀后,应立即用平地机初步整形。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平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必要时,再返回刮一遍。

  9.碾压

  (1)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制定成碾压方案,应使各部分碾压到次数尽量相同,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2)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1%~±2%)时,应立即用轻型压路机并配合12t以上压路机在结构层全宽内进行碾压。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膀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3)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前一段拌合整形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应再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合,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应注意每天最后一段末端缝(即工作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4)纵缝的处理:水泥稳定土层的施工应该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

  (四)中心站集中拌合法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

  集中拌合生产工艺流程按图1B412014-4的顺序进行。教材P64

  2.混合料拌合

  (1)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可以在中心站用厂拌设备进行集中拌合(图113412014-5)教材P65,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采用专用稳定土集中厂拌机械拌制混合料。

  (2)集中拌合时,应符合下列要求:土块应粉碎,最大尺寸不得大于15mm;配料应准确,拌合应均匀;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值,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

  3.混合料运输

  4.混合料摊铺

  (1)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或稳定土摊铺机摊铺混合料。

  (2)拌合机与摊铺机的生产能力应互相匹配。高速公路由于路基较宽,摊铺机连续作业,因此拌合机的生产能力宜大于400t/h。

  (3)路幅较宽一台摊铺机不够宽时,为了避免形成纵缝,宜采用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相隔5~10m,同步梯队向前摊铺,并同时碾压。

  (6)在二、三、四级公路上,没有摊铺机时可以采用摊铺箱摊铺混合料,也可以用自动找平平地机辅以人工整平。

  5.碾压

  (1)宜先用轻型两轮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及时进行碾压,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三轮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继续碾压密实。

  (2)当碾压厚度较厚,压实机具不能有效压实整个结构层厚度时,应分两层进行摊铺,但是最小厚度不宜小于lOcm。

  (3)碾压应紧跟摊铺机,及时进行碾压,以防混合料水分挥发,保证结构层在合适的含水量下成型。

  6.横向接缝

  横向接缝应按照以下要求制作:。

  (1)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不宜中断,如因故中断超过2h,应设置横向接缝,摊铺机应驶离混合料末端;

  (2)人工将末端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弄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应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等,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

  (3)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碎石回填约3m长,其高度高出方木几厘米;

  (4)将混合料碾压密实;

  (5)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砂砾或碎石和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清理干净;

  (6)摊铺机返回已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

  (7)如果摊铺中断后,未按上述方法处理横向接缝,而中断时间超过2h,则应将摊铺机附近及其下面末端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压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与路中心线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

  (五)无机结合料基层养护

  1.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护。

  2.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基层的养护期不宜少于7d。对于二级和二级以下的公路,如养护期少于7d即铺筑沥青面层,则应限制重型车辆通行。

  3.水泥稳定土基层也可采用沥青乳液进行养护。

  4.二灰基层宜采用泡水养护法,养护期应为14d。

  5.石灰稳定土养护期间,不应过湿或忽干忽湿。

  (六)无机结合料基层施工注意事项

  1.水泥稳定土基层水泥剂量不宜超过6%。

  2.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时,必须采用流水作业法,使各个工序紧密衔接。特别是要尽量缩短从拌合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

  3.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时,应作水泥稳定土的延迟时间对其强度影响的试验,以指导施工,确保不合格混合料不用于工程。

  4.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时,要综合考虑水泥终凝时间对施工运输车辆、运距、摊铺碾压时间的要求,必要时添加缓凝剂,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5.水泥稳定土基层分层施工时,第二层必须在第一层养护7d后方可铺筑。铺筑第二层之前,应在第一层顶面洒少量水泥或水泥浆。

  6.石灰稳定土基层、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分层施工时,下层石灰稳定土碾压完成后,可以立即铺筑上一层石灰稳定土,不需要专门的养护期。

  7.机结合料基层施工时,严禁用薄层贴补的办法进行找平。

  8.无机结合料基层施工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的季节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0C以上。

  9.如无机结合料基层上为薄沥青层,基层每边应较面层展宽20cm以上。在基层全宽上喷洒透层或粘层沥青或设下封层,沥青面层边沿向外侧作成三角形。

  例题:

  1.级配砾石或者满足要求的天然砂砾做为路面基层时,应控制其()。

  A.压实度和含水量  B.CBR值和含水量

  C.压实度和弯拉应力  D.压实度和CBR值

  答案:D

  2.可用于各级公路基层和底基层的粒料材料是(  )。

  A.砂砾  B.级配碎石 C.泥结碎石 D.填隙碎石

  答案:B

  3.下列基层中,属于嵌锁型粒料基层的是( )。

  A.泥结碎石基层 B.级配碎石基层 C.石灰稳定砂砾基层 D.二灰碎石基层

  答案:A

  解析:C D属于半刚性基层;B属于级配型粒料基层。

  4.不属于嵌锁型粒料基层的是( )。

  C.级配碎石基层 D.泥灰结碎石基层

  答案:C

  5.采用振动压路机对粒料基层进行复压时,其碾压速度应( ).

  A.先慢后快 B.慢速  C.快速 D.先快后慢

  答案:B

  6.下列无机结合料基层养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

  B.一级公路基层的养生期不宜少于7d

  C.水泥稳定土基层不能用沥青乳液进行养生

  D.二灰基层宜采用泡水养生法,养生期应为7d

  E.石灰稳定土养生期间,不应过湿或忽干忽湿

  答案:A B E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一级建造师频道考试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关于注册一级建造师证书挂靠的那些事

    2014年一级建造师《各科目》老师讲义【汇总】

    环球网校:2014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独家讲义

    交流互动:一建微博|微信edu24ol_jzs1|QQ群342289995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