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1.企业再造Re-engineering
企业再造(Re-engineering),也称为组织重建、流程改革,中国台湾在过去十年,相当流行企业再造的风潮。所谓企业再造,出发点在解决组织流程的欠缺效率、不顺畅,目的在改变组织传统的金字塔型结构,改采专业分工、权力下放的小组操作,化简为繁,提高企业的效率与简化企业的层级架构,以达顾客满意。
依据美国管理学者詹姆士。钱辟(James Champy)在其「企业再造」(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一书中指出,由于现今经营环境遽变,企业必须进行从内到外、从上到下的全面组织改造,内涵为结构性、行为性与科技性。
企业再造的目标,在于重新设计企业作业流程,以增加绩效。企业再造的做法包括:由第一线执行者作决策,整合相关性的分工功能,以项目经理为沟通主要桥梁,同时提供多种流程方式,降低对内部控制、检验与协调活动的需求,便利工作团队与项目经理全心协力完成特定组织目标。
2. 价值管理 Value Management
价值管理(Value Management)的观念,在企业中广泛地被引入管理行为,定义为,依据组织的远景,公司设定符合远景与企业文化的若干价值信念,并具体落实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上,一般的工作性质或问题,只要与公司的价值信念一致,员工即不必层层请示,直接执行工作或解决问题。
美国管理学者肯。布兰佳(Ken Blanchard)在「价值管理」(Managing by Values)一书中,认为唯有公司的大多数股东、员工和消费者都能成功,公司才有成功的前提;为达到此「共好」(Gung Ho)的组织目标,组织必须逐步建立能为成员广泛接受的「核心信念」(Core Beliefs),并且在内部工作与外部服务上,付诸实施,成为组织的标准行为典范,始能获得真实的与全面的顾客满意。
价值管理对企业的好处,在于不仅能够传承落实公司的远景,更能设定企业员工守则、工作信条等方法,在组织内部进行各种层面的沟通,凝聚组织、团体、团队与个人的目标成为共同信念,以增加组织成员的生活品质满意度,最终做好顾客服务,持续组织的竞争力和获得可长可久的事业成功。
3.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
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美国学者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在「第五项修练」(The Fifth Discipline)一书中提出此管理观念,企业应建立学习型组织,其涵义为面临变迁剧烈的外在环境,组织应力求精简、扁平化、弹性因应、终身学习、不断自我组织再造,以维持竞争力。
学习型组织应包括五项要素:一、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愿景可以凝聚公司上下的意志力,透过组织共识,大家努力的方向一致,个人也乐于奉献,为组织目标奋斗。
二、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团队智能应大于个人智能的平均值,以做出正确的组织决策,透过集体思考和分析,找出个人弱点,强化团队向心力。
三、改变心智模式(Improve Mental Models):组织的障碍,多来自于个人的旧思维,例如固执己见、本位主义,唯有透过团队学习,以及标竿学习,才能改变心智模式,有所创新。
四、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个人有意愿投入工作,专精工作技巧的专业,个人与愿景之间有种「创造性的张力」,正是自我超越的来源。
五、系统思考(System Thinking):应透过信息搜集,掌握事件的全貌,以避免见树不见林,培养综观全局的思考能力,看清楚问题的本质,有助于清楚了解因果关系。
学习是心灵的正向转换,企业如果能够顺利导入学习型组织,不只能够达致更高的组织绩效,更能够带动组织的生命力。
4.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知识管理(KM, Knowledge Management)是网络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管理学者彼得?杜拉克早在一九六五年即预言:「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资本与机器设备,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受到一九九○年代的信息化蓬勃发展,知识管理的观念结合网际网络建构入口网站、数据库以及应用计算机软件系统等工具,成为企业累积知识财富,创造更多竞争力的新世纪利器。
所谓知识管理的定义为,在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信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能的循环,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能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因应市场的变迁。
一般来说,知识管理是一种漫长的经营策略,带给企业的好处为:一、创造企业新竞争价值。二、增加企业利润。三、降低企业成本。四、提高企业效率。五、建立企业新文化。
5.竞争力优势Competitive Edge
竞争力优势(Competitive Edge)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可?波特(Michael Porter)在「竞争策略」(Competitive Strategy)一书提出的产业竞争分析模式,企业为争取产业内的优势地位,采取的主动攻击或被动防御行为,即竞争策略。
影响企业竞争的五种力量为:一、目前的竞争对手。二、潜在的竞争对手。三、替代性的产品。四、顾客的议价力量。五、供货商的议价力量。
企业为争取竞争力优势,应制订竞争策略的目标,使企业的集合价值全部发挥,深入分析一切的竞争对手。波特认为,企业可采纳三种不同的竞争策略:一、差异化策略(Differentiation),包括产品品质、产品创新、产品特性、配销通路等差异化,建立公司独特性。二、成本领导策略(Cost Leadership),包括引进自动化以降低成本,产品设计低成本,与经验曲线低成本等。三、集中策略(Focus),包括市场区隔集中、研发集中、产品线集中等,以集中公司有限的资源于某一产品的较小市场领域内,建立市场生存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