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相关推荐:2019年育婴师复习资料汇总
除了生长迟滞, 佝偻病, 牙齿发育不全, 过动症这些发生在儿童缺钙的症状以外, 甚至影响到大脑智力发展与将来一生的健康, 如果能够从儿童时期就开始补钙, 就能让骨骼、内脏、大脑等的发育都达到最佳的状态, 为将来一生的健康打好基础。
但是补钙要避开一些思维误区,下面为大家介绍下补钙的六大误区:
误区一:天天补钙
据医师介绍,有很多家长去医院咨询,该给孩子补什么钙。这些家长大部分是在看了补钙宣传广告,受到误导,觉得自己的孩子可能缺钙。正好,孩子正在长牙,或处在发育期,家长们就自己买来各种钙片,每天给孩子吃。
实际上,这些家长并不清楚自己的孩子是否缺钙。这种随意补钙的做法不妥当,医生是不提倡的。现实情况并非如广告所说,大多数孩子都缺钙,情况没有那么严重。
误区二:不需要常规补钙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婴儿每日钙摄入量为300~400mg,1~3岁400~600mg,4~10岁800mg,11~17岁1000mg。
许多家长经常问:“我家孩子天天补钙,怎么还缺钙?”其实,民间俗称的缺钙,医学上称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所致。婴幼儿时期补钙是为了预防佝偻病,首先要常规补的是维生素D,然后再根据情况,看要不要适量补钙。维生素D不足,吃再多钙也是不行的。
而含钙的食物很多,因此,配方奶喂养的儿童只要保证一定的牛奶摄入量,保证膳食营养均衡,即可满足钙营养的需求,不必另行补钙。如果膳食营养均衡,2周岁以上的孩子在饮食中摄入足够的维D,并有足够的日晒,就能预防佝偻病,也不需要另行补钙。青春期的儿童可能需要补钙,但并不要求常规补。一般来说,应该是缺什么,才补什么。极少数缺钙的儿童,主要是由于偏食,或者营养不良引起的。
误区三: 钙补得多就能长个子
11岁的小琳快要进入青春期了,班里别的女生很多已经开始长个头,可小琳还只有1.3米。小琳的妈妈觉得孩子长不高,肯定是缺钙导致的,就给孩子补钙。
目前有些钙剂广告打出“儿童长高要补钙”的旗号,让家长误认为钙剂能促进孩子长高。儿童补钙越多越好其实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单纯补钙并不能直接使儿童长得更高,还可能导致一些健康隐患。
据了解,一个人的身高,除了遗传因素外,还必须有健全的内分泌系统以及维生素D和钙等的协同作用,才能保障骨骼的充分生长。婴儿和青春期儿童骨骼生长最快,钙储存量最多,保证钙摄入量是必要的,但过量补钙、重复补钙、大量服用维生素D的做法并不科学,不但影响儿童胃口,还容易出现厌食、便秘及胀气,甚至可能患上结石。
青春前期和青春期的青少年,虽然对钙的需要量大于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但单纯补钙并不能明显改善身高,均衡营养、合理运动才是保证儿童骨健康最切实有效的途径。
误区四:喝了骨头汤就不会缺钙
儿子正处在青春期,张妈妈决定要给儿子增强营养,多补充一些钙。每周,张妈妈都会给儿子炖大骨汤,觉得儿子多喝骨头汤,就不会缺钙了。
营养学老师提醒,骨头里面的钙决不会轻易溶出来。有实验证明,在高压锅蒸煮两小时之后,骨髓里面的脂肪纷纷浮出水面,但汤里面的钙仍是微乎其微。熬制骨头汤时加些醋,可使骨质中的钙与醋酸结合为可溶于水的醋酸钙,有助于钙的析出。而且熬制时最好不要用高压锅或铝锅,避免在骨头汤中溶出过多的铝,最好用砂锅来炖。
误区五: 孩子骨折应该多补钙
有小朋友摔伤导致骨折,爸爸妈妈会买来各种钙营养品给孩子喝,还给孩子炖骨头汤,觉得这样可以增加骨头里的钙含量,孩子好得快。
实际上,受损伤后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所以单纯的补钙并不能发挥好的效果,甚至可能导致高血钙而影响复原。
正确的方法应当是根据医嘱,卧床或者是增加功能锻炼,这样就可以促进骨头对钙的吸收,加速骨折部位的愈合。
此外,骨头汤对骨折复原有一定的用处,但大量食用有可能造成脂肪摄入过多及重金属超标,不宜多喝。
误区六: 单纯补钙能治儿童缺钙
有的家长把孩子带到医院检查,发现孩子有点缺钙,就自行买来一大堆钙片,给孩子大补特补。
单纯补钙(钙食品)并不能治疗儿童缺钙。发现孩子缺钙后不能只补钙,却忽视了维生素D的摄入,因为大部分钙的吸收需在维生素D的协助才能完成。不过也要注意,不要陷入到另一极端,即过量摄入维生素D,这样可能引发维生素D积蕴中毒现象。
钙是儿童发育进程中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由于儿童骨骼发育迅速,需要较多的钙,如果稍不注意,小儿就易出现缺钙现象。为了防止缺钙,家长们常给孩子用各种钙制剂,可凡事都有个度,补钙也不例外。
每个孩子缺钙的程度各不相同,因而补钙多少也不同。补钙过多可使婴儿囟门过早闭合,头颅不能随着脑的发育而充分增大。一方面形成小畸形,另一方面可限制脑部发育。此外,骨骼过早钙化闭合,使骨骼的发育受到影响,自然使身高受到限制。骨中钙的成分过多,骨骼变脆,易发生骨折,吃太多的钙还会使孩子食欲不振,也影响肠道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
为此,儿科老师提醒家长,给孩子补钙可大有学问。
正确补钙方法一:在医生指导下补
眼前许多父母给孩子补钙,有的超出规定数量。医生提醒家长朋友:“不要随便给孩子买补钙产品,因为市面上的补钙产品有可能添加了不合适的成分,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带孩子去看医生,由医生诊断您的孩子是否缺钙,有没有必要补钙。儿童补钙应在体检确诊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据介绍,儿童摄钙过量,不仅影响食欲,还会抑制对锌、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长期大量地补钙,有可能导致血钙超标。若钙过度在体内沉积,严重可致脏器钙化,影响脏器功能。
正确补钙方法二:食补比药补更好
对儿童来说,补钙食补比药补更好。奶和奶制品是钙的最好来源;豆类、坚果类、绿色蔬菜、各类瓜子也是较好来源,虾皮、芝麻酱、海带、发菜、紫菜、黑木耳、蟹肉、豆制品、蛤蜊等含钙量很高。所以,应该尽量通过改善饮食结构,日常生活中把奶作为必需品,达到从天然食品中获取足量钙的目的。
拿喝牛奶来说(乳糖不耐受症者可选择酸奶),每100克鲜牛奶含钙120毫克,如果每人每天喝奶250克,便能提供钙300毫克;每天喝牛奶500克,便能供给600毫克的钙;再加上膳食中其他食物供给的300毫克左右的钙,便能基本满足人体对钙的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D、某些氨基酸(如赖氨酸、精氨酸、色氨酸等)、乳糖、适当的钙磷比都将有助于钙的吸收,而植酸、草酸、过量膳食纤维、碱性磷酸盐、过量脂肪、某些抗酸药、四环素、肝素则不利于钙的吸收,过量的蛋白质摄入会降低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使钙排出增加。所以,在食用含钙丰富的食品时,应避免过多食用含磷酸盐、草酸、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免影响钙的吸收。
正确补钙方法三:补钙不宜喝饮料
某老师提醒小朋友,补钙时不宜喝碳酸饮料。当饮料中的二氧化碳和血液中的水分结合,就会产生碳酸。而血液中大量的碳酸将导致酸中毒,使我们从食物中获得的一部分钙无法在骨骼上沉积,或者干脆“偷走”我们骨头中的钙。
饮料中的咖啡因会使肾脏将血液中蛋白质上的钠剔除,同时也会将钙离子一起分离出去。另一个罪魁祸首是磷酸,它是可乐中的一种成分。研究表明,如果人体内磷所占的比率远远高于钙,则会使骨骼中的钙不断流失。
正确补钙方法四:补钙剂量要适当
老师认为,不同的钙制剂其钙的含量不同,服用时应根据具体补充的钙制剂特点适当使用。
人体对钙的需求量,因年龄的不同而各异,1岁以内的小儿每日需要0.5g左右,而13岁以上则需要1.2g,这里所指的是钙元素的量,而不是钙片的量。应将钙制剂中的含钙元素的量核算出来,结合已能从食物中摄取的钙量,决定服钙制剂的量。
正确补钙方法五:牛奶+钙片+户外运动
对于3~7岁的儿童来说, 由于他们的消化肠道刚刚脱离婴幼儿时期的发展期, 对于食物的吸收尚未功能完整, 所以仍然很娇嫩, 对于像钙片这种营养补充品的吸收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一般营养学家多建议儿童以牛奶来当作最佳的钙质补充来源, 因为牛奶易于消化吸收, 且富含钙质, 并含多种蛋白质, 矿物质与维生素等营养, 但是面临的问题是许多儿童并不喜欢喝牛奶, 或是喜欢喝加味的调味奶, 以增加喝牛奶的适口性与口感接受度, 但如此一来又摄入多余的糖类, 而会担心有儿童肥胖的问题发生, 另一方面, 许多东方儿童有乳糖耐受症的体质, 喝牛奶(尤其是营养保存较佳的鲜奶)会发生腹泻, 因而对于喝牛奶这件事永远裹足不前。
而且,有的父母把钙片碾碎后混在牛奶或食物里喂宝宝,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做法。因为混在食物中的钙片宝宝只能吸收20%,其余的钙经过消化后会排出体外。而且,奶和钙很容易结合形成凝块,不仅钙不易被吸收,乳汁也不容易被消化。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喂奶后1-2小时,宝宝胃内的食物大部分被排空后再服钙片。
如果小孩不喝牛奶, 可以选择一些吸收较佳的钙片补充剂来为儿童补钙, 目前市面上多种的钙片, 柠檬酸钙是比较新一代的价廉物美产品。
除了补充牛奶或钙片以外, 应该多让儿童到户外运动, 除了可以增进骨骼强健的发展, 也让小孩接触日光而生成维它命D3, 以增进钙在肠道中的吸收度。
正确补钙方法六:找准补钙的最佳时间
一般来说,任何时候都可以服用钙片,但人体每次摄入钙低于或等于50毫克时,钙的吸收率最高,所以给宝宝服钙片时,尽可能延长每次补钙的时间,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以达到最好的吸收效果。
老师建议,碳酸钙的最佳服用时间是饭后半小时。因为此时服用钙制剂,吸收率最高,利用率最好,能充分发挥钙剂的各种效能。而各种研究也表明,进餐时胃分泌较多的胃酸,有利于补钙剂的吸收率达到最高点。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2019年育婴师复习资料:宝宝六大补钙误区”文章,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更多育婴师考试准考证领取,准考证打印信息,请关注备考资料频道!
不想错过育婴师考试,准时知道育婴师考试时间,报名时间,可以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更多育婴师资格考试精华资料请点击文章下方“免费下载”免费下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