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注册会计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8年注册会计师《会计》第十章第三节设定受益计划的确认与计量

环球网校·2018-07-06 10:20:37浏览209 收藏41
摘要 2018年注册会计师基础阶段已开始,环球网校小编整理并发布“2018年注册会计师《会计》第十章第三节设定受益计划的确认与计量”本章规范的职工薪酬业务会计处理在实际工作均会涉及,其内容自2014年准则修订后,成为高频考点,需要重点关注。学习时将离职后福利知识点掌握。
第三节 离职后福利的确认与计量

1.定义:离职后福利,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除外。

【提示 1】离职后福利计划,是指企业与职工就离职后福利达成的协议或者企业为向职工提供离职后福利制定的规章或办法等

【提示 2】离职后福利计划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

设定受益计划

1.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提示】参照雇员收入和供职年限为基础的公式来确定退休福利支付进的退休福利计划

【提示】在该计划下,承诺退休福利的支付取决于该计划的财务状况、注资人今后支付提存金的能力、该计划的投资业绩和经营效率

(1)设定提存计划

企业义务:企业的法定义务是以企业同意向基金的缴存额为限,不负进一步支付义务

风险承担主体:精算风险(即福利将少于预期)和投资风险(即投资的资产将不足以支付预期的福利)实质上要由职工来承担,企业不承担与基金资产有关的风险

(2)设定受益计划

企业义务:企业向独立基金缴费金额要以满足未来养老金给付义务的顺利进行为限,负有进一步支付义务

风险承担主体:与基金资产有关的风险由企业承担

2.设定受益计划的计量(4 步)

(1)确定设定受益义务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

(2)确定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

(3)确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4)确定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会计分录:

存在资产的设定受益计划下的账务处理:

(1)提存资金时:

借:设定受益计划资产

贷:银行存款

(2)每年发生服务成本时

借:管理费用—离职后福利

贷:应付职工薪酬

(3)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发生利息收益时

借:设定受益计划资产

贷:财务费用

发生利息费用时作相反分录。

(4)引入或修改计划时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5)实际支福利时

借:应职工薪酬

贷:设定受益计划资产

(6)重新计量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

贷:其他综合收益

第一步:确定设定受益义务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两次折现的思想)。

设定受益义务的现值,是指企业在不扣除任何计划资产的情况下,为履行当期和以前期间职工服务产生的义务所需的预期未来支付额的现值。(也就是将职工退休后未来可以拿到的薪酬折现到退休时点的现值)

当期服务成本,是指职工当期提供服务所导致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额。(也就是将上面设定受益义务的现值除以职工自实施设定收益计划时起至退休时止的年数,计算出每年的平均服务成本,然后再将该平均服务成本折现到自实施设定收益计划时起至退休时止的每年年末,计算出归属于每年的当期服务成本)

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釆用无偏且相互一致的精算假设对有关人口统计变量(如职工离职率和死亡率)和财务变量(如未来薪金和医疗费用的增加)等作出估计,计量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并确定相关义务的归属期间。

【提示】折现率为根据资产负债表日与设定受益计划义务期限和币种相匹配的国债或活跃市场上的高质量公司债券的市场收益率确定,将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予以折现。

第二步:确定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设定受益计划存在资产的,企业应当将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减去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所形成的赤字或盈余确认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设定受益计划存在盈余的,企业应当以设定受益计划的盈余和资产上限两项的孰低者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其中,资产上限,是指企业可从设定受益计划退款或减少未来对设定受益计划缴存资金而获得的经济利益的现值。

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0,净负债;< 0,净资产)

第三步:确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职工薪酬成本=服务成本+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当期服务成本+过去服务成本+结算利得或损失)+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除非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职工福利成本计入资产成本,企业应当将服务成本和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管理费用等科目

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

当期服务成本,是指因职工当期服务导致的设定受益义务现值的增加额。

3.结算利得和损失,是指下列两项的差额:

①在结算日确定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

②结算价格,包括转移的计划资产的公允价值和企业直接发生的与结算相关的支付。

结算利得或损失=在结算日确定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结算价格(>0,结算利得;<0,结算损失)

4.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是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在所处期间由于时间流逝产生的变动。包括计划资产的利息收益、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利息费用以及资产上限影响的利息。

第四步:确定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重新计量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且在后续期间不应重分类计入损益,但是企业可以在权益范围内转移这些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的金额。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包括下列部分:

1.精算利得和损失,即由于精算假设和经验调整导致之前所计量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或减少。

2.计划资产回报,扣除包括在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

3.资产上限影响的变动,扣除包括在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