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经济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8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点预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环球网校·2017-12-19 09:58:24浏览204 收藏20
摘要   【摘要】2018年经济师考试备考即将开始,环球网校为帮助大家备考特分享了2018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点预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供大家预习备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更多资料敬请关注环球经济师考试频道! 

  【摘要】2018年经济师考试备考即将开始,环球网校为帮助大家备考特分享了“2018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点预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供大家预习备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更多资料敬请关注环球经济师考试频道!

  相关推荐:2018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点预习汇总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1、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定义:公共物品是指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同时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那类物品。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首次提出来的。特征: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主要特征,非排他性是派生特征。

  ①非竞争性: 指的是某种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并不增加任何额外成本,也就是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为零。这一特征强调了集体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收益。

  ②非排他性: 指的是 一种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出来,要排除一个额外的消费者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尽管技术上排他是可行的,但这样做的成本过高。这一特征指出了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困难。

  上述公共物品的两个特征中,正因为公共物品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若是由于个人没有付费而阻止他的消费,则违反了社会资源有效利用的帕累托准则。

  2、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

  私人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自愿的市场交易实现的;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政治交易实现的。

  决策机制的形式:一般介于独裁(一个人说了算)和一致同意之间,称为多数决策规则或少数服从多数。常见的多数决策机制有:相对多数决策、二轮决选制、逆向排除法、博尔达计分法、孔多塞规则、赞同投票等。

  3、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

  1)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理性的社会成员将利用其智慧,通过规则的创新,以获取来自公共物品交易的共同利益,并公正地分享收益和分担成本。

  2)内容:该制度结构涉及以下四方面内容:

  ①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制度:何种物品应当被公共地而不是私人地提供?提供多少?决策问题是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的核心。

  ②公共物品供给的融资制度:由谁为公共物品付费?以何种方式付费?

  ③公共物品供给的生产制度:由谁负责公共物品的生产或公共服务的递送?以何种方式生产与递送?

  ④公共物品的受益分配制度:谁将成为公共物品供给的最终受益者?受益的规模和结构状况如何?

  建立制度结构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多元的、竞争性的、有效率的均衡发展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

  4、公共物品的融资与生产:公共物品的供给包括两重含义。

公共物品供给的

两重含义

类别

具体内容

 

 

 

 

公共物品的融资

(谁付费、怎么付)

政府融资

(强制融资)

“免费搭车”使得公共物品市场融资机制失灵,所以政府应作为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提供者,以强制税收的形式为公共物品融资。政府融资的缺点是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

私人融资

(自愿融资)

非排他性成为对自愿融资起阻碍作用的关键因素。尽管有这种限制,公共物品有时还经由收费的集体行动而被自愿提供,特别是在公共物品的受益结构和成本分担都比较清晰的小规模集体中,或者当提供者同时也是该公共物品的主要受益者时。私人融资的缺点是可能导致公共物品供给的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平衡。

联合融资

对于政府来说,通过价格机制激励私人自愿提供公共物品,而不是亲自来提供,则是最为理想的。常见的手段是政府以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私人机构提供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的生产

由谁负责、如何将投入转为产出)

政府生产

代表公众利益的政治家雇佣公共雇员,与他们签订就业合同,合同中对所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做出具体规定。

合同外包

是指政治家首先与私人厂商签约,再由这个私人厂商与其雇员签订劳务合同,按政府的要求完成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生产任务。合同外包是公共服务提供私有化的表现。

 

从交易费用经济学和不完全合同理论的角度看,各类组织(包括政府机关)在最小化交易费用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应当通过不同组织结构间的比较制度分析,来确定何种组织结构在何种公共物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效率。

  5、市场和市场效率

  ①市场系统:居民、企业、政府三个相对独立主体组成;市场:商品交易的场所。

  ②政府经济活动范围: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矫正外部性;维持有效竞争;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经济。

  6、财政的基本职能: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等3个职能。

  7、资源配置

  1)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主要是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弥补市场的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

  2)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大小决定于政府的职能范围,应当是市场失灵而又为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主要包括:

  ①满足政府执行职能的需要,包括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和执行社会公共服务的领域,如国家安全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②市场不能有效提供而社会又需要的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开支,如公共卫生、科技、公共工程。

  ③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引导支出,如矫正外部效应,维护市场竞争。

  3)公共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

  ①根据政府职能的动态变化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公共财政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从总量上实现高效的社会资源配置原则;

  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要正确安排财政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的比例,合理安排财政投资支出规模和结构;

  ③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④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

  ⑤通过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

  8、收入分配

  ①财政收入分配的含义:是指政府运用财政手段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果的职能。

  ②财政收入分配的目标: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目标。

  9、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①根据市场和政府的职责分工,明确市场和财政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

  ②加强税收调节,通过税收进行的收入再分配活动,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收入的直接调节,

  有一定的强制性。如通过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将企业和个人的收益调节到合理水平,通过资源税调节自然资源形成的级差收入。

  ③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通过转移性支付对收入进行再分配,是将资金直接补贴给地区和个人,有明确的受益对象、受益范围和政策选择性,对改变社会不公的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如增加对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地区的转移性支出,增加社会保障,收入保障,教育和健康等个人转移性支出等。

  ④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通过公共支出提供社会福利(如公共卫生防疫、福利设施与服务、住房)等进行的收入分配,在受益对象上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9、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含义:是指通过财政活动对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发生影响达到稳定和发展经济目的。

  四大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经济稳定职能重点:维持社会资源在高水平利用状况下的稳定。

  经济发展要建立在经济稳定的基础上,经济稳定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推动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保证物价和经济增长稳定,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②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等,调节社会投资需求水平,影响就业水平,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通过财政直接投资,调节社会经济结构,调节社会有效供给能力。

  ③通过税收等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

  ④财政加大对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大对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等,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

编辑推荐:

各地区经济师考试资格审核安排汇总

全国各省2017年经济师考试成绩查询时间汇总

2018年初中级经济师考试报考指南汇总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本文环球网校小编集中整理“2018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点预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供大家参考。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经济师频道&论坛,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摘要】2018年经济师考试备考即将开始,环球网校为帮助大家备考特分享了“2018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点预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供大家预习备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更多资料敬请关注环球经济师考试频道!

  相关推荐:2018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点预习汇总

  10、公共选择

含义

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是关于“政府失灵”的理论,它分析的是政治场景和公共选择中的个人(包括投票人、政治家、官僚)行为。它从与经济学同样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和“经济人”假设出发,对个人在政治环境中的行为,做出科学的分析与判断。

产生

产生于20世纪40--50年代的美国。

代表

人物

詹姆斯·布坎南、戈登·塔洛克等

理论

基石

个人主义方法论

人们只能通过对个人及其行为的理解来理解社会

经济人假设

政治场景中的个人都是自利、理性和效用最大化者,必定在政治场景的特定激励和约束下,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谋求自我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公众利益最大化

作为一种交易的政治过程

和市场过程一样,政治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个人之间的交易网络。所不同的是

第一,在通常的市场上,个人用货币交换所需的物品和服务;而在政治市场上,个人以自己同意承担的成本份额(或税收),交换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与服务。

第二,市场交易是边际交易,交易双方可以就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讨价还价,最终达到双方满意的结果;而政治交易中,个人在特定方案上只能做出同意或不同意的选择,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那些持不同意见的少数派只能接受对其不利的方案。

  11、政府失灵及其表现形式

  ①选民“理性的无知”与“理性的非理性”

  1)唐斯的“理性投票人假说”,尽管公共物品供给数量和质量,以及其成本分担,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但是作为公共物品需求者和投票者,个人也许没有动机通过投票传达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信息。理性的个人投票与否,取决于参加投票的期望净收益。

  2)“理性的无知”,是指理性的选民由于不指望自己的一票能够影响选举结果,因而没有动力花费时间和成本去搜寻有关选举的信息。

  3)“理性的非理性”是指,正是由于手中的一票对于选举结果无足轻重,即使拥有必要的信息,选民也不愿意投入精力和时间,他们不会好好利用这些信息。这导致选民往往胡乱投下、自己那神圣的一票,根本没有正确表达自己的偏好,何谈政府根据选民表达的偏好来有效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呢?

  ②政治家(政党)选票极大化

  只有符合中间选民偏好的纲领或提案,才有助于实现选票极大化的目标。一味迎合中间选民的利益,必然导致少数派社会成员的利益和诉求被忽视,有违社会公正原则。

  ③投票循环:投票循环又被称作“孔多塞悖论” 。孔多塞主张,集体应当选择在两两对决中以简单多数胜出的议案,该种形式的选举规则被称之为“孔多塞规则( Condorcet procedure)”,其核心思想一般由“三个选民一三个选项,两两表决、得多数票者获胜”的简单模型来表达。会出现投票循环的情况。

  阿罗不可能定理:当选项超过三个,社会成员超过三人时,所有的投票的规则都是有缺陷的,除非武断决定胜出方案,否则民主投票将没有任何结果。

  ④官僚体系无效率:尼斯坎南的官僚理论解释了官僚体系缺乏效率的原因。该模型中的官僚机构具有两大特征:

  1)官僚在给定需求约束和成本约束条件下,最大化本部门的总预算。

  2)官僚机构(行政部门及其公务人员)负责生产某种公共物品与服务(或其组合),以与其服务对象(立法机构或其中间投票人)的预算拨款相交换。

  ☆尼斯坎南模型在公共物品的政府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第一,应当增强官僚部门内部的竞争性,增加某一行业官僚部门的数量是方法之一,也可以允许其他行业现有的官僚部门通过业务参与以强化竞争;

  第二,通过改变对官僚的激励,引导其最小化既定产出的成本;

  第三,通过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外包,让更多的私人营利性企业加入到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来,以期提高效率。

  ⑤利益集团与寻租:利益集团寻求租金的努力,通过影响政府税收、管制、关税保护等政策,导致了非生产性再分配,既降低了经济效率,又浪费了社会资源。除此之外,利益集团还通过提供经济资助直接影响行政和立法的选举格局;通过战略性地提供与公共政策相关的信息以影响公共政策。

  12、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①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意义:现代财政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②我国财政制度主要存在问题:预算管理制度问题;税收制度不适应;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划分问题;财政收入中低速增长与财政支出刚性的矛盾。

  ③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方向: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

  ④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主要任务:

  1)建立完整、规范、透明、高效的现代政府预算管理制度;

  2)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调节功能,稳定宏观税负);

  3)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收入划分)。

编辑推荐:

各地区经济师考试资格审核安排汇总

全国各省2017年经济师考试成绩查询时间汇总

2018年初中级经济师考试报考指南汇总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本文环球网校小编集中整理“2018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点预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供大家参考。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经济师频道&论坛,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