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银行《法律法规》难点点拨2.1章

环球网校·2016-09-14 09:11:32浏览152 收藏60
摘要   【摘要】2016年银行业初级从业资格考试将于10月份进行,《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是必考科目,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环球网校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频道编辑整理发布银行《法律法规》难点点拨2 1章供各位考生学习
  【摘要】2016年银行业初级从业资格考试将于10月份进行,《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是必考科目,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环球网校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频道编辑整理发布银行《法律法规》难点点拨2.1章供各位考生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各位备考。银行《法律法规》难点点拨2.1章

编辑推荐:银行从业资格公共基础考点精选汇总

  第二章 金融基础知识 第一节 货币基础知识

  考点1货币本质与职能

  1.货币的起源与演变

  货币是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

  按照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货币是伴随着商品价值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最终产生的。商品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变化阶段:简单的价值形式阶段、扩大的价值形式阶段、一般价值形式阶段和货币价值形式阶段。

  货币产生后.伴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形式经历了不同的演变过程,主要包括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包括可兑换的信用货币和不兑现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2.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的本质:(1)一般等价物。货币首先是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但货币又是特殊商品.其特殊性表现在:货币是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具有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2)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使商品的不同所有者通过等价交换实现他们之间的社会联系.这种联系就是人和人之间的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银行《法律法规》难点点拨2.1章"是重要的知识点请广大考生复习做好备考准备,更多内容请关注环球网校银行从资格频道或论坛,我们愿与广大考生朋友探讨交流,共求进步!

  编辑推荐:

  2016上半年银行业初级|中级资格报考须知 

  初级资格《公司信贷》 | 《个人理财》考点汇总

  银行业中级《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章节习题及答案
  【摘要】2016年银行业初级从业资格考试将于10月份进行,《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是必考科目,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环球网校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频道编辑整理发布银行《法律法规》难点点拨2.1章供各位考生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各位备考。银行《法律法规》难点点拨2.1章

编辑推荐:银行从业资格公共基础考点精选汇总

  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即商品的价值用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价格。货币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可以是本身有价值的特殊商品.也可以是不足值或没有价值的信用货币或价值符号。作为价值尺度,货币把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商品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货币执行这一职能,不需现实货币。人们可以在观念上用货币来衡量商品价值.如商品标价。

  (2)流通手段,即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特点:第一,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第二,不需要具有十足价值,可以用符号代替。我们从商品买卖过程中所看到的货币的作用,就属于这一种,所以这种职能又叫做购买手段。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起初是贵金属条、块,以后发展成铸币,最后出现了纸币。纸币是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

  (3)贮藏手段,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货币就退出流通: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部分被贮存的货币就进人流通。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足值的金银货币。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发挥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纸币不具备贮藏手段的职能。

  (4)支付手段.即货币是债权债务关系的清算手段。支付手段是随着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后来,它又被用来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服务。

  (5)世界货币,即货币越出一国疆界,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世界货币是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世界货币除作为价值尺度之外.还是国际支付手段、国际购买手段和财富的国际转移手段。

  备考提示

  货币的两大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银行《法律法规》难点点拨2.1章"是重要的知识点请广大考生复习做好备考准备,更多内容请关注环球网校银行从资格频道或论坛,我们愿与广大考生朋友探讨交流,共求进步!

  编辑推荐:

  2016上半年银行业初级|中级资格报考须知 

  初级资格《公司信贷》 | 《个人理财》考点汇总

  银行业中级《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章节习题及答案

  【摘要】2016年银行业初级从业资格考试将于10月份进行,《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是必考科目,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环球网校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频道编辑整理发布银行《法律法规》难点点拨2.1章供各位考生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各位备考。银行《法律法规》难点点拨2.1章

编辑推荐:银行从业资格公共基础考点精选汇总

  考点2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1.货币需求及影响因素

  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个人、企业单位、政府)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或社会各阶层对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需求。

  备考提示

  注意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变动关系。

  2.货币供给及货币层次划分

  (1)货币供给的含义。

  货币供给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行服务的货币量,它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货币供给是个存量概念。

  社会公众持有现金的愿望、社会各部门的现金需求、社会的信贷资金需求、财政收支等因素,都会影响货币供给量。

  (2)货币供应量层次的划分。

  现阶段。我国按流动性不同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备考提示

  区分狭义货币供应量和广义货币供应量。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银行《法律法规》难点点拨2.1章"是重要的知识点请广大考生复习做好备考准备,更多内容请关注环球网校银行从资格频道或论坛,我们愿与广大考生朋友探讨交流,共求进步!

  编辑推荐:

  2016上半年银行业初级|中级资格报考须知 

  初级资格《公司信贷》 | 《个人理财》考点汇总

  银行业中级《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章节习题及答案

  【摘要】2016年银行业初级从业资格考试将于10月份进行,《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是必考科目,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环球网校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频道编辑整理发布银行《法律法规》难点点拨2.1章供各位考生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各位备考。银行《法律法规》难点点拨2.1章

编辑推荐:银行从业资格公共基础考点精选汇总

  3.存款货币创造过程及影响因素

  (1)存款货币创造过程。

  商业银行创造信用货币是在它的资产负债业务中.通过创造派生存款形成的。原始存款是指银行以现金形式吸收.能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派生存款指银行以转账方式来发放贷款或从事其他资产业务时创造出来的存款。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创造的基础.而派生存款是信用扩张的条件。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银行提供的货币和贷款会通过数次存款、贷款等活动产生出数倍于它的存款。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应该具备两个前提:首先是部分准备金制度,其次是非现金结算制度。

  (2)货币乘数及影响因素。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的扩张倍数.是在基础货币的基础上.货币供应量通过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作用而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

  备考提示

  理解货币乘数公式中各个因素所对应的含义。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银行《法律法规》难点点拨2.1章"是重要的知识点请广大考生复习做好备考准备,更多内容请关注环球网校银行从资格频道或论坛,我们愿与广大考生朋友探讨交流,共求进步!

  编辑推荐:

  2016上半年银行业初级|中级资格报考须知 

  初级资格《公司信贷》 | 《个人理财》考点汇总

  银行业中级《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章节习题及答案

  【摘要】2016年银行业初级从业资格考试将于10月份进行,《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是必考科目,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环球网校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频道编辑整理发布银行《法律法规》难点点拨2.1章供各位考生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各位备考。银行《法律法规》难点点拨2.1章

编辑推荐:银行从业资格公共基础考点精选汇总

  考点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条件下,因纸币发行过多,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总体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1)通货膨胀的原因。

  (2)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①对生产和流通的影响。

  第一.通货膨胀不利于生产正常发展。在物价普遍上涨的情况下,生产成本随之提高,生产性投资风险加大.会导致社会生产资本总量减少;通货膨胀会使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受到破坏,成本、收入、利润等均无法准确核算,严重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第二,通货膨胀打乱了正常的商品流通秩序。一方面,由于价格信号扭曲、各地物价上涨不均衡,引起商品向价格上涨最快、水平最高的地区流动,导致商品供求不合理,加大运输成

  本,进一步推动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在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商品抢购、囤积居奇等现象.进一步加剧市场供需矛盾。

  ⑦对分配和消费的影响。

  第一.通货膨胀会引起不利于固定薪金收入阶层的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第二.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的分配。

  第三,通货膨胀会降低消费规模。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银行《法律法规》难点点拨2.1章"是重要的知识点请广大考生复习做好备考准备,更多内容请关注环球网校银行从资格频道或论坛,我们愿与广大考生朋友探讨交流,共求进步!

  编辑推荐:

  2016上半年银行业初级|中级资格报考须知 

  初级资格《公司信贷》 | 《个人理财》考点汇总

  银行业中级《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章节习题及答案

  【摘要】2016年银行业初级从业资格考试将于10月份进行,《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是必考科目,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环球网校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频道编辑整理发布银行《法律法规》难点点拨2.1章供各位考生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各位备考。银行《法律法规》难点点拨2.1章

编辑推荐:银行从业资格公共基础考点精选汇总

  ③对金融秩序和经济、社会稳定的影响。

  第一,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当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为负值时,常常会引起居民挤提存款.用于抢购商品。而企业争相贷款,将贷款的资金用于囤积商品,赚取暴利。这会导致银行资金紧张.扰乱了金融领域的正常秩序。

  第二.严重的通货膨胀,会使社会公众失去对本国纸币的信心,不愿意接受和使用纸币,甚至会出现排斥货币的现象,导致一国的货币制度走向崩溃。

  第三.由于通货膨胀使生产领域受到打击.生产性投资的预期收益普遍低落,而流通领域则存在过度的投机,导致经济紊乱。

  第四.通货膨胀引起的经济领域的混乱,会直接波及整个社会,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分配不公会激化社会矛盾.导致政府威信下降,政局不稳定。

  (3)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2.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领域对货币的实际需求量而引起的货币升值。从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备考提示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产生原因、造成影响以及治理对策均为考查重点。尤其要注意区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治理对策。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银行《法律法规》难点点拨2.1章"是重要的知识点请广大考生复习做好备考准备,更多内容请关注环球网校银行从资格频道或论坛,我们愿与广大考生朋友探讨交流,共求进步!

  编辑推荐:

  2016上半年银行业初级|中级资格报考须知 

  初级资格《公司信贷》 | 《个人理财》考点汇总

  银行业中级《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章节习题及答案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