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摘要】教师在创设良好环境时应当有明确的目的,要制定计划,使整个幼儿园环境氛围具有整体性,而不能零敲碎打。更多相关内容可详见下面环球网校教师招聘考试频道整理的2016年教师招聘幼儿学前教育第五章第二节考点:学前社会教育的目标与方法,助力备考,预祝大家顺利过关。
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
(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总目标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总目标是社会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是学前阶段社会教育任务和要求的总和,是对幼儿社会教育目标最为概括的陈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总目标为:
(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小班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身体主要部
位的主要特征和功能,初步懂得自我保护;
(2)引导幼儿知道自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初步萌发幼儿的独立性和最基本的自我控制能力;
(3)引导幼儿逐步熟悉集体生活环境,认识集体中的同伴与人,初步了解他们与自己的关系,使幼儿初步适应集体生活;
(4)使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不好哭,不怕生,愿意与他人交往,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集体活;
(5)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使幼儿初步能有礼貌地同他人交往,见了老师和长辈会问好;
(6)使幼儿初步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卫生要求,养成初步的卫生习惯;
(7)使幼儿初步懂得主要的交通安全常识;
(8)培养幼儿初步的学习习惯,引导幼儿遵守最基本地学习活动规则;
(9)激发幼儿从事简单地自我服务劳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父母和老师的劳动;
(10)教育幼儿初步懂得不提无理要求,不无故发脾气;
(11)引导幼儿与同伴共同活动,不争抢或独占玩具。
中班
(1)使幼儿能够初步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异同;
(2)使幼儿能够初步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初步懂得同情和关心他人;
(3)萌发幼儿最基本的自我控制能力,引导幼儿初步懂得不损害同伴;
(4)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周围主要的社会机构、设施,初步知道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萌发幼儿最初的爱家乡的情感;
(5)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重大的节日,并使幼儿感受节日的快乐;
(6)初步激发幼儿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引导幼儿在同伴及成人交往中,能初步准确地使用貌用语;
(7)引导幼儿初步懂得与他人合作,初步懂得分享和谦让;
(8)引导幼儿了解周围成人的劳动,鼓励幼儿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初步养成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的习惯;
(9)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幼儿能初步克服困难,完成任务,鼓励幼儿能有始有终地做一件事;
(10)引导幼儿初步学会评价自己和同伴,引导幼儿初步能承认错误,改正缺点;
(11)引导幼儿初步养成诚实、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
(12)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民间艺术及我国的传统文化精品。
大班
(1)使幼儿初步了解自己的成长及成人为此付出的劳动,激发幼儿爱父母和老师及其他长辈的情感;
(2)引导幼儿初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学会紧急情况下的应变办法;
(3)引导幼儿了解自己所在的集体,初步懂得应对集体做有益的事,培养幼儿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4)引导幼儿主动、准确地使用礼貌用语,能以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往,和同伴友好相处;
(5)引导幼儿主动照顾,关心小班和中班的小朋友;
(6)引导幼儿了解周围的社会生活,让幼儿初步了解社会机构、社会成员和他们的劳动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萌发幼儿尊敬、热爱劳动者的情感;
(7)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的民族及丰富的物产,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8)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国家间的友好往来,萌发爱好和平的情感;
(9)引导幼儿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初步懂得应向好的榜样学习,萌发初步的爱憎感;
(10)使幼儿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初步会以规章制度对照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引导幼儿喜欢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初步懂得爱惜劳动成果,爱惜公物;
(1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家乡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初步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人文景观,产生对民族文化的喜爱及保护自然社会环境的初步意识;
(1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世界著名的人文景观及优秀艺术精品,萌发对世界文化的兴趣。
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
(一)以情感体验为主的方法
1.陶冶法
陶冶法是指利用环境条件、生活气氛以及教育者自身的言行举止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方法。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特点是随机性和无意性,陶冶法的特点就在于在潜移默化中"陶情川冶性"是学前儿童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使用陶冶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陶冶法利用的是整个环境条件、生活氛围,因此幼儿园协同每个成员,步调一致地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营造温馨和谐、互相关爱、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以形成良好的幼儿园文化。
(2)教师在创设良好环境时应当有明确的目的,要制定计划,使整个幼儿园环境氛围具有整体性,而不能零敲碎打。
(3)陶冶法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因此,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言语说教。
2.共情训练法
共情训练法是指通过一些形式让学前儿童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体验,以使学前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类似情绪能主动、习惯性地自然理解和分享的方法。运用时需要注意:
(1)提供的情境必须是学前儿童熟悉的
社会生活或学前儿童看得懂的,这样学前儿童才可能产生共情,否则可能出现误解。
(2)共情训练的基点应是唤起学前儿童
已有的类似体验,使学前儿童已有的体验与当前情境相关联,从而理解与分享。
(3)注重学前儿童表现共情,使他们不仅仅停留在同情与共鸣上,更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4)教师应与学前儿童一起真正投入情感,不能成为旁观者。
编辑推荐: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招聘频道和教师招聘论坛,查询了解相关信息。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可以手动Ctrl+D收藏,方便查阅。小编及时更新相关资讯,欢迎持续关注。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6年教师招聘幼儿学前教育第五章第二节考点:学前社会教育的目标与方法相关信息。
【摘要】教师在创设良好环境时应当有明确的目的,要制定计划,使整个幼儿园环境氛围具有整体性,而不能零敲碎打。更多相关内容可详见下面环球网校教师招聘考试频道整理的2016年教师招聘幼儿学前教育第五章第二节考点:学前社会教育的目标与方法,助力备考,预祝大家顺利过关。
3.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指模仿现实社会中的某种情境,让学前儿童扮演其中相应的社会角色,使学前儿童体验角色的情绪情感,并表现出与该角色一致的社会行为的方法。使用角色扮演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学前儿童熟悉、理解和喜欢的角色活动情景,以使学前儿童具有相应的经验储备和情境理解力。
(2)教师要尊重学前儿童选择角色、变化角色和创造角色的愿望,教师只可指导活动,不应经常分配角色,最好能够尽量提供儿童
自由游戏的机会,让他们自由模仿表演,这能更好地发挥儿童的自主性。
(3)由于学前儿童好模仿,因此扮演的角色要以正面形象为主,特别要避免出现经常由某几个人扮演反面角色的情况,这容易形成负面的刻板印象,影响儿童在群体中的身份。
(二)以观察、实践为主的方法
1.参观法
参观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地带领学前儿童观察某一综合性的社会设施或机构,促使他们加深对这些设施和机构的了解,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并使他们获得某些社会技能的方法。运用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参观场所要安全、卫生,无危险因素,以保证学前儿童的健康和安全。一般来说参观地不宜离幼儿园过远。
(2)参观前要有详细而周密的计划。包
括联系参观单位,取得他们的支持与合作,要精心设计参观路线及提问等。
(3)参观单位的介绍要简练易懂,适合学
前儿童的理解水平。
(4)参观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要通过提问有步骤地引导学前儿童观察。
(5)参观结束回到幼儿园后,教师要对参观进行总结,以提升学前儿童的经验。同时可以引导学前儿童将活动延伸到区域游戏
2.实践法
教师创造一定条件,组织学前儿童亲自参与某项活动,感知、体验或学习某种社会实践技能的社会教育活动。实践法有助于学前儿童学习社会实践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能满足学前儿童参与成人活动的愿望,形成学前儿童对劳动的正确认识。运用实践法需要注意:
(1)实践内容和要求要适合学前儿童的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难度过高的内容既会让儿童产生挫败感,也容易产生诸多纪律问题。
(2)实践法重在让学前儿童参与活动,因此,要重视实践过程中学前儿童参与的态度与积极性,至于结果如何不要强求。
(3)实践过程中要教给学前儿童做事的方法,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避免只会简单模仿。
(4)要鼓励学前儿童勇于克服困难,以培养他们的毅力。
3.行为练习法
行为练习法是指组织学前儿童按照正确的社会行为要求反复进行练习,促使学前儿童掌握和巩固某种社会行为技能的方法。运用行为练习法需要注意:
(1)行为练习要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
指导下进行。即教师首先要示范正确的行为,以供幼儿学习与模仿。
(2)行为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以引起学前儿童练习的兴趣和愿望,避免简单枯燥。
(3)由于学前儿童社会学习具有反复性
的特点,行为练习要反复进行,持之以恒,以使其行为得以巩固。持之以恒的要点就是要尽量形成规律的活动节奏与规范的活动形式。
(三)以语言引导为主的方法
1.谈话法
谈话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前儿童围绕一个生活中的主题,回忆已有生活经验,进行交流的方法。运用谈话法需要注意:
(1)谈话的主题要来源于学前儿童的生活,适合他们的生活经验,是他们感兴趣的;
(2)谈话是双向交流活动,因此要避免教师单方面讲述;
(3)谈话结束时应有总结,但总结的方式
避免单一化,可以教师总结,可以用一首儿歌总结,也可以让学前儿童自己总结。
2.讲述法
讲述法是指教师通过描述事物的特征,
帮助学前儿童了解某一知识、道理、规则,解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解释事物间的联系、关系的一种教学方法。当学前儿童面对某些不便直接感知或无法直接感知的内容时,常常采用讲述的方法。讲述法的运用需要注意:
(1)由于学前儿童思维具体形象,为了使讲述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在讲述时语言要生动、形象,讲述过程中尽可能结合形象化手段(如实物、图片、幻灯、录像等)作为辅助,以帮助学前儿童理解。
(2)为调动学前儿童学习的兴趣,讲述者
可以多样化,可请学前儿童来讲,也可请某一领域的老师来讲,特别是可以利用家长和社区中的老师来进行讲述。
3.讨论法讨论法是指教师指导学前儿童就某些社
会性问题、现象、事物相互启发、交流意见的方法。讨论法的运用需要注意:
(1)讨论的主题应当是幼儿熟悉、理解的;
(2)教师要创设平等、宽松的讨论氛围,使学前儿童畅所欲言,不要轻易否定或怀疑他们的意见;
(3)由于展开讨论的基础是学前儿童有比较多的生活经验、有较强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讨论法一般在大班使用。
4.行为评价法
行为评价法是指教师对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表现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增强和巩固其好的行为,削弱、消除其不好的行为的方法。恰当的行为评价能引导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健康发展。行为评价法的运用需要注意:
(1)根据正面教育原则,行为评价法应以表扬为主,对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进行正向引导;
(2)行为评价要及时、一致;(3)评价要具体,避免空泛;
(4)强化手段不能运用得过于频繁;
(5)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要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个性的学前儿童选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6)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真题再现]
1.( )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因此,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言语说教。
A.观察法
B.共情训练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解析】陶冶法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
因此,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言语说教。故选D。
2.( )是指通过一些形式让学前儿童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体验,以使学前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类似情绪能主动、习惯d性地自然理解和分享的方法。
A.行为练习法
B.共情训练法
C.角色扮演法
D.陶冶法[解析]共情训练法是指通过一些形式让
学前儿童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体验,以千史学前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类似情绪能主动、习惯性地自然理解和分享的方法。
故选B。
编辑推荐: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招聘频道和教师招聘论坛,查询了解相关信息。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可以手动Ctrl+D收藏,方便查阅。小编及时更新相关资讯,欢迎持续关注。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6年教师招聘幼儿学前教育第五章第二节考点:学前社会教育的目标与方法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