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心理咨询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5年三级心理咨询师知识点复习:态度转变理论

|0·2015-02-28 09:18:45浏览0 收藏0
摘要 态度转变理论:海德的平衡理论、认知失调论、社会交换论三种理论

  考试动态:2014年下半年各地考试成绩查询专题|环球网校代报名服务

  课程推荐:新标准-直播保过班热招|2015年5月零基础保过班开始招生

  2015年三级心理咨询师知识点复习:态度转变理论

  1.海德的平衡理论

  (1)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人们在改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的改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

  (2)他提出 P―O―X模式

  2.认知失调论

  (1)费斯廷格认为,态度改变是为了维持态度三因素的一致。

  (2)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可能有四种原因:

  a.逻辑的矛盾

  b.文化价值冲突

  c.观念的矛盾

  d.新旧经验相悖

  (3)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

  a.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二个认知因素协调

  b.引起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

  c.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3.社会交换论(识记)

  (1)这种理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2)态度持有者不是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对诱因周密计算的选择者。

  (3)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

  编辑推荐:

  2015年三级心理咨询师知识点复习资料汇总

  点击查看更多三级心理咨询师复习资料

  2015年上半年各地心理咨询师报名时间及报名入口

  心理咨询师章节笔记复习资料|知识点详解|心理咨询师考试交流论坛

  心理咨询师频道首页|官方微博|心理咨询师考试交流QQ群:127666654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