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特别推荐:2014企业培训师报精品套餐得高分|一对一全程代报名
企业中的培训管理者,应该承担着“医生”的角色,至少应该是个“健康顾问”,他们身处企业的经营环境里,最有条件发现企业的“病痛”所在,从而“对症下药”。
很多企业的培训管理者把自己当成了药店的“采购员”,“诊病”的功夫没练好,却只关心“药”的疗效,甚至根据“药品说明书”给自己找“病”,令人咂舌。
近期参加了《培训》杂志年会。会上,各培训机构大显神通,各自讲述着自己企业在培训方面的做法及经验。
一切都看似那么有序和谐,耳边不断传来大家兴奋的声音――“现在开始流行私人董事会了(又一种培训方法),又有新鲜的事可以做了;你们都给管理者培训哪些课程啊,我也想上;这几个公司分享的经验都不错,我们回去也要用……”
作为培训管理者的你们,看到这里,可能会问我一句话:你想说什么?这样做难道不对吗?
关心药不关心病的培训业
近日,在人大培训经理认证项目的微信群上,大家在激烈地讨论:为什么企业中的管理者不重视培训?为什么培训工作那么难做?为什么我投入了那么大的精力,换来的却是否定?为什么员工越来越不爱学习?为什么培训越做越像福利?……
作为培训部门的你们,应该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但有人深思熟虑过吗?
这时,脑海中突然闪现出郭德纲的一段相声《你有病还是有药》,几句词儿相信很多人记忆犹新:
甲:“你有药啊?”
乙:“你有病啊?”
甲:“你有病我就有药。”
乙:“你有药我就有病。”……
与许多资深老师和管理者深入交流时,发现一个与上述比喻异曲同工的“嗑儿”,在此与大家分享一番,也许能引发共鸣以及培训从业者的深思。
究竟谁是卖药的?谁是看病的?为什么?
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在培训界无论甲方乙方,没有人在看病,都是在卖药亦或找药。请问,如果您生了病,您是所有病都直接去药房买药吗?多数病难道不先去医院吗?而医生的做法是什么?一定是先化验、再问症状、再确定病情……最后才是开药。
那到底谁是诊病的?谁是卖药的呢?我一一道来。
培训师只是“做药”的
去年,微博上曾热议一个话题,即:培训师或老师是否有必要给企业提供定制化课程。最后的结论是,因为培训是按课时收费的(戏称为“小时工”),因此没有必要提供,老师掌握什么就讲什么好了。
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否正常呢?
我认为这种现象的形成比较“正常”,因为培训非咨询,老师如果花时间去研究企业,所需时间及成本是非常高的,而目前没有相应的付费方式。因此,我想大家都应该清楚了,其实在培训圈中,培训师及老师们属于“有药的”,他们的“药”是哪儿来的?是因为他们大多经历过企业中的“病痛”,又研读了很多 “做药”的学问(管理学),并且在某个领域中一直钻研,于是就做出一些给企业用的“药”来(培训课程)。这些“药”是他们的经验和研究的总结,确实能“治病”(拼凑、抄袭的除外)。
培训机构是“卖药”的
培训机构每天忙着游走于各个企业(客户)之间,我发现,当自己是丁方(培训师角色)时,培训机构在审查我,看我是否有“药”且该“药”是否为好药,是否可以卖给企业(利益趋动型)。而当我回归为甲方时,培训机构对我的态度又有大幅转变,满脸堆笑,满眼献媚。为的是什么?很简单,拿下甲方的单子。这个时候,培训机构能提供的是什么?它了解企业吗?肯定不了解,它所能给企业提供的,无外乎是它的老师资源和课程资源。
记得有一个培训机构,曾经自豪地和我说,我们的模式是菜单式培训。我当时非常好奇,究其原因,敢情是给客户一个五脏俱全的课程名称,让大家从中选择,就像去餐厅点菜的菜单!对于这种方式,我想请问大家,它提供的是“药”还是“病”呢?
“医生”角色不应缺位
企业为什么做培训?我在前几期文章中,明确了培训的目的,即:帮企业改善绩效、帮业务部门改善绩效、帮员工改善绩效。于是,如果真以改善绩效为核心,那管理的核心就是找出差距。同时,我也曾提出过一个观点――并非组织中的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培训来解决,判断组织的问题,并且判断出哪些是通过培训可以解决的问题,是核心点,也就是在“看病”。
因此,不言而喻,企业中的培训管理者,应该承担着“医生”的角色,至少应该是个“健康顾问”,他们身处企业的经营环境里,最有条件发现企业的 “病痛”所在,从而“对症下药”。然而,事实上,很多培训管理者把自己当成了药店的“采购”。“看病”的功夫没练好,却很关心“药”的疗效,甚至有时候会根据“药品说明书”掉回头来对自己的“症”,给自己找“病”,令人咂舌。
培训管理者,你是合格“医生”吗?
前面我们已经明确了培训需求应该源于企业,企业的痛是培训的切入点及价值所在。而企业到底痛在哪儿,即病根在哪儿,这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因此,作为企业(病人),要勇于让医生(培训从业者,即乙方)诊病,同时,对症下药,才能真正医好企业的“病”。
回归现实,在这次培训年会上,大家都在积极地寻找各类“药”,包括:“新药”、公认有效的“药”、不同功能的“药”等。请问,您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吗?“是药三分毒”,不对症下药,不仅不能给企业解决问题,甚至还会损害企业。
于是乎,大家又在唠另外一个嗑儿:
甲:“嗨,好久不见,听说最近出了一种新药,挺不错,你吃了吗?”
乙:“我也听说了,已经跟我们领导建议了,还没来得及吃。听说丁已经吃了,我们问问他感觉怎么样。”
丁:“我们吃了,确实不错。跟以前吃的都不太一样。”
甲:“那太好了,我们也买来吃吃看……”
这就是我们企业培训业的现状,各位企业的培训经理不要再抱怨在企业中没价值、自己的辛苦没有回报了,而要好好想一想,你的角色做对了吗?你是看病的还是采购的?你知道企业真正的痛吗?你了解培训能解决什么吗?
药的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适用,适用的前提是你是否能成为合格的“医生”,帮企业真正诊断出“病”,从而帮企业开出有效的“药方”。
请问,你是想当医生呢?还是采购员?一切皆掌握在你的手中,且做且珍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