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经济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3年经济师考试《中级人力资源》辅导:垄断与外部性

|0·2013-08-15 08:45:25浏览0 收藏0
摘要 2013年经济师考试《中级人力资源》辅导:垄断与外部性

环球十年校庆,财经精品课程冰点价促销 

 

  第三节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本节考点】

  1、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等导致市场失灵的基本因素的含义及其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影响。

  2、政府针对市场进行干预的方式和措施。

  3、科斯定理的含义。

  【本节内容】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

  一、垄断

  (一)垄断与市场失灵

  1、根据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只有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期看才是最低的,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产量最大,价格最低,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

  2、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不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资源已不可能在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导致生产者生产的产量不是最大的产量,市场价格不是最低的价格,长期来看成本也比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生产成本要高,消费者将不再可能获取最大满足。

  3、由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广泛存在,市场机制很难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资源不可能实现最优配置。

  (二)政府对垄断的干预

  1、为了保护和促进竞争,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比如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

  2、政府对垄断进行干预的另一种手段是对垄断行业进行公共管制,主要是对垄断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管制或规定限价,或规定利润率。

  二、外部性

  (一)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1、外部性:所谓外部性或外部影响,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是却没有因此付出代价或得到利益。

  2、外部性分类:

  根据经济活动主体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外部性分为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

  根据对他人的影响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

  (1)外部经济:是某人或者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

  例如:企业研发新技术,导致技术扩散;你放烟花别人观赏;

  (2)外部不经济:是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其他人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

  例如: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污染农田使农场主受损;

  公共场合吸烟造成空气污染等。

  3、外部性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影响

  由于外部影响的存在,市场机制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

  (1) 对于产生外部经济的生产者,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缺乏生产积极性,产出水平低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造成产品的供给过少。

  (2) 对于产生外部不经济的生产者,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倾向扩大生产,产出水平就会大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造成产品的供给过多。超过帕累托最优所要求的产量水平,造成资源配置的无效率配置。

  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失当,即使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存在外部性的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