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医学实践技能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中西医实践技能复习资料-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因

|0·2012-12-03 14:59:27浏览0 收藏0

  中西医实践技能复习资料-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为风邪外袭、水湿浸渍、湿毒浸淫等。风为百病之长,常与寒热食邪为病。冒雨涉水,坐卧湿地,或肌肤疮疡湿毒未消而内侵,波及内脏而发病。其发病则基于机体内在脾肾气虚,卫气不固,腠理不密,使风、寒、湿、热、疮疡毒邪得以内乘,内外互因,正邪交争,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而引发本病。

  1.风邪外袭,肺失通调

  风邪外袭,内舍于肺,肺失宣降,通调失司,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肌肤,发为水肿。

  2.热毒内归,湿热蕴结

  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肌肤湿热疮毒不能及时清除消透,内归于肺,则通调水道失职,内浸于脾,则运化水液失常,均可导致水液运行受阻,溢于肌肤而成水肿。或热毒内收,下焦热盛,灼伤肾络而为尿血。

  3.水湿浸渍,脾气受困

  冒雨涉水,久居湿地,水湿内侵,脾为湿困,健运失常,水液内停,泛于肌肤。

  4.脏腑气亏,精微不固

  先天禀赋薄弱,或后天失养,体弱多病,肺脾气亏,肾气不足,以致三焦气化无力,水失蒸腾,泛溢肌肤,而成水肿;气虚失摄,可致精微下泄及尿血。

  本病初期以标实邪盛为主,以水肿为突出表现,病变主要在肺脾两脏,恢复期则虚实夹杂,病变主要在脾肾两脏,病久则正虚邪恋,水湿内聚,郁久化热,灼伤脉络,耗损肾阴。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西医病因病理

  1.病因及发病机制

  急性肾炎病因以链球菌感染最为常见,绝大多数急性肾炎与β-溶血性链球菌A组感染有关。偶尔见于其他细菌或病原微生物感染之后,如细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伤寒杆菌等)、病毒(水痘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立克次体(斑疹伤寒)、螺旋体(梅毒)、支原体、真菌(组织胞浆菌)、原虫(疟疾)及寄生虫(旋毛虫、弓形虫)。少数患者可由预防接种、异体蛋白、内源性抗原(甲状腺球蛋白抗原、肿瘤蛋白抗原等)引起。

  急性肾炎的发病机制系感染后的免疫反应。溶血性链球菌某种成分作为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免疫球蛋白),结果是循环中或在原位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上,激活补体,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损伤肾脏。其主要作用途径:①免疫复合物与补体结合,激活补体,释放炎症介质,引起肾小球正常结构的物理和免疫化学物质的变化;②炎症时,吞噬细胞释放溶菌酶和多肽酶,破坏肾小球结构的多肽成分;③纤维蛋白沉积于系膜区,刺激系膜细胞增生。多数病例为循环免疫复合物肾炎。

  2.病理

  肾脏较正常增大约2倍,被膜下肾组织光滑。光镜下基本病理改变为弥漫性毛细血管袢及系膜区细胞增生(以内皮及系膜细胞增生为主)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浸润。病变程度变化极大。其中以急性增生性病变最为常见,以内皮及系膜细胞增生为主,并称之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此外,常伴有渗出性炎症。部分病人甚至以渗出性病变为主,主要是中性粒细胞,称之为“急性渗出性肾小球肾炎”。少数病人肾小球病变严重,出现坏死性炎痉或出血性炎症。增生、渗出的程度在不同的病例中也存在很大的差别,轻者仅有部分系膜细胞增生,重者内皮细胞也增生,部分甚至出现毛细血管全部阻塞,更严重者形成新月体,肾小囊小新月体(毛细血管外增生)并不少见。有少数病例表现为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为主。个别亦有呈膜性肾病病变。电镜下早期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及细胞增生、浸润。上皮下驼峰状电子沉积为本病的电镜特点。免疫荧光检查可见IgG及C3呈粗颗粒状沉积于系膜区和毛细血管壁,其中C3沉着强度大于IgG.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