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注册会计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0年《审计》辅导:审计计划(11)

|0·2010-06-08 08:55:16浏览0 收藏0

  (三)对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的调整

  重要性水平可以变化,可以上升、降低

  在确定审计程序后,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将增加。注册会计师应当选用下列方法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1.如有可能,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追加的控制测试,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并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转自环球网校edu24ol.com

 

  2.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降低检查风险。

  (四)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这里所说的重要性水平高低指的是金额的大小。

  审计风险越高,越要求注册会计师收集更多更有效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因此,重要性和审计证据之间也是反向变动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注册会计师不能通过不合理地人为调高重要性水平,降低审计风险。因为重要性是依据重要性概念中所述的判断标准确定的,而不是由主观期望的审计风险水平决定。

   

  注意:重要性在计划审计工作和评价错报影响时都要运用。

计划审计工作

(审计计划阶段)

确定重要性初步判断数(报表层重要性水平)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实施阶段

对计划阶段重要性水平的调整

评价审计结果

(审计报告阶段)

汇总各账户的错报

将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与报表层重要性进行比较

    2010注会专业阶段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变化汇总

    环球网校201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网上辅导招生简章    

    2010年注册会计师辅导优惠套餐  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环球网校注册会计师频道  环球网校注册会计师论坛  环球网校财会之家博客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