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点击查看:教师资格全国统考VIP保过方案 2015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入口
第十章 德育
【内容提要】
小学德育是我国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在于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政治态度、思想观点、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以及具备与之相应的价值判断能力,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本章主要概述了德育的概念及其组成部分、功能和意义,系统阐述了小学德育过程的结构、矛盾与基本规律,详细论述了小学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并简单介绍了当前我国小学德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学习目标】
1.了解德育的功能和小学德育的意义。
2.识记德育、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德育方法等基础概念。
3.掌握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重点掌握小学德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4.运用德育原理解释和解决德育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5.了解我国小学德育改革的背景,传统德育中存在的问题,改革的主要理念、思路及发展趋势。
第一节 德育概述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构成因素。德育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德育工作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效、质量的高低,关系到青少年一代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教书育人是小学教师的天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该从思想理论上认清德育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实践中增强德育工作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
一、德育的概念
(一)德育的概念和组成部分
德育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我国历来重视德育,有关德育的理论可谓源远流长。不过,在我国古代并没有直接使用德育的概念,往往用“教”、“教学”、“学”、“道”、“德”等来表达“德育”。如《学记》里“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孟子》云“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心”;《大学》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论语?为政篇》载孔子“为政以德”。这里提到的“教学”、“教”、“道”、“德”都有教化之意,即要统治者善于教化民众,取得“民心”。在近代和现代一些教育著作中,我国也用过“训育”、“狭义的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概念,如大教育家蔡元培就认为:“所谓道德教育,乃输自由、平等、博爱之知识于人民,而使之生正确之观念也。”
那么,如何来界定德育概念的内涵呢?概括地说,德育是受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二)德育的组成部分
1.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指对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立场、态度的教育。我国德育内容中社会主义、国家观念、民族团结、民主与法制教育等,都属于政治教育的范畴。政治教育起着保障德育方向的作用。
2.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指对事物的思想观点和思想方法的教育。思想教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方法,在我国就是要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方法。思想教育是德育达成的方法。
3.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指个体与他人、与群体、与社会、与自然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教育。虽然有些内容与政治、思想教育关系密切,但由于道德规范的维护多靠内心的义务感和外在的舆论手段监督,因此道德教育是其他德育部分不能代替的。道德教育在小学阶段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
4.心理品质教育
心理品质教育指以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解决心理困惑为基本目标的教育。心理品质教育包括两种形式:一是积极的、占主导地位的教育形式,即着眼于学生发展、培养健康人格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二是消极的、占辅助地位的教育形式,即侧重于帮助个别学生摆脱心理困扰、预防心理疾病的个别教育形式。心理品质教育是德育的前提。
教师资格小秘书短信提醒 >>免费订阅 教师资格每年考试次数统计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或论坛,或加入环球网校教师资格证考试QQ群:233874442,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点击查看:教师资格全国统考VIP保过方案 2015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入口
(三)德育与道德、品德的关系
1.道德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定社会调整个人和个人、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 总和。它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等道德概念标准来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行为习惯和传统等而发生作用。
与法律、政治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相比较,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规范体系,其特殊性在于:其基本作用在于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和矛盾,而这种调整又是通过一系列“应该”、“不应该”的规范引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来实现的。它的规范性是非制度化的,即使有的道德规范也有明文规定,但也不同于政治规范和法律规范。与此同时,还在于道德规范虽然也是一种阶级意识的表现,但它是一种内在规范,它的实施不依靠强制手段,主要是借助于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
2.品德
品德即道德品质,也叫思想品德。它是指一个人依据社会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表现,是个人的道德。具体说,品德就是每一个具体的人在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表现。不是一事一时的表现,而是经常的、稳定的表现,具有稳固性的特征。其外延包括道德品质、思想品质、政治品质。思想品德属于个体的素质,是个性的一部分。
二、德育的功能
德育的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学校德育要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为社会服务,具有社会功能。其次,学校德育也要反映人本身发展的需要,要完善人的个性,具有个体功能。
(一)德育的社会功能
德育是传递社会意识形态的活动,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制约。其具体表现为对德育的性质、目标、内容和方法体系等方面的制约。然而德育并不是被动地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制约,它也反作用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巩固、维护和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发展。
1.德育的政治功能
政治功能是德育首要的社会功能。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中,德育对维护和发展一定社会的政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首先是通过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而实现的。学校德育能让学生逐步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政治地位,所应具有的政治形象,以及与这种地位、形象相适应的政治权利、义务、行为规范等,并能据此而采取各种政治行动。学校可以通过德育把既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再生产出来。与此同时,学校德育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自觉的阶级意识,来实现政治关系再生产的功能。由于人自觉的阶级意识并不能自然、自发地形成,必须要通过教育才能形成,因此学校德育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校德育的政治功能具体体现在:
(1)社会政治意识的传播与生产;
(2)政治机构的充实与更新;
(3)政治行为的引导。
2.德育的经济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德育的经济功能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学校德育开始重视德育的经济功能,因为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德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学校德育,形成一定社会的经济文化、思想和道德,促进或阻碍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
学校德育通过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播,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经济文化、经济思想和经济道德,影响各种经济的决策和运行,并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学校德育的这种经济性功能的发挥,可能是维护性的、巩固性的,即维护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可能是阻碍性的、消极性的,即阻碍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
(2)通过学校德育,培养劳动者,直接作用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
首先,由于学校德育培养劳动者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它对社会生产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瞩目。其次,通过学校德育培养科技人员的思想品德,对科技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3.德育的文化功能
德育包含于文化之中,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结构单位。德育的文化功能指的是它对社会文化结构中的其他结构单位,如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科学技术等以及对整个社会文化结构所产生的客观结果的影响。德育的文化功能可以分为社会文化的维护性功能和变异性功能。
德育的文化维系功能,也就是德育具有使文化各要素发生协同作用,维持原有文化及结构,保持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功能。这种功能特别表现在某些精神文化方面,如道德文化、政治文化、哲理性文化等等。
德育的文化变异功能,即德育具有使社会文化改变其内容与结构,使其不断发展的功能。人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新文化的创造者,一定的文化塑造了具有一定特征的人格,而一定的人格又形成一定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与人因果循环的链条中,教育是一个可以发生突破的环节。学校德育培养具有开拓精神、革新意识的人,它以新的价值观念影响新一代人的人格构成,使他们面向未来,乐于接受新事物,并开发出人的无穷的创造力。
教师资格小秘书短信提醒 >>免费订阅 教师资格每年考试次数统计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或论坛,或加入环球网校教师资格证考试QQ群:233874442,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点击查看:教师资格全国统考VIP保过方案 2015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入口
(二)德育的个体功能
德育的个体功能主要表现为德育的个体品德发展功能、个体智能发展功能和个体享用性功能等几个方面。
1.德育的个体品德发展功能
首先,学校德育的开展,有助于促进个体道德在“知、情、意、行”,即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方面的形成与发展。
任何一种品德都要借助一定的形式而存在。这些要素的形成和发展,虽与个体的自然成熟和经验有关系,但绝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有赖于后天教育和培养。通过学校德育,能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其次,有助于形成和发展个体的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
品德内容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其中,政治品质主要包括政治观念和政治态度。政治品质在个体的品德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思想品质主要是指思想观点和思想方法。道德品质在人的品德内容结构中是基础。个性心理品质是品德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学校德育能够有效地形成和发展个体的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
第三,有助于形成和发展品德的道德认识能力、控制能力和决策能力。道德认识能力表现为对道德现象和知识的反映、理解、掌握的能力和运用道德知识去分析具体道德情境、道德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和评价的能力。
道德控制能力是个体处于复杂的外部与内部道德情境中,根据需要调节自己的道德需要与情感、控制自己的反应和行为的能力。
道德决策能力是个体所具备的一种确定道德行动策略的能力。它首先包括明确道德问题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所称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次是确认道德途径的能力,即衡量何种道德途径最具有道德价值,以及分析采取某种途径的可能性及后果等的能力。
学校德育可以根据学生各种不同的发展水平,指定相应的对策,培养他们相应的道德需要、情感行为的选择与控制能力。与此同时,学校德育通过有目的地创设道德情境,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处理道德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取得切身经验,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决策能力。
2.德育的个体智力发展功能
苏格拉底的名言:“美德即智慧。”任何一种美德总是蕴涵着人类智慧的火花,也是人类经验的结晶。可以说,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即是对人生真谛的一种把握。
德育在个体的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表现为通过形成个体的世界观和道德观,对个体认知对象的选择、信息的整理以及对认知结果的解释方面,起着支配和控制作用;
其次表现为对个体认知能力具有强化或抑制作用;再次表现为对个体认知的动力与激情具有激发作用;最后表现为通过形成各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氛围,对个体的学习、认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个体智慧水平也制约着个体道德的发展。没有较高的智慧水平,就不可能出现较高的道德阶段的发展。因为个体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判断、道德选择等都需要有逻辑和理性的概括,都需要以一定的智慧为基础。
教师资格小秘书短信提醒 >>免费订阅 教师资格每年考试次数统计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或论坛,或加入环球网校教师资格证考试QQ群:233874442,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点击查看:教师资格全国统考VIP保过方案 2015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入口
3.个体享用性功能
德育形成个体的一定的思想品德。个体自身的品德,一方面使个体与他人、群体、社会一的各种关系能得到协调发展,以满足社会、群体、他人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个体具有的各种德性本身具有满足个体需要的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道德的需要,开始从以生存价值、功利价值为主升华到以其所具有的精神价值为主。人们逐渐以道德完善作为追求的目标,把道德作为获得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从中得到满足、快乐与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可见,德育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除具有发展的功能之外,还具有享用的功能。就是说,德育可使每个个体满足自己的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三、小学德育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实施德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一)在小学实施德育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生活日趋信息化,国与国之间的距离逐步在缩短,但与此同时,以人的全面素质为决定因素的竞争也更加尖锐。在这个背景下,加强德育势在必行。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
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德育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实施德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为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二)在小学实施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无论哪一方面的建设,都必须以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为中心的一环。而德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更为密切。
一方面,德育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思想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在小学阶段加强德育建设是关系社会未来的大事,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三)在小学实施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需要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表述被视为是对我国新时期教育目的的完整概括。
要达到这一目的,德育工作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坚持德育为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才有方向和动力,培养出来的人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四)在小学实施德育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德育工作的好坏,不但能体现一个学校的活力,还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养成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小学阶段的儿童处于身心高速发展时期,心理发展逐步成熟,表现为既独立又依赖、既成熟又幼稚的矛盾,这时的可塑性很大,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儿童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发展考虑,小学德育的作用至关重要。在小学阶段实施德育,使每个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存,从小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适应21世纪更加多元化的社会,这是我国小学德育当前的重要任务。
教师资格小秘书短信提醒 >>免费订阅 教师资格每年考试次数统计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或论坛,或加入环球网校教师资格证考试QQ群:233874442,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