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3陕西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题(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儿童通过感觉和动作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是认知发展的(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反映测验的可靠性程度的指标是( )
A.效度
B.信度
C.难易度
D.区分度
3.化学中锂、钠、钾等各种金属概念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同化迁移
D.顺应迁移
4.计算机辅助教学属于下列教学策略中的( )
A.个别化教学
B.情境教学
C.发现教学
D.指导教学
5.教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充满信任的眼神,一个能引起共鸣的手势或表情均能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增添无穷的勇气,从而取得显著的进步。这属于( )
A.第一印象
B.共鸣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移情效应
6.迁移的经验类化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经验或 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桑代克
B.苛勒
C.奥苏伯尔
D.贾德
7.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个体品德的核心成分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8.学生在学习一套体操时,当他们动作的各个成分趋于分化、精确,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各动作成分问的相互干扰减少,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时,他们进入的阶段是(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9.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
A.时快时慢
B.不快不慢
C.先慢后快
D.先快后慢
10.下列哪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容易使人产生孤独感( )
A.生理需要
B.爱与归属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尊重需要
11.尝试一错误说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苛勒
12.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品德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它们属于品 德的(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 )
A.模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想象直观
14.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记住教学内容,老师经常会传授给学生一些记忆方法。如把材料缩简成歌诀等,这属于(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时间管理策略
15.在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之前提供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 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的作用,这种教学策略是( )
A.先行组织者
B.认知结构
C.比较性组织者
D.固定点
16.下列属于人格测验的是( )
A.智力测验
B.创造力测验
C.成就测验
D.兴趣测验
17.在学习策略训练中,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这种模式是( )
A.程序化训练模式
B.完形训练模式
C.交互式教学模式
D.合作学习模式
18.在掌握学习理论中,认为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完成评价项目的( )
A.20%―30%
B.50%―60%
C.60%―70%
D.80%―90%
19.自尊、自爱、自豪、自卑等形容词体现的是自我意识中的( )
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监控
D.自我反思
20.1903年出版了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布鲁纳
D.巴甫洛夫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_________组成。
2.操作技能在动作的结构上具有_________。
3.创造性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_________的特征。
4.感知规律包括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和_________律。
5.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将迁移划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_________。
6.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_________。
7.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________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8.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它具有促进和_________功能。
9.课堂结构是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三大要素的组合模式。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_________。
10.认知方式中的沉思型与冲动型的划分标准是反应时间和_________。
11.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_________的学习三类。
12.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为_________。
13.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会调适,二是_________。
14.行为目标是教学目标的一种表述形式,它的陈述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具体目标,二是产生条件,三是_________。
15.耶克斯_________多德森定律说明了_________与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之间的关系。
16.影响创造性的因素包括环境、智力和_________。
17.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包括_________、态度定势与道德认知。
18.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_________。
19.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属于_________。
20.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心理学家以_________来命名这一现象。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根据下列图解释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模式。
2.简述认知邻域的教学目标。
3.简述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的操作技能培训。
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5.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6.简要分析知识学习的过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结合教学实例,试述如何运用指导教学模式训练学生的学习策略。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皮亚杰经典的阶段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儿童通过感觉和动作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是认知发展的感知运动阶段。
2.B【解析】信度即可靠性,是指采用同一方法对同一对象进行调查时,问卷调查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即测量工具(问卷或量表)能否稳定地测量所测的事物或变量。
3.A【解析】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它是已经学习过的概念、规则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新的情境中的运用。故本题选A。
4.A【解析】略
5.C【解析】罗森塔尔效应是指:由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权威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 “罗森塔尔效应”。
6.D【解析】略
7.A【解析】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8.C【解析】略
9.D【解析】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10.B【解析】爱与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容易使人产生孤独感。
11.A【解析】尝试一错误说的提出者是桑代克。
12.B【解析】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意识的构成因素。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里体验。
13.A【解析】模象直观是直观教学类型之一,指通过对实际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的感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如观看图片、图表、模型、幻灯、录像、电影等。
14.C【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一般的精细加工的策略有许多种,它包括:记忆术、缩减和编歌诀。
15.A【解析】略
16.D【解析】略
17.B【解析】在学习策略训练中,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这种模式是完形训练模式。
18.D【解析】在掌握学习理论中,认为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完成评价项目的80%―90%。
19.B【解析】自尊、自爱、自豪、自卑等形容词体现的是自我意识中的自我体验。
20.A【解析】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
二、填空题
1.附属内驱力
2.展开性
3.独创性
4.组合
5.重组性迁移
6.内部和外部学习动机
7.学与教
8.维持
9.课堂教学结构
10.精确性
11.行为规范
12.心向与定势
13.寻求发展
14.行为标准
15.作业难度
16.个性
17.认知失调
18.调节策略
19.心智技能
20.关键期
三、简答题
1.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模式包含两个部分:信息流和控制结构。
(1)信息流。首先学生从环境中接受刺激,刺激推动感受器,并转变为神经信息。这个信息进入感觉登记,这是非常短暂的记忆贮存。被登记的信息很快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是很有限的。当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时,信息发生了关键性转变.即要经过编码过程。一般认为,长时记忆是个永久性的信息贮存库。当需要使用信息时。需经过检索提取信息,被提取出来的信息可以直接通向反应发生器,从而产生反应.也可以再回到短时记忆,对该信息的合适性作进一步的考虑。
(2)控制结构。包含期望事项和执行控制。期望事项是指学生期望达到的目标。执行控制即认知策略,决定哪些信息从感觉登记进入短时记忆,如何进行编码、采用何种提取策略等。
2.(1)知识。(2)领会。(3)应用。(4)分析。(5)综合。(6)评价。
3.(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4.(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
5.(1)共同之处:①态度与品德的实质是相同的。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②态度与品德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
(2)区别之处:①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②二者价值内化的程度不同。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为品德。
6.知识学习的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提取三个阶段。在获得阶段,新知识进入短时记忆系统.与长时记忆系统中被激活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出现新意义的建构。在巩固阶段,新建构的意义储存于长时记忆系统中,如果不进行深层的认知加工这些信息就会出现遗忘。在提出阶段,个体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回答各类问题,并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所学知识产生广泛迁移。
四、论述题
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在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解释所选定学习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在具体应用中不断给予提示。让其口头叙述和明确解释所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以及报告自己应用学习策略时的思维。通过不断重复这种内部定向思维,可加强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感知和理解保持。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每种策略来选择许多恰当的事例来说明其应用的多种可能性,使学生形成对策略的概括化认识;提供的事例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由简到繁,使学生从单一策略的应用发展到多种策略的综合应用,从而形成一种综合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