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3年教师资格通用版保过班辅导震撼上线!八折优惠! 2013各省教师资格考试信息
陕西省2010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考试
《中学教育学》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20题,共20分)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教育家是()。
A.培根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卢梭
2.狭义教育主要指()。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社区教育
3.世界上最早的一本教育专著是()。
A.《学记》
B.《论语》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4.关于教育起源,持“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A.利托尔诺
B.孟禄
C.沛西.能
D.马克
5.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平衡性
6.班主任在与小明谈话时说:“根据前段时间你的表现,虽然学习效果不很理想,但非常努力。如果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相信成绩会不断提高。”其中的评价属于()。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坚定性评价
7.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的教师专业权利的是()
A.指导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权利
B.对学校进行管理与领导的权利
C.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
D.检查与评价学生品行、学业、身体的权利
8. 1623年,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培根
D.洛克
>>>2013年教师资格通用版保过班辅导震撼上线!八折优惠! 2013各省教师资格考试信息
9.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
A.我国社会发展现状
B.教育的方针和政策
C.教育学相关理论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0.“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个体性
11.我国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现场教学
D.班组教学
12.教师和学生要从教学活动中及时获取信息,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是()。
A.反馈性原理
B.科学性原理
C.发展性原理
D.主体性原理
13.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着重培养()。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4.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是依据()来划分的。
A.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B.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
C.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
D.课程的表现形式
15.启发性教学中“启发”一词来源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这一教学要求是由教育家()提出来的。
A.孟子
B.朱熹
C.孔子
D.王夫之
16.从影响学生的方式来看,学校建筑、师生关系属于()。
A.隐性课程
B.校本课程
C.显性课程
D.活动课程
17.把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所得成绩进行比较,或把个人有关方面进行相互比较判断的评价是()。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诊断评价
1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实施.这是建国以来我国()次课程改革。
A.第五
B.第六
C.第七
D.第八
19.以道德情感为主线的道德教育模式是()。
A.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B.体谅关心模式
B.价值澄清模式
D.完善人格模式
20.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的关系是教育学重要的理论问题,它集中表现在两个命题上.即“教育为生活做准备”和()。
A.“生活即教育”
B.“学校即社会”
C.“从做中学”
D.“教育即生活”
>>>2013年教师资格通用版保过班辅导震撼上线!八折优惠! 2013各省教师资格考试信息
二、双选题(每小题2分,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10题,共20分)
1.欧洲封建社会宗教神学居统治地位,逐渐出现的两大类教育是()。
A.教会教育
B.绅士教育
C.宫廷教育
D.骑士教育
2.确立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是()。
A.社会本位
B.理性价值观
C.个人本位
D.感性价值观
3.从知识获得的途径来看,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分为()。
A.竞争性学习
B.接受学习
C.发现学习
D.合作性学习
4.从宏观角度看,教师专业知识包括实践性知识、一般文化知识和()。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教育学知识
D.专业知识
5.中学教学方法中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
A.实习学习法
B.谈话法
C.参观法
D.实验法
6.教学评价作用有导向作用和()。
A.调控作用
B.鉴定反馈调控作用
C.启发作用
D.激励作用
7.下列属于班级的非成文制度的有()。
A.班级的传统
B.班级的舆论
C.黑板报
D.班委会
8.道德认知模式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A.皮亚杰
B.弗里德曼
C.科尔伯格
D.麦克菲尔
9.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主要形式有()。
A.研究方案
B.教育调查报告
C.教育叙事
D.选题报告
10.着眼于人的完整性,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追求教学目标的三维统一,即将知识与技能、()三者统一起来。
A.理性与感性
B.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10题,共10分,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1.人是教育的产物。()
2.作为教师,不一定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但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3.讲授法是较为古老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注入式教学,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符,应逐渐淘汰。()
4.个体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5.教师专业发展只有职前教育和入职培训两种途径。()
6.课程标准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
7.学校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思维和问题一般方法的训练上,而不应放在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上。()
8.学生知识经验的获得与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成正比例关系。()
9.在德育过程中,可以从知、情、意、行四因素中任何一方面人手对学生进行教育。()
10.校本研究的基本因素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任选3题。共18分)
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2.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做好教育工作具有哪些积极作用?
3.校本研究包括哪些类型?其中最佳的研究形式是什么?
4.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哪些?教师课后的反思总结活动包括哪些工作?
五、论述题(12分)
发展性原理包括哪些教学原则?分别对教师有哪些要求?
六、案例分析题(20分)
班里公投“坏学生”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13岁的男生,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
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 “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学生,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
回答: “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
自从这个13岁的男生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
问题:
(1)你对班主任评选“坏学生”的做法有何评价?
(2)根据教育学有关原理谈谈如何对待学习困难学生和不守纪律的学生?
>>>2013年教师资格通用版保过班辅导震撼上线!八折优惠! 2013各省教师资格考试信息
陕西省2010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考试
《中学教育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C 2. B 3. A 4. B 5. B 6. B 7. A 8. C 9.D 10.A
11.B 12。A 13.C 14.B 15.C 16.A 17.C 18.D 19.B 20.D
二、双选题
1.AD 2.AC 3.BC 4.AB 5.AD 6.BD 7.AB 8.AC 9.BC 10.CD
三、判断题
1. × 2.× 3.× 4.√5.× 6.√7. ×8.× 9.√10.√
四、简答题
1. 【答案要点】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两方面:
(1)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首先,教育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其次,教育促进个体智力与能力社会化;最后,教育促进个体职业、身份的社会化。
(2)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首先,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其次,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最后,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2. 【答案要点】
(1)有利于教师树立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2)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3)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
(4)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5)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感受到人际关系的作用,并学会与人相处,对学生走向社会,学会与人合作有重要意义。
3. 【答案要点】
校本研究可分为单个教师的研究、学校教师群体的研究和合作性的研究。
合作型的校本研究是目前最佳的一种研究形式。
4. 【答案要点】
教学的基本环节有: (1)备课。是课堂教学活动以前所有的准备活动,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 (2)上课。是学校常规管理的重点,也是维持教学秩序,实现教学任务,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 (3)课后活动。是上课的延续,是进入下个教学循环的基础。
教师课后的反思总结活动包括: (1)评课。就是对上课的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目的是为了检验教学质量。 (2)说课。教师向其他教师展示自己教学设想和实际效果的过程。
五、论述题
【答案要点】
所谓发展性原理指的是教学要遵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既保证学生身心发展的共性又要注重个别差异,积极引导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发展性原理包括量力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
(1)量力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准备状态.既要使学生能够接受,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可接受性的起点激发、启发学生进行学习。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①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关键期;②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③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2)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的发展。它要求教学采用适宜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多元智力优势,实施个性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主张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①充分了解学生;②尊重学生的差异;③面向每一个学生。
六、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
(1)这个班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每个学生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各种各样的差异性。作为老师要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而不是一味的批评责骂。这个班主任在对本班“坏学生,,的评选中有几点是失误的:①侵犯了学生的尊严应得到尊重的权利,伤害了学生在教育中获得快乐和幸福的权利,侵犯了学生免于受歧视的权利。②该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不懂得教师不但要了解学生,更要关心爱护和尊重信任学生,没有履行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③忽视了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面对问题更需要老师的教育关怀,并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下改正学习。该老师的方法过于偏激专制。④该老师忽视了这种方式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有违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专业道德。
(2)学生的发展本身就具有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稳定性、可变性和个体差异性等。所以面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学生,我们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不但要了解学生,更要关心爱护和尊重信任学生,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其次,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都需要长期反复的培养,教师要有耐心,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再次,要结合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不能单单依靠学校教育,针对学生出现的学习困难和不守纪律现象要及时和家长沟通,共同解决。最后,针对学习困难和不守纪律的学生研究沟通寻找一些方式方法,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比如通过向优秀同学学习,奖励为主的积极方式等.循序渐进的改善纠正学生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