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3年教师资格通用版保过班辅导震撼上线!八折优惠! 2013各省教师资格考试信息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
A. 教育规律
B. 教育价值
C. 教育现象
D. 教育问题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科夫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 《大教学论》
B. 《教育漫话》
C. 《爱弥儿》
D. 《普通教育学》
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 教学工作
B. 公共关系
C. 行政工作
D. 总务工作
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 大众性
B. 公平性
C. 终身性
D. 未来性
6.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A. 经济收入
B. 良好的公共关系
C. 学校绩效
D. 政治影响
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A. 教学活动
B. 沟通
C. 教劳结合
D. 协调
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 顺序性
B. 不平衡性
C. 阶段性
D. 个别差异性
9.()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 教育方针
B. 教育政策
C. 教育目的
D. 教育目标
10. 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指()。
A. 发展性功能
B. 个体性功能
C. 教育性功能
D. 社会性功能
11.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实践活动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 知识
B. 能力
C. 直接经验
D. 间接经验
12. 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 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综合课程
D. 融合课程
13.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 认识活动
B. 实践活动
C. 交往活动
D. 课堂活动
14.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A. 巩固性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15.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 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 综合课程理论
C. 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6.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 分层教学
B. 合作学习
C. 小班教学
D. 复式教学
17. 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A.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B. 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 发展性教学模式
D. 最优化教学模式
18. 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A. 泰勒
B. 夸美纽斯
C. 裴斯泰洛齐
D. 凯洛夫
19. “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 相对评价
B. 绝对评价
C. 定性评价
D. 定量评价
20. 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A. 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 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 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答案
1.D[解析]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问题的发展。
2.B[解析] 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的捷克教育家,年轻的时候他就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自然性。他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而不是仅强调宗教教育。
3.B[解析] 《教育漫话》是洛克的作品;《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的作品;《爱弥儿》是卢梭的作品;《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的作品。所以本题应选B。
4.A[解析] 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5.C[解析] “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终身性特点的要求。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教育的终身化体现了教育对人终身发展的意义和价值,适应了个性化和整体化发展的要求,实现了人力资源与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和谐发展。
6.C[解析] 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一所小学的绩效一般包括学校工作任务完成的情况、工作效率的高低、工作效益的好坏等,同时还包括学校所有成员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工作成果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状况,以及由以上诸方面所反映的学校组织及其人员的素质、对环境变化所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和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等。
7.B[解析] 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交换的过程。在一所学校中,各种事务的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要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途径。
8.B[解析]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不平衡性规律的反映。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
9.C[解析]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育政策是国家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各种指导性条例。本题应选C。
10. D[解析] 学校德育的功能可以概括地表述为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三个主要的方面。德育的社会功能指的是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具体说来,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德育的个体功能则是指德育对受教育者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德育的个体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德育的教育功能是指德育具有“教育性”,它有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11. C[解析]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活动综合实践反映出对直接经验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倾向于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生态化空间里,只是一个绝对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
12. A[解析] 学科课程是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取内容,形成不同的学科,并从课程体系出发,整体安排其顺序、授课时数和期限。活动课程强调要以儿童活动为中心,从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组成课程。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综合课程是一种主张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融合课程是把部分的科目统合兼并于范围较广的新科目,选择对于学生有意义的论题或概括的问题进行学习。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学科课程。
13. A[解析]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认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学活动的特殊性体现在: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和有领导的认识。
14. C[解析] 巩固性原则是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其长久地保存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使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本题中,教师把数学运算用馒头来演示,属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5. D[解析] 布鲁纳建立了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他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学科基本的原理、基础的公理和普遍性的主题。学科的结构不是只有单一的模式,故可重组为各种特殊的结构。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教育价值是丰富的,主要表现在四方面:(1)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2)有利于识记,特别有利于意义识记。(3)能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4)可以沟通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
16. D[解析] 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又称分组教学。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班教学是指一个班的人数在15~25人之间的教学。复式教学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所以本题选D。
17. A[解析] 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在非指导性教学中,对讨论负有主要责任的是学生,教师只是做些非指导性应答以引导或维持讨论。非指导性应答通常是一些简短的答话,这些话不是解释、评价或给予忠告,而是对理解加以反映、澄清、接受和证明,目的在于形成一种气氛,让学生愿意展开他们正在表达的观点。在这里,学生决定要学习的东西,他们自由设置自己的教学目标,并选择达到目标的方法,教师只是为他们提供一些材料。
18. B[解析] 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面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1632年,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总结前人和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出版了《大教学论》。该书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所以本题选B。
19. A[解析] “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相对评价。
20. C[解析] 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确定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以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即教学效果作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