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教师资格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9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问题解决

环球网校·2019-07-01 14:35:07浏览62 收藏31
摘要 所谓问题,就是个体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此而感到疑难的情境。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问题解决的具体过程如下:

知识点:问题解决

1.问题的含义

所谓问题,就是个体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此而感到疑难的情境。

2.问题解决的含义与特征

(1)问题解决的含义

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

(2)问题解决的特征

①目的性。问题解决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状态,因而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没有明确目的指向的心理活动,如漫无目的的幻想等,不能称为问题解决。

②认知性。问题解决活动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整个活动的过程依赖于一系列认知操作的进行。自动化的操作如走路等基本上没有重要的认知成分参与,因而不属于问题解决的范畴。

③序列性。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如分析、联想、比较、推论等,仅有一个心理操作不能称为问题解决。而且这些心理操作是有一定序列的,序列出错,问题也无法解决。

3.问题解决的过程

问题解决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1)发现问题。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能否发现问题,与个体的活动积极性、已有知识经验等有关。

(2)理解问题。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3)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

能否有效提出假设,受到个体思维的灵活性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提出假设是问题解决的关键阶段。

(4)检验假设。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检验,即通过实践来检验,通过问题解决的结果来检验;二是间接检验,即通过推论来淘汰错误的假设,保留并选择合理的、的假设。当然,间接检验的结果是否正确,最终还要由直接检验来证明。

4.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就是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与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越接近,问题就越容易解决;反之,如果与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差甚远,问题解决起来就很困难。

(2)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定势的影响下,人们会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对刺激情境作出反应。

定势对解决问题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

(3)原型启发。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原型启发在创造性解决问题时的作用十分明显。通过联想,人们可从原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某事物能否起启发作用,不仅取决于该事物的特点,还取决于问题解决者的心理状态。

(4)已有的知识经验。

(5)情绪与动机。

此外,个体的认知结构、个性特征以及问题的特点等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5.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①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③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③鼓励自我评价和反思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以上内容是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为您整理的2019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问题解决,点击下面按钮免费下载更多精品备考资料。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