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课程推荐:2014年公务员课程7天免费学 :基础精讲 高效强化 高效押题 专项特训
个性课程:2014年公务员个性辅导:申论批改 技巧专讲 冲刺密卷 个性定制
在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部分备考过程中,备考核心在于吃透材料。对于公务员考试申论材料的理解,是公考取得高分的关键。
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热点:诽谤信息
原标题:最高法:诽谤信息转发500次入罪不是打击转发者
据新华社电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出台后,对于规范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出现对执法过程中存在个别偏失现象的质疑。
如何正确理解并使用这一司法解释?26日,来自全国律协、最高法、最高检的律师、法官等对此进行了解答。
“转发500次入罪”打击的是捏造者
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最高法院的审判员杜曦明介绍说,司法解释出台前,两高进行了一年多的调研,收集了大量案例,也参考了司法先例。2010年两高出台司法解释为淫秽电子信息“定刑”,就明确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内容含有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淫秽电子信息,“实际被点击数达到五千次以上的”,以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定罪处罚。
“打击的是信息的捏造者、发布者,而不是转发者。”杜曦明说。
非故意捏造事实不应追究刑责
老师指出,国家赋予公民充分的言论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任何不负责任的言论。司法解释的出台,不仅有利于依法打击网络犯罪,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广大网民的表达权。
“解释告诉网民: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杜曦明说,打击和保护应该并重,不能压制批评的声音。对于“网络反腐”“微博反腐”,有关部门要认真对待,积极核实,及时公布调查结果。如果不是故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则不应该追究刑事责任。
解释的实施,也给行政机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岳运生律师认为,谣言流行,信息不能及时公开是重要原因。因此政府要增强透明度,媒体也要加强自律。
“司法解释既要打击犯罪,也要保障人权,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许兰亭说。
“歪嘴和尚念歪经” 最高法“非常重视”
解释出台后,执法就成为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这一解释对基层公安机关的执法水平是一个考验。”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周赛军说。
高子程律师指出,司法解释出台后,实践中发现有“歪嘴和尚念歪经”的问题。为防止极个别的执法人员和执法机关利用这一善意的司法解释实施打击报复,要提高执法机关的执法水平,严格执法,加强监督。“解释既是授权,也是限定权利。”许兰亭律师认为,要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刑法是“最后的手段”,如果不构成犯罪,就坚决不能动用刑罚。
对于目前执行中出现的个别偏差,刘静坤审判员表示,最高法对此非常重视,已经对地方法院进行指导,并提出严格要求,将进一步统一执法标准,规范执法行为,并发布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规范。
经老师研究发现,围绕一个主题组织给定资料进行评论写作是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的主要考察方向,而考察重点必然是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在申论备考的重要阶段,有针对性地对一些热点材料进行梳理储备,是广大考生提高申论成绩的不二法门。为此,老师筛选了部分热点问题,以助广大考生在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过程中可以乘风破浪,事半功倍。
温馨提示:请大家及时关注环球网校公务员频道及论坛,小编将第一时间为大家提供公务员考试最新信息。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