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考点归纳: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属性(基P1)。
(1)包括:①相对的稀缺性(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②绝对的稀缺属性(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的增长、变化);③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2)现代劳动经济学产生于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与成本的存在,其研究对象正是这种客观存在所决定的。
2.效用最大化(基P2)。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是效用最大化的变形
(企业追求的目标是个人追求的目标的变形)效用最大化行为的观点,通常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
3.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4.劳动力和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
(1)劳动力;它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
(2)劳动力参与率:
①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总人口)×100%
②年龄别(性别)劳动力参与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l00%
5.根据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的不同取值,可将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分
为5类:①需求无弹性,即:Ed=0;②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d→∞;③单位需求弹性,即:Ed=l;④需求富有弹性,即:Ed>1;⑤需求缺乏弹性,即:Ed<1。(基P8)
6.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基Pl3~14)。
(1)人口规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供给与人口规模成正向关系。
(2)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①通过劳动年龄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的变化,影响劳动力供给;②通过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影响劳动力供给内部构成的变化。
在劳动超龄组人口比重一定的情况下,其内部年龄构成不同,劳动力供给也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存量方面。
(3)人口城乡结构。人口城乡结构及其变动,对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
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劳动力供给弹性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使劳动力供给弹性趋向增大。
7.工资率: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如小时工资率、日工资率等。(基Pl5)
8.福利支付方式:实物支付和延期支付。(基Pl 7)
9.对就业总量影响最大的宏观调控政策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基P24)
(1)财政政策的内容包括:通过增减政府税收和预算支出来调节经济。因其目标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政府实施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调整政府购买水平、调整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和变动税率。
(2)货币政策的类型包括: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调节法定准备金率、调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3)收人政策措施: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收入平等化措施。
温馨提示:欢迎关注环球网校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频道,更多资料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免费下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