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编辑推荐:2014年城市规划师VIP套餐
城市化的机制
一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第一前提。剩余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生产能力是城市生存的必要前提。当然,就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并不一定构成城市化的前提。第二前提。农村必须向城市提供有劳动能力的剩余人口。发展中国家由于农村人口激增,人多地少的矛盾尖锐,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在城市化实践中无需考虑这一前提的遏制作用,而是要考虑城市如何消化农村剩余人口。二是经济增长与城市化。①工业化与城市化。城市化是由工业化所产生的劳动力分工在空间上的反映。城市化与工业的区位过程密切相关。5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工业部门大量吸收劳动力的时代已告结束,城市发展对工业发展的依赖程度减轻。但是,就世界范围而言,工业对城市发展的主导地位依然存在,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②第三产业与城市化。现代城市化的过程就是第二、第三产业集聚行为所产生的过程。发达国家工业现代化后,工业化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减弱,第三产业在城市化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现代企业对生产性服务提出新要求;经济国际化、跨国公司的发展,新的国际分工,带来服务业的国际扩散,刺激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现代城市居民对消费性服务业亦提出了新的要求。③经济增长与城市化。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无疑又加速经济增长。据对151个国家的资料进行分析,证明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对数曲线相关,城市化水平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提高,但提高的速度又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趋缓。
城市化的阶段特征
根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过程大致呈一条拉平的“S”形曲线。当人口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达到70%左右时,进入相对稳定阶段。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①集中趋向的城市化阶段。该阶段城市化的主要特征是中心城市人口和经济迅速增长,特别是市中心城区形成高度集聚。②郊区城市化阶段。这个时期城市化的特征是,在工商业继续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心集中的同时,郊区人口增长超过了中心市区。③逆城市化阶段。在郊区城市化继续发展的同进,中心市区显现衰落景象,出现人口净减少。④再城市化阶段。中心市区经济复兴,人口出现重新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