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城乡规划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城市规划原理的复习要点第一章1-1

|0·2009-10-19 15:27:29浏览0 收藏0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1.01城市的概念
城市的定义非常难讲,因为城市规划本身属于横断学科,至今各门学科各持一隅,从不同范畴角度出发,对城市有不同理解;而且不同历史阶段城市含义是不同的,具有动态的含义。按现代角度看,“现代城市”的含义:以第三产业人口结构为主≥30%,具有现代城市人口;作为区域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生活中心的集聚场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关于城市的定义:“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和镇”。
综合而言,城市包括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及行政管辖的意义。城市是以人为核心,以空间与环境资源利用为手段,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的社会、经济以及物质性设施的空间地域集聚体。
1.02城市形成的最初条件
城市形成的最初条件包括:生态基础、人口基础、心理基础、社会基础、技术基础、文化基础。
1.03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
城市与人类劳动大分工: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在原始社会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商业和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出现了城市。
据考古发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因。一方面是农村的推力,另一方面是城市的引力。
1.04背景知识
1760年以后,(1781年,瓦特发明蒸汽机;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机车)世界开始进入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工业化时代,社会生产力出现了一个划时代的飞跃,并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巨大变革。
1.05
2000年全世界人口中已有50%左右生活在城市地区,2001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是37.7%。
1.06城市发展的因素
城市发展的因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
封建社会,中国的城市是政治、经济生活中心,而欧洲往往是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
1.07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1.城市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城市经济基本理论:
城市经济,可以分为基本的和从属的两种部类。
基本经济部类:是为了满足来自城市外部的产品和服务需求,即以出口为主的经济活动,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乘数效应:城市基本部类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种放大机制被称作乘数效应。
非基本经济部类:为了满足城市内部的产品或服务需求。
城市发展过程:专门化、综合化、成熟化、区域化。
2.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
绝对集中时期:工业化初始期,城市人口不断增长。
相对集中时期:工业化成熟期,城市人口增长比郊区人口增长多。
相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初期,郊区人口增长超过城市人口增长。
绝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成熟期,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上升。
3.城市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增长极核理论
经济增长不可能在各地同时出现,而只能以不同的强度发生在有限的区域极点内,然后以不同的程度扩散到周围地区。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于少数几个城市比分散状态能形成更快、更有效的区域发展。区域中各个城市发展并不是均衡的。
4.城市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经济全球化理论:
与全球化直接相关的研究是城市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工业化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可以使制造业成本降低,因此,在新一轮国际劳动分工中,发展中国家成为生产/装配基地,在世界范围内呈扩散式空间分布;发达国家成为控制/管理中心,呈集聚式空间分布。
1.08经济学理论
城市产业分为基础产业(主要满足城市以外地区需要)、服务性产业(主要满足本市消费需要)。
1.09城市物质构成
城市物质构成包括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其中公共领域的开发起主导作用。
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具有空间属性,表现为可达性和外部效应两方面。
可达性:空间联系的便利程度,与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有关,影响城市的级差地租及空间分布。从水平方面:从中心到边缘可达性降低,物质环境分布为商业/商、居住、工业;从垂直方面:从下部到上部可达性下降。
外部效应:城市经济学的一个突出表现,有正负两种外部效应。
1.10城市物质环境的深化方式
1.城市物质环境的深化方式:
成长期表现为以向外扩展为主:城市人口规模、空间规模增长较快。
成熟期表现为以内部重组为主:城市人口规模、空间规模增长趋于稳定,城市发展以城市内部再开发、协调为主。
2.城市物质环境的更新:
城市更新指的是对城市中陈旧、衰退的地区进行改造,以便根本改善劳动、生活服务和休息的条件,达到满足社会、政治、经济及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的目的,更加强化城市功能体系上的重组与重构这一过程。其物质环境的更新时机取决于现实的建筑物价值和潜在的地块价值之间的相对变化趋势。
1.11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产业经济结构
表现为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第一类产业:人类的生产生活直接与大自然结合的,农、林、牧、渔、采矿业。
第二类产业:运用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以工业制造业为主。
第三类产业:服务流通部门。
2.产业构成的演化趋势
(1)农业社会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工业社会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后工业社会即信息社会以第三产业为主导;
(2)从传统制造业为主导到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
(3)从水平空间经济结构到垂直空间经济结构。
1.12城市产业构成及其变化趋势:
1.产业经济结构
表现为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第一类产业:人类的生产生活直接与大自然结合的,农、林、牧、渔、采矿业。
第二类产业:运用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以工业制造业为主。
第三类产业:服务流通部门。
2.产业构成的演化趋势
(1)农业社会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工业社会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后工业社会即信息社会以第三产业为主导;
(2)从传统制造业为主导到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
(3)从水平空间经济结构到垂直空间经济结构。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