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中医执业医师辅导: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1、病原体的致病能力
1)侵袭力(invasiveness) 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扩散的能力。
有些病原体可直接侵入人体,如钩端螺旋体。
有些细菌如霍乱弧菌需要先粘附于肠粘膜表面才能定居下来生产肠毒素或引起感染。有些细菌的表面成分 (如伤寒杆菌的Vi抗原)有抑制吞噬作用的能力而促进病原体的扩散。
2)毒力(virulence) 毒力由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所组成。
毒素包括外毒素(exotoxin)与内毒素(endotoxin)。前者以白喉、破伤风和肠毒素为代表。后者以革兰阴性杆菌的脂多糖为代表
a.外毒素通过与靶器官的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而起作用
b.内毒素通过激活单核-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起作用。
c.其他毒力因子有:穿透能力 (钩虫丝状蚴)、侵袭能力 (痢疾杆菌)、溶组织能力 (溶组织内阿米巴)等。
3) 数量 在同一个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
不同传染病中,能引起疾病发生的最低病原体数量差别很大,如在伤寒为10万个菌体,志贺痢菌仅为10个。
4) 变异性 病原体可因环境或遗传等因素而产生变异。
一般来说,在人工培养多次传代的环境下,可使病原体的致病力减弱,如卡介苗(BCG);在宿主之间反复传播可使致病力增强,如肺鼠疫。病原体的抗原变异可逃避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作用而继续引起疾病 (如流感)。
耐药性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