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报名暂未开始,为防止错过报名时间,您可以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获得我们的报名时间等重要节点提醒服务。
2020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梳理 第四章 脾胃病症
第六节 腹 痛
【概说】
一、概念: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二、沿革
1、《内经》最早提出腹痛病名,并提出由寒热邪气引起。
2、《金匮要略》对腹痛的辨证论治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开创了腹痛证治先河
3、《诸病源候论》始将腹痛独立辨证,对其病因、证候详细表述。
4、《仁斋直指方》将腹痛分类,并提出对不同腹痛的鉴别。
5、李东垣《医学发明》强调“痛则不通”的病理学说。在治疗原则上提出“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矣。”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6、《古今医鉴》对各种病因提出不同的治疗原则。
“是寒则温之,是热则清之,是痰则化之,是血则散之,是虫则杀之,临证不可惑也。”
7、《血证论》从血瘀治疗。
三、讨论范围:腹痛常见于西医学的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胃肠痉挛、不完全性肠梗阻、肠粘连、肠系膜血管病变、腹型癫痫、腹型过敏性紫癜、血紫质病、泌尿系结石、内疝、急慢性胰腺炎、肠道寄生虫等内科疾病以腹痛为主要表现者,可参考本证辨治。凡外科、妇科疾病及科疾病中的痢疾、积聚等出现的腹痛应参考相关科目及本书有关章节。
【病因病机】
1、病变部分涉及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等脏腑,包括了足三阴、足少阳、手足阳明、冲、任、带等经脉,尤与六腑关系密切。
2、病理因素主要有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
3、基本病机为腹中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痛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而痛。
4、病理性质不外寒、热、虚、实之分,且可互相转化。
如寒痛缠绵发作,可以寒郁化热;热痛日久,治疗不当,可以转化为寒,成为寒热交错之证;素体脾虚不运,再因饮食不节,食滞中阻,可成虚中夹实之证;气滞影响血脉流通可导致血瘀,血瘀可影响气机通畅导致气滞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凡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即为腹痛。其疼痛性质各异。
2、有与腹痛相关病因,脏腑经络相关的症状,如涉及肠腑,可伴有腹泻或便秘;疝气之少腹痛可引及睾丸;膀胱湿热可见腹痛牵引前阴,小便淋沥,尿道灼痛;蛔虫作痛多伴嘈杂吐涎,时作时止;瘀血腹痛常有外伤或手术史;少阳病表里同病腹痛可见痛连腰背,伴恶寒发热,恶心呕吐。
3、腹痛发作或加重常与饮食、情志、受凉等因素有关。
二、病证鉴别
1、腹痛与胃痛的鉴别 胃处腹中,与肠相连,腹痛常伴有胃痛的症状,胃痛亦时有腹痛的表现,常需鉴别。胃痛部位在心下胃脘之处,常伴有恶心、嗳气等胃病见症,腹痛部位在胃脘以下,上述症状在腹痛中较少见。
2、与其他内科疾病中的腹痛症状鉴别 许多内科疾病常见腹痛的表现,但均以其本病特征为主,此时的腹痛只是该病的症状。如痢疾之腹痛,伴有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积聚之腹痛,以腹中包块为特征。而腹痛病证,当以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而有些心痛证常以腹痛为初起见症,应特别注意。
3、与外科腹痛相鉴别 内科腹痛常先发热后腹痛,疼痛不剧,痛不明显,腹部柔软,痛无定处;肠痈腹痛多后发热,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多居于右下腹痛,压痛明显;见腹痛拒按,呕吐,大便不通等多属外科阳明腑实证。
4、妇科腹痛相鉴别,妇科腹痛多在小腹,与经、带 、胎、产有关,如痛经、先兆流产、宫外孕、输卵管破裂等,应及时进行妇科检查,以明确诊断。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别腹痛的性质:
腹痛拘急,疼痛暴作,痛无间断,坚满急痛,遇冷痛剧,得热则减者,为寒痛;
痛在脐腹,痛处有热感,时轻时重,或伴有便秘,得凉痛减者,为热痛;
腹痛时轻时重,痛处不定,攻冲作痛,伴胸胁不舒,腹胀,嗳气或矢气则胀痛减轻者,属气滞痛;
少腹刺痛,痛无休止,痛处不移,痛处拒按,经常夜间加剧者,伴面色晦黯,为血瘀痛;
因饮食不慎,脘腹胀痛,嗳气频作,嗳后稍舒,痛甚欲便,便后痛减者,为伤食痛;
暴痛多实,伴腹胀,呕逆,拒按等;虚痛病程较久,痛势绵绵,喜揉喜按。
2、辨急缓
突然发病,腹痛较剧,伴随症状明显者,多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蛔虫内扰等,属急性腹痛;
发病缓慢,病程迁延日久,腹痛绵绵,痛势不甚,多由内伤情志,脏腑虚弱,气血不足,属慢性腹痛。
3、辨部位
腹痛在少腹多属肝经病证;脐以上大腹疼痛,多为脾胃病证;脐以下少腹多属膀胱及大小肠病证。
二、治疗原则:腹痛多以“通”字立法,根据在寒在热、在气在血,确定相应治法。
(1)根据辨证的寒热虚实,在气在血,确立治法(如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等)。(2)腹痛以“不通则痛”为常理,所以应在通法的基础上,结合审证求因,标本兼治。(3)实证者,重在祛邪疏导;对虚痛,应温中补虚,益气养血,不可滥施攻下。(4)由于“久痛入络”,对于缠绵不愈的腹痛,可采取辛润活血通络之法。
三、证治分类
1、寒邪内阻证——主症:腹痛拘急,遇寒痛甚,得温痛减。 兼症:口淡不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清稀或秘结。 舌脉: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
病机:寒邪凝滞,中阳被遏,脉络痹阻。 治法:散寒温里,理气止痛。
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正气天香经血调,陈皮乌药气逍遥; 香附苏叶淡盐水,祛寒还将干姜嚼。)
2、湿热壅滞证——主症:腹痛拒按。 兼症: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潮热汗出,小便短黄。 舌脉: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病机:湿热内结,气机壅滞,腑气不通。 治法:泄热通腑,行气导滞。
方药:大承气汤加减
3、饮食积滞证——主症:脘腹胀满,疼痛拒按。 兼症:嗳腐吞酸,恶食呕恶,痛而欲泻,泻后痛减,或大便秘结。 舌脉:舌苔厚腻,脉滑。
病机:食滞内停,运化失司,胃肠不和 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方药:枳实导滞丸加减。
4、肝郁气滞证——主症:腹痛胀闷,痛无定处,痛引少腹,或兼痛窜两胁,时作时止。兼症:得嗳气、矢气疼痛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情绪急躁易怒。 舌脉: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病机: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升降失司。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5、瘀血内停证——主症:腹痛较剧,痛如针刺,痛处固定,经久不愈。 兼症:饮食较差,食后疼痛加剧,大便不爽,或大便色黑。 舌脉:舌质紫黯,脉细涩。
病机:瘀血内停,气机阻滞,脉络不通。 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6、中虚脏寒证——主症: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 兼症: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胃纳不佳,面色无华,大便溏薄。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病机:中阳不振,气血不足,失于温养。 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方药:小建中汤加减。
以上就是环球网校小编为您整理的“2020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梳理第四章:腹痛”全部内容,希望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您可以点击下方资料下载按钮免费获取精品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