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咨询工程师(投资)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4咨询工程师《政策与规划》考点:投资管理和产业结构调整

|0·2014-02-27 13:45:04浏览0 收藏0
摘要 2014咨询工程师《政策与规划》考点:投资管理和产业结构调整

  特别推荐:2014咨询工程师(投资)报考专题 | 2004年-2013年咨询工程师考试真题汇总

  第三章 投资管理和产业结构调整

  投资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投资支出具有极强的易变性,是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关键因素,因而成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所关注的一个重要变量。投资也是经济社会长期生产能力得以提高的基本途径和手段,因而构成一国(或企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在简述有关投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我国投资调控、投资管理体制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第一节投资理论概述

  一、投资的涵义

  (一)经济学意义的投资

  在现实社会中,投资通常被人们理解为购买证券、土地和其他财产的行为。然而经济学一般考察的却是物质资本的变化,例如建造厂房、住宅,购置机械设备,以及增加存货等经济活动。因此,经济学中的投资,指的是物质资本资产存量的增加或更换,其实质就是资源要素转化为资本的形成过程。购买证券、土地和其他财产等活动,由于从全社会看并未发生资本存量的变动,而只是引起财产的转移,因而不能作为经济学所考察的投资。工程咨询所研究的投资,指的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

  (二)投资主体

  投资活动的发起人或行为主体,通常称为投资主体或投资者。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投资主体可以是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机构,也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人。投资是这些自然人或法人进行的有意识的经济活动,他们追求的投资回报,既可以是投资所形成的资产投入营运后直接产生的内部财务收益,也可以表现为工程因服务于社会公众从而改善国民福利所产生的外部效益。

  (三)几个投资的基本概念

  1.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

  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个部分。固定资产投资指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增加。存货投资指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变动。

  2.净投资、重置投资和总投资

  投资是一定时期内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资本流量。资本存量是经济社会某一时点上的资本总量。一定时期资本总量的变动即为净投资。固定资产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被长期使用,其物质形态的磨损和价值的转移是逐步进行的。固定资产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称为折旧。折旧不仅包括生产中的物质磨损,而且包括资本老化带来的精神磨损。为补偿旧资本消耗而进行的投资被称为重置投资。重置投资加上净投资等于总投资。

  3.无形资产投资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无形资产正在扮演越来越突出的作用。无形资产是指不具备物质形态,而以某种特殊权利、技术、知识等价值形态存在于企业并长期发挥作用的资产,如土地使用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商誉等。用于形成元形资产的投资,称为无形资产投资。

  由此可见,经济学对投资的考察范围是相当广泛的,既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也包括存货投资,在有些情形下还涉及人力资本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等等。本书中讨论的投资,在无特别申明的情况下,一般是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简称。

  二、投资的特性

  投资与消费虽然同属于现代社会中重要的经济活动,但具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和作用机制,从而对国民经济产生独特的影响。归纳起来,投资的一般特性有:

  (一)预付性

  预付性,即支出在先,回报在后。不论是直接投资还是间接投资,投资主体为获得预期收益都需要预先一次性地投入资源,待资本资产形成并发挥效益后,才能从其运营中逐步获得收益和回报。

  (二)收益性

  收益性,即因资源的投入而带来产出、收益或增值的特性。投资目的的多样性决定了投资收益的多重性。投资收益可以表现为用货币为计量尺度的财务收益,例如工业投资,这一般是企业(私人)投资行为的特征。也可以表现为难以用货币尺度进行量化的社会效益,例如许多公共工程、公益性项目投资,这一般是政府投资行为的特征。

  (三)长期性

  与消费行为的即时性不同,投资在于取得持续的效益和回报。投资具有从资金投入至全部收回通常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特性,或者说具有周期性。投资周期由建设周期和运营周期组成。由于固定资产形成的技术经济特点决定了其建设周期较长,从投资建设到投入使用存在明显的“时滞”。投入运营后,其资本资产不是被一次性消费,而是能够被重复使用,形成较长的运营使用期。

  (四)风险性

  风险性,指由于事先无法预测或虽能预测但难以避免的因素影响,使投资者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发生背离和损失的特性。投资的风险性来源于投资的预付性和长期性,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投资风险。

  三、投资的决定

  企业进行投资的基本目的在于预期可以获得利润,只有在预期的收益大于其投资成本时,企业才会进行投资。因此,决定投资的因素主要包括预期收益、投资成本、风险和不确定性。

  (一)预期收益

  当一项投资可以使企业出售更多的产品,或者能够使产品以更高的价格出售,那么该项投资就会增加企业的收益。从实证分析的情况来看,投资与整个经济产出水平呈现十分密切的关系,当产出水平提高时,伴随着投资的扩张,反之,产出水平下降时,往往出现投资大幅度下滑。从理论和实践上看,二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

  (二)投资成本

  当投资成本给定时,预期收益越高,那么企业可以获得的利润水平越高,企业越愿意进行投资。由于投资是一项面向未来的活动,其成本的计算要复杂得多,企业不仅要付出初始的成本,在资本使用过程中还会发生相当多的维持费用,还要考虑借入资金进行投资的利息,以及不同投资方案的税收负担问题。在企业投资活动中,一般将资金的利息率作为其投资成本的度量指标。

  (三)风险和不确定性

  风险和不确定性都是指未来结果的多种可能性,即到底发生何种结果在事先是无法确定的。具体而言,风险是指发生某种不利事件的可能性,当这种可能性越大时,意味着会有更大的概率遭受损失。当发生不利事件的概率可以衡量时,称为风险事件;而当到底发生何种不利事件、发生概率的大小无法确定时,称为不确定性事件。对于企业投资来说,一项投资在当前来看可能会带来较高的收益,但投资发生后,市场需求萎缩,或者政府政策改变,或者投资的维持成本超过预先估计的水平,这些不确定性事件会影响企业的投资意愿和投资水平。

  四、投资变动的宏观效应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由消费、投资、政府开支(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和净出口四部分组成(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一般未把“政府开支”独立出来,而是分解到其他各组成部分中)。因此,投资是国民收入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和实践均表明,在国内需求因素中,消费倾向一般比较稳定,而投资是最活跃的因素。投资与国民收入有很强的互动性。一方面,投资的增加或减少可以引起国民收入多倍的增加或减少;另一方面,国民收入的增加或减少将导致投资加速地扩张或收缩。经济学概括、解释投资与国民收入之间的这种变动关系的理论分别是 “乘数原理”和

  “加速数原理”。

  (一)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

  1.乘数原理

  乘数原理是把经济总量增长(国民收入的变动)看作因变量,把投资变动看作自变量,阐明投资的变动在多大程度上带动收入的变动,指“在一定的边际消费倾向条件下投资的增加可导致国民收入和就业量若干倍的增加”。收入增量与投资增量之比即为投资乘数,可用公式表示为:

  K=△Y/△I

  其中,K表示乘数,△Y表示收入增量,△I表示投资增量。同时,由于投资增加而引起的总收入增加中还包括由此而间接引起的消费增量(△C)在内,即△Y=△I+△C,这使投资乘数的大小与消费倾向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可通过数学公式推导得出:

  K=1/(1-△C/△Y)

  其中,△C/△Y为边际消费倾向,一般记作MPC。由上式可见,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投资乘数越大,反之则投资乘数越小。

  同时,经济学将△I/△Y定义为边际储蓄倾向,记作MPS。由于MPS=-MPC,因此投资乘数还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K=1/MPS

  上式表明,投资乘数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2.加速数原理

  如果说乘数原理说明了投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那么加速数原理所要说明的则是国民收入变动对投资变动的影响。可用公式表述如下:

  l=I0+D=μ△Y+D

  在上式中,I代表总投资,它分为净投资I0(即新增加的投资)和重置投资D(即折旧)。净投资I0取决于加速系数μ和国民收入(或产出)的增量。加速数又称“加速系数”,是指产出的变化所引致的净投资的倍增或倍减的变化。

  (二)乘数-加速模型

  宏观经济学把这两种原理结合起来,用“加速数”和“乘数”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建立了乘数-加速模型。该模型表达的经济含义是:

  (1)在经济中投资、国民收入、消费相互影响,相互调节。如果政府支出为既定(即政府不干预经济),只靠经济本身的力量自发调节,那么就会形成经济周期。周期中各阶段的出现,正是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这种自发调节中,投资是关键因素,经济周期主要是投资引起的。

  (2)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引起经济周期的具体过程是:投资增加引起产量的更大增加,产量的更大增加又引起投资的更大增加,这样,经济就会出现繁荣。然而,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由于社会需求与资源的限制无法再增加,这时就会由于加速原理的作用使投资减少,投资的减少又会由于乘数的作用使产量继续减少,这两者的共同作用又会使经济进入萧条。萧条持续一定时期后由于产量回升又使投资增加、产量再增加,从而经济进人另一次繁荣。正是由于乘数与加速原理的共同作用,经济中就形成了由繁荣到萧条,又由萧条到繁荣的周期性运动过程。

  (3)政府可以通过干预经济的政策来影响经济周期的波动。即利用政府的干预(如政府投资变动)相对熨平经济周期的波动,减轻经济周期的破坏性,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五、固定资产再生产

  (一)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根据政治经济学原理,在一般生产过程中行使职能的有两类资产(资本),即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是指在生产资本中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其物质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而价值经历多次重复生产过程而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的那部分资本,也就是投在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用于建设和形成固定资产的投资,称为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是指以劳动对象等形式存在的资本,如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其价值周转方式是一次投入生产并经过一个生产过程全部收回。用于形成流动资产的投资,称为流动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区别有四点:

  (1)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前者渐次转移,而后者是一次全部加入新产品价值。

  (2)周转的时间特点不同。前者周转时间长,故有“长期投资”之称;后者周转一次时间较短,通常称追加流动资本的行为为“短期投资”。

  (3)回收方式和期限不同。前者一次预付,分批逐渐收回,回收期限长;后者一次预付,一次收回,期限短。

  (4)物质更新方式不同。前者的物质要素在多次发挥生产职能中不需要更新和重置,后者在每个生产周期都需要进行实物更新。

  (二)固定资产的再生产

  固定资产再生产有两种形式:一是固定资产简单再生产,就是为了维持原有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而对现有固定资产在物质形态上进行更新和替换,在价值形态上进行补偿。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是通过折旧基金的提取和使用来实现的。二是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指在原有固定资产规模上增加新的固定资产,从而增加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主要通过国民收入中积累基金的形成和使用来实现。

  固定资产简单再生产的物质补偿,采取大修理和更新两种形式。大修理是为恢复固定资产原有性能而对它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修理或更换,属于经常性生产范畴,不属于固定资产的投资建设活动。固定资产更新,是对已报废或丧失了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部更新,以替换旧的固定资产的投资建设活动。

  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是在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扩大了原有的规模。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积累基金,部分来自折旧。积累基金是指国民收入中用于扩大再生产、增加非生产性设施以及社会物质储备的那一部分社会财富。在统计上是指当年新创造的价值中没有消费的那部分最终产品。

  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条件下,固定资产的更新通常不是原样重置或重建,它必然以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更高的固定资产来替换原有的固定资产,而且经常伴随着固定资产的改造。所以,更新与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总是形影不离的,它在保证简单再生产的同时,还可以达到实现扩大再生产的目的。

  编辑推荐:

  2014年VIP套餐推荐

   2014年考前密训终身保障 

  2014年注册咨询工程师考试内容变化 

  2014年咨询工程师各科目冲刺卷附答案汇总 

  2014年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考试大纲各科汇总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咨询工程师频道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