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基础
宏观经济学研究一个经济体的总体运行表现,包括整个国家的产出、就业和价格;微观经济学是关注单个产品的价格、数量和市场。宏观经济学重点关注整个经济的短期波动(经济周期)和长期变动趋势(经济增长),其目的是帮助政府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减少短期波动的影响,保持经济稳定,以及推动长期的经济增长。
一、宏观经济运行的衡量<大纲要求>
(一)产出的衡量
1.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衡量一国产出最全面的指标。
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以上)的经济单位,包括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也包括住户。非常住单位则是作为国外来处理。
有三层含义:从价值形态看――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即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
l从收入形态看――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l从产品形态看――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
(1)名义GDP、实际GDP和潜在GDP
名义GDP是用实际市场价格衡量的GDP。
实际GDP是用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来计算,被广泛用来监测一国的增长情况。由于消费模式、经济周期以及经济政策等变化出现较大变动。
潜在GDP是指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的产出,是在保持价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一国经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它由可获得的资本、劳动、土地等投入和技术效率决定,呈现缓慢而稳定的增长。
(2)GDP的3种核算方法
1)生产法:对经济中所有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增加值进行加总。
GDP=第一产业(企业)增加值+第二产业(企业)增加值+第三产业(企业)增加值
其中:增加值是企业产出价值减去企业购买的中间产品价值。
2)收入法:统计一定经济时期内所有生产要素的收入总和,加上折旧和政府间接税收入。
GDP=工资+租金+利息+利润+折旧+间接税
间接税是指可直接向消费者转嫁的税种,如关税、消费税、营业税、增值税等。
3)支出法: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和部门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和。
GDP=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
2.国民生产总值(GNP)
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向国外的要素支付
GNP与GDP的区别:
一国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在初次分配中主要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生产税及进口税(扣除生产和进口补贴)、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人等形式分配给非常住单位;同时,国外生产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上述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区别,即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
可以简单地认为,只要是在本国领土上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都记入国内生产总值;只要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都记入国民生产总值。
【05年真题】国内生产总值是指。
A.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B.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扣除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
C.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扣除折旧
D.国民生产总值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
答案:B
【07年真题】在以下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国民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B.国内生产总值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总投资、总消费和出口价值之和
C.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D.国内生产总值是所有常住单位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之和
E.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统计核算方法,即收入法、生产法和消费法
答案:AD
3.其他衡量产出与收入的指标
(1)国民生产净值(NNP)与国内生产净值(NDP):财富存量新增加的部分
NDP=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NNP=国民生产总值-折旧
(2)国民收入(NI):NNP或NDP扣除间接税后的余额,体现为一定时期内的生产要素收入,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
(3)个人收入(PI):一国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个人一年内所得到的收入总和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社会保障支付)-净利息+红利
+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失业救济、退休金、医疗补助等)+个人利息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DPI=个人收入-个人税收支付
(二)就业与失业的衡量
就业情况的变动和实际产出变动趋向一致:当实际产出上升时,对劳工的需求上升,就业率上升,失业率下降;当实际产出下降时,对劳工的需求下降,就业率下降,失业率上升。
1.就业、失业的统计概念
(1)统计方法。美国劳工局采用“人口调查随机抽样法”来收集每个月的就业资料,调查将16岁及16岁以上的人口分为四组:
1)就业状态:正在从事有报酬的工作,因病、因假或因罢工而缺勤者也包括在内。
2)失业状态:未被雇用而正在主动寻找工作、或正在等待重返工作岗位的人。
3)劳动力:处于就业状态和失业状态的人口。
4)非劳动力:已退休者,因身体不佳不能工作者,在家操持家务者,没有主动去找工作者。成年人口的34%属于此类。
(2)失业率:是失业人口占总劳动力人口的比率。
2.失业的类型
(1)按失业的原因,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l摩擦性失业――由于人们在各地区之间、各种工作职位之间不停变动,或者处在跨越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而产生的失业。
l结构性失业――由于某些部门或地区的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所导致的失业。
l
周期性失业――当总支出和产出下降时,对劳动整体需求下降所引起的失业。标志是许多地区和职业的劳动市场同时呈现失业率上升。
较高水平的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甚至可能发生在劳动力市场总体均衡时;周期性失业发生在经济衰退时期,是就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的结果。
(2)按就业意愿,分为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l自愿失业――劳动者不愿意按照现行货币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就业而引起的
l非自愿失业――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3.充分就业和充分就业失业率
(1)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零失业率,因为即使劳动力市场总体均衡也会发生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
(2)充分就业失业率是周期性失业率为零时的失业率,又称自然失业率,等于摩擦性失业率和结构性失业率之和,是经济长期趋近的失业率。该失业率下的实际产出就是经济的潜在产出。
(三)价格水平变动的衡量
1.通货膨胀
(1)概念:是指总物价或一般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普遍的上升过程,或者货币价值持续下降的过程。总物价水平下降时被称作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率为负)。通货膨胀率是指总物价水平变化的程度。
(2)通货膨胀的类型
l温和的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在10%以内,也称爬行式的通货膨胀。
l严重的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在10%~100%。
l恶性的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超过100%。
(3)通货膨胀的成因
l需求拉动型:总需求过度增长,远远超过总供给。
l成本推动型: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
l需求拉动与成本推进相互作用型:总需求和总供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起的。
l结构性:经济结构不平衡引起的,一种是由于个别关键性商品的供求比例失调而引起,一种是由于经济部门发展不平衡而引起。
2.衡量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见表3-1)
表3-1价格水平变动的衡量指标
二、经济周期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形式、衡量
1.经济周期的定义
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活动水平的交替增长和下降,持续时间通常为2~10年,它以大多数经济部门的扩张或收缩为标志。
2.经济周期的形式
经济周期一般被划分为两个阶段:衰退和扩张。
经济周期有着共同的阶段形式,但不同经济周期在持续时间和强度上有很大的不同。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经济周期,也没有精确的模型可以预测经济周期的发生和持续时间。
3.经济周期的衡量<大纲要求>
(1)周期性波动是用实际GDP与长期增长趋势(潜在GDP的长期变动趋势)背离的程度来衡量的。
l在衰退时期,实际GDP低于潜在GDP;
l在经济高涨时期,实际GDP会在短期内高于潜在GDP。
(2)衰退。当实际产出连续1~2年下降,而实际GDP与潜在GDP之间的缺口并不大时,经济的下降被称作衰退。
(3)萧条。当实际产出持续下降,实际GDP与潜在GDP之间的缺口巨大时,经济的下降被称作萧条。
(二)经济周期中的失业和价格水平<大纲要求>
1.经济周期中的失业
产出与就业水平紧密相连,并同向变动。当经济处于低于潜在产出水平,存在产出缺口时,产出缺口越大,失业率越高。根据奥肯定率,美国实际产出每下降两个百分点,实际失业率将增加一个百分点。
(1)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等于摩擦性失业率加结构性失业率,周期性失业为零;
(2)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下时,实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等于摩擦性失业率、结构性失业率以及周期性失业率之和;
(3)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上时,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此时会伴随快速的通货膨胀。
2.经济周期中的价格水平
(1)当经济明显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下,远离充分就业状态时,会伴随通货紧缩或受其威胁;
(2)当经济接近或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由于各种经济资源供给陆续出现瓶颈,价格水平上涨的节奏会加快;
(3)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上,接近或达到最大能力时,经济难于或无法供给更多的资源,通货膨胀率会很高并保持增长。
(三)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大纲要求>
l经济周期性波动来自于总需求或总供给的变动冲击,通常是由总需求的变动引起。
l此外,重大发明发生的无规律性、自然灾害与战争等随机事件发生以及经济政策失误等也是导致经济波动的原因。
三、总需求与总供给<大纲要求>
(一)总需求
总需求(AD)是指:经济中的所有实体(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外国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的总产出数量。
总需求量和社会整体物价水平之间呈现反向相关的关系,即社会整体物价水平越高,总需求量越小;物价水平越低,总需求量越大。
1.总需求的构成
由四个部分组成: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1),政府需求(C),以及净出口(X)。
(1)消费需求:主要取决于可支配收人,其他影响因素包括:收入变动的长期趋势、居民财富、总体价格水平。
(2)投资需求。投资支出包括对建筑物和设备的私人购买以及库存的增加。决定投资的主要因素是产出水平、资本成本(取决于税收政策、利率和其他金融条件),以及对将来的预期。
(3)政府开支。政府开支包括对公务人员、法官、公立学校教师工资的支付等。与私人消费和投资不同,总需求的这一部分直接由政府的支出政策决定。
(4)净出口。净出口取决于国内和国外的收入水平、相对价格和汇率。
2.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
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政府控制的主要政策变量,另一类是外生变量。
(1)政策变量
l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增加会使利率降低并改变贷款条件,从而增加投资和耐用消费品消费数量。
l
财政政策:政府在商品和劳务上的开支增加,会直接增加支出总量;减税或增加转移支付会提高可支配收入数量,并导致消费量增加;税收刺激政策,例如投资税减免可以导致某个领域增加支出。
(2)外生变量
l国外产出:国外产出的增长会导致净出口的增加。
l资产价值:股票价格或住宅价格的上升增加家庭财富,从而增加消费数量;还会导致较低的资本成本,使企业投资增加。
l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可以为商业投资提供新的机会。
其他:政治事件、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冷战结束等,会改变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并影响、改变投资和对耐用消费品的开支规模。
(二)总供给
总供给(AS)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体内的企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所愿意生产和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社会的总供给量和物价水平之间呈现正向相关的关系。
1.总供给的构成
(1)按照供给物形态,可分为产品供给和服务供给;
(2)按照最终用途,可分为消费品供给和投资品供给;
(3)按照来源,可分为国内供给和国外供给。
2.总供给变动的决定因素
总供给基本取决于两组截然不同的因素:潜在产出和投入成本。
(1)潜在产出是总供给的基本决定因素。潜在产出是在劳动、资本和土地数量以及其他资源既定的条件下,经济所能提供的最大的可持续产出。潜在产出的变动受投人品增长和技术水平及效率变动的影响。
l投入品:资本、劳动、土地的供给,投人品的增长会带来潜在产出和总供给的上升。
l技术和效率:潜在产出受效率和企业使用的技术水平的影响。创新和技术进步会提高潜在产出水平。
(2)生产成本变动对总供给的影响。
1.工资:较低的工资导致较低的生产成本(其他条件不变时)。特定的潜在产出的较低成本,意味着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供给的数量都会增加。
l进口品价格:国外价格的降低或汇率的下降会引起进口品价格的下降,这会导致生产成本的下降和总供给的增加。
l其他投入品成本:较低的石油价格或较少的环境负担会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总供给。
(三)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决定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总水平
1.总供求的均衡决定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
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指的是:需求方和供给方都不再愿意改变它们的购买量、销售量,这时也不存在价格变动的压力。总供求的均衡决定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
国民产出和价格水平在两条曲线的交点上达成平衡: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需求方所愿意购买的数量正好等于供给方所愿意出售的数量。在均衡点的上方,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价格面对向下的压力;在均衡点的下方,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价格面对向上的压力。
2.实际均衡产出不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潜在产出)
在经济运行于长期趋势线下方时,总需求(AD)低于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总需求水平,从而与总供给(AS)形成低水平均衡,决定了低于潜在产出水平的产出。
在经济运行于长期趋势线上方时,总需求(AD)高于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总需求水平,从而与总供给(AS)形成高水平均衡,决定了高于潜在产出水平的产出。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使实际均衡产出趋近于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潜在产出水平。
四、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工具<大纲要求>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和路径
宏观经济政策试图实现的目标: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
稳定经济的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总需求而发生作用,即主动地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积极地影响总需求水平。
(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当经济停滞或陷于衰退,即相对于潜在产出水平,总需求受到抑制时,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用于刺激经济,促使经济复苏;
当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威胁,即相对于潜在产出水平,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助于减缓经济增长速度,熄灭“通货膨胀之火”。
1.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目标和实现路径
1)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的根本目标是帮助经济达到无通货膨胀、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总产出水平。
l通过改变经济中的货币供给,在衰退时期增加货币供给以刺激支出,
l在通货膨胀时期减少货币供给以限制支出,帮助稳定总产出、就业和价格水平。
2)实现路径: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规模,来改变商业银行体系的贷款能力,控制整个经济的货币供给量。
(2)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率、贴现率。
1)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从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出售政府债券。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最重要的方式。
l当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或公众手中购买债券时,增加了货币供给。
l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时,引起货币供给的减少。
2)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操控法定准备金率,从两个方面影响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能力,一是改变了超额准备金的数额;二是改变了货币乘数的大小。是一个强有力的货币控制工具,很少被采用。
l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将使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减少
l当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时,将使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
3)贴现率。贴现率是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者”,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所收取的利率。贴现率是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取得这笔额外准备金的成本。
(3)货币政策类型
1)宽松货币政策。由于总需求不足导致的失业与衰退局面,中央银行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措施包括: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降低准备金率,降低贴现率。
2)紧缩货币政策。由于总需求过剩导致的通货膨胀局面,中央银行会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措施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提高准备金率,提高贴现率。
(4)货币政策对贸易平衡的影响
1)当存在巨额贸易逆差(赤字)时,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降低利率,进而使本币的国际价值贬值,导致出口增加、进口下降,净出口的上升有助于恢复贸易平衡;
2)当存在巨额贸易顺差(盈余)时,紧缩的货币政策能够提高利率,进而使本币升值,导致出口下降、进口增加,净出口的下降有助于恢复贸易平衡。
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包括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和非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两类。
(1)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当出现经济萧条时,政府可采用。有三个主要的财政措施可供选择:增加政府开支、减税、组合使用上述两种办法。
l增加政府开支
l减税:政府可以通过减税,使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扩大总需求。减税措施的扩张效果没有增加政府支出的扩张效应显著。
l组合使用两种办法
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当发生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时,紧缩性财政政策有助于控制通货膨胀。采取的措施与扩张性措施相反:
l削减政府支出;
l加税;
l组合使用以上两种措施。
【05年真题】当总需求过旺时,财政当局通常采取等措施,以帮助经济恢复稳定。
A.减税、增支、扩大财政赤字
B.增税、减支、增加财政赢余
C.减税、减支、缩小财政收支规模
D.增税、增支、扩大财政收支规模
答案:B
(2)非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自动或内在稳定器。
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机制在于:税收增加(减少)使支出和总需求降低(上升)。税收收入的增加会约束纳税人的支出,从而约束经济的扩张;税收收入的自动增加,会使政府预算由赤字转向盈余,自动产生一个紧缩性的效果。相反当GDP在衰退期间下降时,税收收入将自动减少,相应使支出增加,从而缓解经济紧缩;随着税收下降,使政府预算由盈余移向赤字,自动形成一个扩张性的效果。
转移支付(或“负税收”)与税收收入的表现恰好相反。失业补偿支付、福利支付和对农民的补贴在经济扩张期自动减少,在经济收缩时期自动增加。
税收体系所提供的内在稳定性减少了经济波动的严重性,只能减轻而不能纠正均衡GDP的变化趋势。需要采用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来纠正大幅度的通货膨胀或经济衰退。
(3)财政政策对贸易平衡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扩大国内需求,政府为给赤字融资会使利率上升,进而引起本币升值,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效应相反。
五、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代表的是一国潜在GDP或国民产出的增加。它决定一国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
(一)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
(1)GDP增长率。
(2)人均GDP增长率。
(3)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指从业人员平均每人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它综合反映社会经济活动中活劳动消耗的经济效益。计算公式为:
劳动生产率(元/人)=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从业人员年均人数×100%
(4)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经济增长中减去所有投入要素(劳动力、资本)加权平均后的总和增长,也就是经济增长中除去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投入的贡献后的“余值”部分。计算公式为:
其中,Y是经济增长;K是总资本投入量的增长;L是总劳动投入量的增长;α是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权数;β是劳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权数。
【07年真题】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指平均每人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
A.全社会劳动力
B.全社会从业人员
C.全社会经济活动人口
D.全国总人口
答案:B
【05年真题】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主要反映。
A.劳动力、资本、土地等各项要素的边际产出率
B.各种要素投入折算为资金成本后,单位资金成本提供的国内生产总值
C.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D.劳动力、资本、土地等全部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答案:C
(二)经济增长的要素和主要源泉
1.经济增长的要素
l人力资源(劳动力的供给、教育、纪律、激励);
l自然资源(土地、矿产、燃料、环境质量);
l资本(机器、工厂、道路);
技术(科学、管理、企业家才能)。
其中:Q=产出,K=资本对产出的贡献,L=投入的劳动力,R=投入的自然资源,A代表经济中的技术水平,F是生产函数。
2.经济增长的源泉
所谓增长源泉是指劳动、资本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
增长核算的基本方程为:
Q的增长率=α(L的增长率)+(1-α)(K的增长率)+TFP
这里的α和1-α,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
国民产出增长大大高于加权平均后的投入要素的增长,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更有说服力的是,真正有意义的经济增长体现为人均产出的增长。绝大部分的增长来源于技术进步贡献。
土地、劳动、资本都是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均构成经济增长的源泉。但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是经济持续增长最根本的源泉。
【05年真题】各国经济发展经历表明,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源泉是。
A.劳动力、土地、资本等各项要素投入量增加
B.提高要素生产率
C.不断扩大的对外贸易
D.提高劳动生产率
答案:B
(三)促进长期增长的政策<大纲要求>
l鼓励技术进步。
l增加国家人力资源储备的教育和培训投资,加大对包括公共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基金、基础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支出。
l实施有助于增加国民储蓄、投资和研究开发活动的税收政策。
六、国际收支、国际贸易及汇率<大纲要求>
(一)国际收支
1.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
国际收支系统记载在特定时期内本国居民与外国居民之间的各项经济交易。国际收支概念分为狭义国际收支和广义国际收支。
狭义国际收支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各种对外交往而发生的、必须立即结清的、来自其他国家的外汇收入总额与付给其他国家的外汇支出总额的统计。简单地说,狭义国际收支是指该国的对外外汇资金收支。
广义国际收支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对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它不仅包括一国外汇收支,还包括不涉及外汇收支的各种经济交易,如清算支付协定项下的记账贸易、易货贸易等。目前各国通用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就是按照广义国际收支概念编制的,反映一国对外经济状况的平衡表。
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之间的对比关系。收支相等称为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大于支出称为国际收支顺差(盈余);支出大于收入称为国际收支逆差(赤字)。逆差表示对外负债,一般要用外汇或黄金偿付。
2.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国家对一定时期(如一年、半年或一个季度)内,该国与他国居民之间所进行的一些经济活动进行系统记录的统计表,按复式簿记原理编制。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的方法和内容,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错误和遗漏三大项。
(1)经常项目。经常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两个主要项目之一,用于统计商品、劳务和单方面转移等国际收支活动的项目。该项目包括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1)商品的进出口是经常项目交易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包括绝大多数可移动货物在跨国界交易中所有权的转移。
l有时商品所有权已经转移,但商品尚未出入国境,也应列入商品进出口项目中。
有的商品虽已出入国境,但所有权并未改变的,不列入商品进出口项目。例如经过加工转制、包装、修理、改装后再运往国外销售的商品等,但经加工增加的价值,应作为向外国人提供的劳务。
列入商品进出口项目的还有:作为一般商品的黄金等贵金属和宝石,政府的进出口商品,直接投资企业的进出口商品,移民的随身携带财物,走私货物等。
2)劳务费用是经常项目的第二大内容。
l商品的运输费、保险费和其他附属费用
l旅游,即旅游者在该国停留期间为本人或他人购买的商品和劳务;
l投资收入,包括经营直接投资企业的利润收入和参股投资者所得的股息收入;
l以及其他商品和劳务收支,即上述各项以外的官方交易、私人交易和私人财产收入等。
此外,使领馆人员工资等开支,本国居民在国外的财产收入,商品进出口以外的商业销售、专业服务和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版权及许可证费,乘客保险等非商品保险
3)单方面转移款项。主要包括移民转移款项、侨民汇款,政府无偿援助、赠款,政府向国际组织缴纳的行政费用等。
(2)资本项目。资本项目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是与经常项目并列的两个主要项目之一,主要包括资本和储备两项内容。
1)资本,主要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
前者是指一国的公司、企业或个人在另一国设立企业,直接进行生产或商业活动。既包括外国在本国的直接投资,也包括本国在外国的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是在长期债券和公司股票上的投资,许多国家常把外国一个投资者或投资者集团在有投票权的股份中所占比例达10%~25%以上的,作为直接投资。
此外,资本项目还包括一些未列入上述两种投资内的其他资本交易活动,如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及存款等。其中,信贷的本金部分记人资本项目,而利息则记人经常项目。
2)储备项目,实际上是一国用以平衡国际收支或对本国货币对外汇率进行干预的手段。储备项目主要包括货币黄金(即一国官方持有的作为货币资金使用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外汇,如货币、存款、可转让或贴现的证券及其他债权等。
一般地说,经常项目顺差反映的是当期国内储蓄超过了国内投资,逆差则表明当期国内投资超过了储蓄。很明显在经常账户存在逆差的情况下,国际收支均衡在长期难以持续,因为这意味着该国不能独立地发展,而要持续地依附于其他国家储蓄来支持国内投资。持续的经常账户逆差最终会导致一国外汇储备的枯竭,使之不可能再对外支付。持续的经常账户顺差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意味着其他国家会出现持续的逆差,而且通常会引起本国的通货膨胀。
(二)国际贸易
1.国际贸易的基础
国际贸易的基础,在于国家间在要素禀赋、生产技术与效率、消费偏好等方面的差异性。
2.贸易差额与宏观经济稳定
从长期看,国际贸易对包括一国经济在内的世界经济均带来巨大的利益;而在短期,贸易差额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其总产出、就业及价格水平的稳定;在国际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如果一国的宏观政策与其主要贸易伙伴不相协调,则可能导致经济衰退、通货膨胀或贸易严重失衡。
商品和服务的贸易差额是出口总额减去进口总额的余额。出口大于进口为贸易顺差(也称出超、贸易盈余);反之为贸易逆差(也称人超、贸易赤字)。
净出口构成开放的宏观经济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等于国内需求与实际GDP的差额;等于国内储蓄与国内投资的差额。
(三)贸易政策
1.国际贸易政策分类
国际贸易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国际贸易政策一般可分为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1)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对国际贸易活动采取不干涉或少干涉的基本立场,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商的各种特权和优惠,关税税率逐步降低,纳税商品项目减少,税法简化,使商品自由进出,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2)保护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对国际贸易活动采取干预和管制的基本立场,国家采取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以保护本国的工业和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冲击,并采取各种政策手段,对本国的出口商品给予津贴和优惠,鼓励出口,以刺激本国工业的迅速发展。
2.国际贸易政策的具体措施
(1)保护性关税。关税是对进口货物课征的税收,多数是为了使本国制造商免受国外竞争而设计的。通过提高进口产品价格,阻碍自由贸易,以使国内需求转向国内产品。
(2)进口配额。进口配额是对某些特定项目可进口的数量或总价值所作的限制。进口配额在阻止国际贸易方面比关税更有效。对某些特殊产品,即使征收很高的关税,也会有大量进口,而一个较低的进口配额则可完全阻止配额以外的进口。
(3)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也是非配额壁垒)包括许可证要求、产品质量的不合理标准,以及海关手续中繁琐拖沓的官僚程序。
(4)出口补贴。出口补贴是指政府对国内出口产品生产商的资助。这些资助降低了出口产品生产商的生产成本,使他们能以较低的、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向国际市场销售更多的出口产品。
(四)汇率及汇率制度
汇率是开放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性价格之一。
1.汇率
汇率是一国货币相对于另一国货币的价格,也是一种资产价格。
(1)汇率标价。直接标价方式和间接标价方式。
l直接标价方式是指外国货币的本币价格(例如“一美元等于7.5元人民币”)。
l间接标价方式是指本币的外国货币价格(例如:“一元人民币等于0.13美元”)。
(2)汇率类别。汇率还有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分。根据外汇交易中所约定的生效日(交割日)的不同,外汇交易分为即期交易和远期交易。
l即期交易是指交易生效日比交易日迟两个工作日,在即期交易中约定的汇价为即期汇率。
l远期交易是指生效日超过两天,可以长达30日、90日、180日甚至数年,远期交易中所约定的汇价,称为远期汇率。
2.外汇市场
国际货币的交易场所,被称为外汇市场。汇率是由买卖外汇进行国际支付的家庭、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相互作用而决定的。
(1)外汇市场的特征。
l竞争性市场
l国内和国外价格的连接器
(2)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国际贸易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和各国的中央银行。其中作用突出的是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虽然交易规模不大,但产生的影响很大,市场参与者可从中获取可能影响未来汇率的宏观经济政策动向。
(3)汇率变动的原因。某种货币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与其他任何产品价格变动的决定因素相同,决定于对该种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引起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关键的因素是两个,即利率的相对变动和国内外价格水平的相对变动。
l当某国货币的实际利率水平相对其他货币升高,全球的投资者会更愿意持有该国资产,从而扩大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导致其升值;
当某国产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相对于其他国家价格水平降低,会刺激全球的消费者更多消费该国产品和服务,从而刺激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导致其升值。
3.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
(1)固定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是指货币当局把本币与某种外币的比价固定在某个水平上。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官方外汇储备规模及其变动幅度远大于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
(2)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本币与外币的比价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浮动汇率制度又分为自由浮动和有管理浮动两种。前者指汇率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政府不加干预;后者指汇率变动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但政府可以通过外汇市场的干预影响汇率浮动水平。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4.宏观经济政策与汇率制度
在开放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受制于汇率制度的选择。
在固定汇率制度且资本具有流动性的情况下,两国的利率必须保持同步变动。在小国将其汇率钉住(pegged)大国硬通货的情况下,小国的货币政策将不再有效。而这种情况下,小国的财政政策对于控制总需求是行之有效的。
相反,在浮动汇率制度且资本具有流动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对汇率、进而对净出口的影响,更有效地控制总需求的水平;财政政策将完全无效或部分无效。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