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8月份的各项宏观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通胀阴影更使人担忧。面对复杂的经济金融局面,单靠货币政策已经难以稳定通胀预期,一个更重要的课题是如何进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事实上,此前财政部宣布2000亿元特别国债向社会公开发行,也是回笼货币的过程,已经体现了两大政策的配合方式创新。
随着经济市场化的推进,两大政策的配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松”“紧”配合,而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对于两大政策的协调与配合,传统思路更多地集中于宏观经济总量方面,即政府为了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根据宏观经济的周期特征,而采取扩张或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然而,对于中国这样飞速发展的转轨经济体系,一方面逐渐具有了现代市场运行的复杂特征,另一方面则遭遇了更多的体制性障碍,这使得政府政策面临了许多传统理论框架所无法包容的新问题、新领域。具体到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来说,应当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全面梳理两大类政策的理论基础和运行思路。
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最重要的是要重新梳理政策配合规则。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存在对政策规则的丰富研究。在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研究中,需要从新的视角对此加以整理和分析。其中重点有两方面内容。
其一是建立特定的政策规则,对于两大政策实施具有怎样的实践意义?而在实现政策配合的目标下,不同的政策规则之间有何逻辑联系?能否为了实现最优配合而进行必要的规则偏离等。
二是考虑是否有必要确立政策配合的行动规则,也就是两大政策执行的先后次序。在不同的情况下,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的行动规则,与以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为辅的行动规则相比较,在时间和效率方面都会对综合政策目标产生差异性影响。
其次,从微观层面来看,两大政策配合的创新点,应着重关注几方面内容。
一是政策配合工具的创新。在我国政策实践中,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工具在过去一直主要是财政投资项目中的银行配套贷款,以及国债发行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的反向操作结合。实际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各国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金融产品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在以国债为核心的政策配合工具的基础上,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政策工具。如果扩大到财政政策与货币金融政策的全面配合,则有更多政策工具可以考虑在内。在此,充分借鉴国外的政策工具应用情况,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政策工具创新的分析和综述,显然对于建立政策配合的新基础是有益的。
二是政策配合环境的完善。金融市场的完善是财政与金融进行制度协调的另一重点,包括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等在内的整体金融市场的完善,可以为财政和金融政策的配合提供一个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为此,除了市场的统一和完善、有效机制的建设等问题,需要注意的还有两点,即如何利用政策配合的契机来推进金融市场发展,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市场条件来实现政策配合的目标。
三是政策配合对象的优化。从微观角度来谈政策配合,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作为政策配合对象的微观主体的优化,包括金融主体和非金融主体的优化。通过促进这些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能使得财政和货币金融政策能够在现实经济和货币经济两个层面进行协调,因为政策的配合效果往往就是从这些主体的行为所体现出来的四是政策配合渠道的拓展。政策性金融就是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一个全新领域。作为转轨经济体系中越来越重要的研究领域,政策性金融在拥有丰富的国外实践经验的同时,在理论方面却颇为匮乏,属于亟待发展的重要领域。实际上,政策性金融活动在某些方面,建立了财政政策与货币金融政策的共同作用基础。